原標題:控制權之戰!公開徵集投票權,兩大股東爭奪董事會名額,三方回應來了

在去年的股東大會上,大股東二股東互否提案,二股東代表抗議被“禁言”;今年,同濟科技的股東大會臨近,控制權之爭“大戲”可能又要上演。

同濟科技將在6月30日召開股東大會,其中一項議程是董事會換屆。

6月22日晚間,同濟科技公告稱,持股13.60%的第二大股東量鼎實業控股(上海)有限公司(簡稱量鼎實業)向全體股東公開徵集投票權,用以否決現任董事會提名7名董事的提案、支持己方提名四名董事的提案。

現任副總經理被二股東提名爲董事

值得關注的是,二股東量鼎實業提名的四名董事中,有負責同濟科技利潤最大業務板塊的現任副總經理俞衛中。這意味着,現任管理層中已有一名重要人物站在二股東量鼎實業一方。

同濟科技大股東上海同楊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同楊實業)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量鼎實業相關舉措可能導致同濟科技董事人數及結構不符合法定規定,董事會無法組建,不利於上市公司治理架構的穩定,影響公司正常運行。對量鼎實業提名俞衛中爲董事一事,控股股東並不知情,目前還在研究。

同濟科技現任副總經理、董祕、新任董事候選人駱君君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其他管理層對俞衛中被提名一事頗爲驚訝,出乎意料;關於量鼎實業對公司房地產業務轉型的不同看法,駱君君表示公司事先未獲得相關信息,不予置評。公司管理層尊重包括量鼎實業在內所有股東的合法權益和訴求,真誠希望所有股東都能對公司治理、發展建言獻策。

此次被量鼎實業提名爲新任董事的量鼎實業總經理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量鼎實業相關提案屬於正常履行其作爲第二大股東的相關權益,目的系促進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另外,量鼎實業對於同濟科技管理層決定將房地產業務轉型爲建設運營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產業園區持不同看法。

他表示,擬轉型的產業園區資產體量和盈利能力是否匹配,需要進一步研究論證,同時房地產業務作爲上市公司最重要的收入利潤來源,不應貿然完全放棄,而應維持上市公司財務狀況和業務發展的基本穩定。轉型是有必要的,但應合理有序進行,做好新老業務的過渡和銜接。

去年股東大會兩股東互否提案

同濟科技於1993年11月改制創立,1994年3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原控股股東同濟控股曾代表同濟大學行使經營性資產所有者職能,負責管理和經營同濟大學在各投資企業的全部股權。

2021年7月,通過完成實施一攬子步驟,同濟控股將其持有的同濟科技1.46億股(佔比23.38%)無償劃轉給上海市楊浦區國資委實際控制的同楊實業。

在此之前,量鼎實業於2021年2月通過二級市場兩度舉牌同濟科技,成爲公司第二股東。在2021年6月舉行的年度股東大會上,曾出現大股東二股東投票反對彼此關鍵議案、量鼎實業代表抗議股東大會現場被“禁言”等事件。

去年的股東大會最終投票結果顯示,同濟科技大股東及二股東量鼎實業在多項議案上投票相反。對於同濟科技《2021年度財務預算報告》等6項議案,大股東投票支持,二股東量鼎實業投票反對,最終獲得通過。量鼎實業兩項關於增補董事的臨時提案,均被大股東投票反對,最終未獲通過。而《關於2021年度日常性關聯交易預計的議案》由於大股東需要回避表決,因二股東投票反對未獲通過。

中國證券報記者彼時在同濟科技股東大會現場注意到,在公司管理層結束工作彙報後的發言提問環節,同濟科技管理層只針對股東大會前已登記的書面問題作出回覆。二股東量鼎實業代表在股東大會現場表示,該做法違反上市公司治理準則,沒有給予到場股東充分發言提問的機會。針對量鼎實業代表的抗議,同濟科技董祕駱君君現場表示,如有問題和建議歡迎股東以書面形式告知,公司將予以答覆。

二股東提名四名董事並徵集投票權

對於同濟科技而言,今年的股東大會將再起風波:在公司董事會換屆之時,現任董事會和量鼎實業分別提名多名董事;現任副總經理俞衛中成爲被二股東提名的董事;二股東量鼎實業在股東大會召開前一週,向公司全體股東征集投票權,反對大股東提名七名董事的提案、支持己方提名四名董事的提案。

根據公告,公司第十屆董事會人員擬由7名董事組成,其中非獨立董事4名,獨立董事3名。現任董事會提名餘翔、官遠發、高欣、駱君君爲第十屆董事會董事候選人,提名夏立軍、潘鴻、丁德應爲第十屆董事會獨立董事候選人。

同濟科技提名的非獨立董事人選中,餘翔現任楊浦區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官遠發現任楊浦濱江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高欣爲同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同濟控股黨委書記、董事長。駱君君近五年擔任副總經理、董事會祕書。

量鼎實業則提名耿彥博、俞衛中、徐正光擔任非獨立董事,提名朱農飛擔任獨立董事。三名非獨立董事中,耿彥博和徐正光爲量鼎實業方管理層。耿彥博現任量鼎實業總經理,曾任海通證券併購融資部高級副總裁、總監、總經理助理等職務,擁有超過15年以上金融投資和併購重組領域的從業經驗。徐正光現任量鼎資本董事總經理,曾任長盈精密副總經理、董事會祕書職務多年,擁有20年以上通信、電子、計算機、智能製造行業的高級管理經驗。

值得注意的是,量鼎實業提名的另一名非獨立董事俞衛中爲同濟科技現任副總經理。公告資料顯示,俞衛中還兼任上海同濟房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曾任同濟科技第六、第七屆董事會獨立董事,上海城投房地產公司副總經理,上海城投新江灣城工程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總指揮,上海城投置地(集團)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董事長,上海城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西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經緯置地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俞衛中被提名一事在股民中引起熱議,已有投資者表態將支持或否定該提案。有股民在股吧表示,“這下子股東大會要熱鬧了,我明天買100股去現場參會看戲去。”

發展方向存分歧

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雙方控制權之爭的另一面,是同濟科技未來的發展方向,這也是股民最關心的一點。

作爲同濟大學曾經的校企,同濟科技依託同濟大學的人才、技術、學科優勢,集中精力發展具有同濟品牌優勢的工程諮詢服務、環境工程科技服務與投資建設、科技園建設與運營、建築工程管理、房地產開發等業務領域。

同濟科技管理層在2021年年報中表示,公司正控制房地產開發規模並適時調整業務模式。公司管理層表示,由於調控政策日趨嚴厲,房產行業平均利潤率逐步下行,開發商整體生存空間被壓縮。面對複雜嚴峻的局面,公司一方面強化運營管理,嚴控開發風險,努力做好現有項目的開發、銷售和成本管控等各項工作,加快存貨去化速度,多措並舉提高項目整體收益水平;另一方面,公司積極探索業務轉型,研究建設運營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等新的發展方向。

2021年,同濟科技實現營業收入61.32億元,同比下降2.70%;歸母淨利潤5.77億元,同比減少3.16%。其中,房地產業務收入爲26.74億元,同比下降14.48%。

但房地產業務仍是爲同濟科技貢獻最多淨利潤、資產佔比最重的業務板塊。公司資料顯示,同濟科技房地產業務主要由全資子公司上海同濟房地產有限公司(簡稱同濟房地產)開展。2021年,同濟房地產爲上市公司貢獻2.09億元淨利潤,佔同濟科技全年淨利潤的36.10%。截至2021年末,同濟房地產淨資產爲15.21億元,佔同濟科技淨資產的44.92%。 

量鼎實業此次提名爲非獨立董事人選的俞衛中,正是同濟房地產現任董事長。此外,量鼎實業另一負責人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量鼎實業對於同濟科技現任管理層“研究建設運營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等新的發展方向”持不同意見,並表示投資產業園區本質就是投資商業地產,靠租金生存,賺吆喝的成分多一些,盈利難度較大。大股東本身也是做房地產開發的,本來就面臨同業競爭問題,如果未來將盈利能力較強的房地產開發業務交由大股東做,而將盈利能力較低的產業園區業務放在上市公司體內,對上市公司中小股東而言是不公平的。

對於房地產業務轉型,大股東同楊實業方面表示,2021年,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同濟科技全年實現營業收入61.32億元,超過預算目標(2021年預算營業收入53億元),實現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77億元,與上年度基本持平。同楊實業歡迎股東隨時對公司經營和治理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和方案。希望在各方股東的友好協商下,促進上市公司更好的發展,爲全體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維護全體股東權益。

對於量鼎實業所稱“由大股東負責房地產業務,同濟科技轉型產業園區業務”一事,同楊實業表示,控股股東將認真履行公開承諾,積極推進同業競爭問題的妥善解決。關於上市公司未來的發展設想,上市公司業績說明會上已經進行了闡述。後續如果有重大事項,將會依法及時進行信息披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