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1193萬孩子站在了命運的分叉口。
十年寒窗苦讀,也在這裏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但高考不是終點,而是人生下一段旅程的全新起點。
無論你來自何處,去往何方,這8個扎心真相,越早知道越好。
01
讀書無用論,是我聽過最大的騙局。
不可否認,有些人沒讀過書,也過得很好。
也不否定,有些人學歷很低,也賺了大錢。
但這不代表“讀書無用論”是對的,事實上,不讀書過得好的,往往是少數,不讀書過得不好的,纔是大多數。
但就像張雪峯說的:“幾乎所有的500強企業都說學歷不重要,但他們從不會去齊齊哈爾大學招聘。”
這話真實又扎心,學歷像個過濾器,無關能力,但總能輕易將人淘汰出局。
所以,永遠不要低估學歷的價值,不要小瞧讀書的力量。
讀書,是獲取知識、提高核心競爭的最好方式。
讀書,是拓寬格局、突破自身圈層的絕佳捷徑。
讀書,是改變命運、獲得財富增值的強大底氣。
02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在背後奮力託舉。
高考,不僅是學習的考場,更是人生的考場。
比起成績單更讓人驕傲的,是學會感恩和珍惜陪在身邊的人。
莫言說:“孩子的優秀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這世上,每一個寒窗苦讀的身影背後,都是父母在背後奮力託舉。
他們起得早,睡得晚,負擔重,一直在任勞任怨的付出、悄無聲息的承受......
如果求學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那做父母的也學會了七十二變。
父母,纔是高考路上,最大的幕後功臣。

03
此後多年,故鄉再無春秋,只剩冬夏。
高考,是無數莘莘學子全力以赴的一搏。
等拿到錄取通知書後,人生也即將邁入下一個征程。
你註定要背離這片故土,去見識更廣闊的世界,這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但也是最深的辜負。
父母只能目送你的背影漸行漸遠,你們今生的緣分,越來越淺,越來越薄。
此後多年,不見父母青絲變白髮,故鄉也只剩寒暑,再無春秋。
走再遠,飛再高,無論如何也別忘了:故鄉是我們的根,父母是我們的歸途。
04
漸行漸遠,是大多數關係的歸宿。
都說畢業遙遙無期,但轉眼就各奔東西。
成長是座越走越窄的橋,陪在身邊的人也越來越少。
無論同窗或戀人,當你們踏上不同的旅程,擁有不同的人生。
即使你再不願意承認,但很多時候,這一刻,就是關係漸行漸遠的起點。
曾經以爲的地久天長,終將也難以抵擋際遇變遷與歲月消磨。
正如南懷瑾所說:“聚散兩依依,終有離別時。”
人來人往,緣聚緣散,離合悲歡,都是早就註定的。
你會遇見新的人和新的生活,所以,不如心懷感恩,不負不欠。
05
人生不是百米衝刺,而是一場馬拉松。
高考重要嗎?
很重要。它能助你跨越階層,實現人生理想。
高考不重要嗎?
不重要。因爲高考不是人生一戰,只是人生一站。
無論發揮得怎麼樣,最後的結果如何,請心平氣和地對待。
就算最後結果不盡如人意,也不要灰心,人生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一場考試不會贏得所有,一場考試也不會輸掉一生。
真正的聰明人,都是長期主義者,拼的是毅力、決心和堅持。
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只有坦然面對,才能在以後的日子裏乘風破浪,無堅不摧。

06
高考結束,不代表學習生涯的結束。
很多人戲言:“高三是人生的知識巔峯。”
高考結束後,學子們如釋重負,往往都放任自己鬆懈了學習。
但人生沒有一勞永逸,高考結束並非是學習生涯的終點。
相反,以後的日子裏,更需要自己去自覺主動學習。
任正非說:“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勤於學習和思考的人。”
時代在變化,認知在更迭,學校學習的知識始終是有限的,如果不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就很難成長。
唯有不斷學習,豐富自己,你才能立於不敗之地,發現更廣闊的天地,在自己的人生賽道上越跑越遠。
07
往後的路,需要你一個人走。
餘秋雨說:“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一步去走。”
高中的列車已到站,這是親友陪伴你的最後一站。
往後的路,需要你一個人走,獨自面對風雨,開啓新的生活。
沒有父母在身邊爲你承擔,如果拒絕成長,到頭來只會一無所獲。
你要扛起肩上的責任,轉變自己的角色,做一個有擔當有能力的成年人。
當你精神獨立了,你的內心纔會變得更強大,將坎坷踏成陽光大道。
當你經濟獨立了,你就有底氣迎接人生風雨,活成自己堅實的依靠。
風雨人生,自己撐傘,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08
人品,纔是一個人最高的學歷。
6月7日的數學考試中,全國乙卷甘肅考生作弊被抓,全網譁然。
隨即,被宣告考試成績無效,還不能參與後續的考試。
想要好成績無可厚非,但是考試作弊,就足以證明這人品德敗壞。
就算成績再好,能力再強,人品不行,也是爛泥扶不上牆,註定不會長久。
子曰:“子欲爲事,先爲人聖。”
無論是考試還是生活,做事先做人,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一個人的成就與否,學歷、出身、職業都是次要的,關鍵在於人品。
人品,纔是一個人最高的學歷,最硬的實力。
人品出衆,任何時候都能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沒有成不了的事。

文章來源:京博國學原創(ID:jingboguoxu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