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歐陽劍環

今年以來,多家消費金融公司通過ABS、銀團貸款等方式融資“補血”,以支撐業務擴張。消費金融公司牌照仍備受看好,除了通過外部渠道融資外,還有部分消費金融公司獲得了股東增持,另有寧波銀行南京銀行等謀求將消費金融公司牌照“收入囊中”。

多渠道融資

今年以來,多家消費金融公司積極通過多種方式融資“補血”。

馬上消費金融日前成功發行銀行間公募信貸資產支持證券(ABS),發行規模14.77億元,其中優先A票面利率3.3%,全場認購倍數2.59倍,優先B票面利率3.8%,全場認購倍數10.28倍,發行價格創歷史新低。據瞭解,這是馬上消費發行的第4期銀行間公募ABS。截至目前,該公司累計發行銀行間公募ABS規模達63.1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還有北銀消費金融、金美信消費金融、長銀五八消費金融等多家公司獲批開展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

此外,更多消費金融公司通過銀團貸款形式融資。6月24日,馬上消費金融宣佈2022年第一期銀團貸款順利籌組,總金額爲人民幣6.8億元;6月22日,海爾消費金融宣佈成功募集5.1億元銀團貸款,該筆融資已順利落地。在此之前,還有小米消費金融、蘇銀凱基消費金融、平安消費金融等多家公司落地銀團貸款。

業內人士認爲,今年以來,消費金融公司融資動作頻繁說明公司業務發展較快,因此會有增資的需求以支撐業務擴張。

牌照仍受關注

儘管近一年來消費金融行業面臨利率壓降、監管趨嚴、內部競爭加劇等多重挑戰,但多位從業者預計,消費金融市場仍將保持穩健發展。

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合夥人曲向軍表示,未來5年將是中國消費金融市場的關鍵轉型期。銀行、持牌消金、金融科技公司等機構紛紛入局,將在利潤壓降、競爭加劇的大環境下重塑市場格局。面對新的競爭態勢,消費金融參與主體需平衡規模增長和盈利能力、孵化新增長引擎以及構建可持續發展支撐體系,這些既是挑戰也是優秀企業進行彎道超車的契機。

種種跡象顯示,消費金融公司牌照仍備受關注。廈門銀保監局日前同意金美信消費金融有限責任公司通過現有股東以現金同比例增加註冊資本方式,將註冊資本由人民幣5億元增至人民幣10億元。

除了股東增資外,還有多家銀行謀求將消費金融公司牌照“收入囊中”。日前,銀保監會批覆同意寧波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受讓中國華融資產持有的華融消費金融70%股權。股權變更後,寧波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出資6.3億元,持股比例爲70%;南京銀行此前發佈公告稱,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收購蘇寧消金其他股東持有的合計41%股權,進而獲得蘇寧消金的控股權。收購完成後,該行持有蘇寧消金股權比例由15%上升至56%,投資金額合計3.88億元。

專家認爲,消費金融公司牌照對應的零售業務對銀行推進零售轉型具有重要意義。此外,消費金融牌照全國範圍可展業,區域性銀行商行獲得消費金融公司牌照之後,可以開展部分不受地域限制的業務,有利於打造新的利潤增長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