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民生之本。中共北京市第十二屆委員會報告提到,堅持就業優先導向,顯示出對這一問題的重視。

報告提出,堅持就業優先導向,抓好高校畢業生、城鎮困難人員等重點人羣就業,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和靈活就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

教育部門數據顯示,今年高校畢業生數量首次突破千萬,教育資源集中的北京高校畢業生預計達到26.8萬人,比上年增加1.6萬人。畢業季疊加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2022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複雜嚴峻,備受社會關注。

日前,北京推出16條措施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包括多渠道挖掘崗位、支持創新創業等。此外,北京市人社局發佈的2022年重點民生項目清單中,困難羣體就業、農村勞動力就業參保、“金藍領”培育計劃等內容均與就業相關。

抓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人羣就業

報告明確,抓好高校畢業生、城鎮困難人員等重點人羣就業,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和靈活就業。

近日,北京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支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提出今明兩年,北京市所屬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繼續穩定高校畢業生招(錄)聘規模,到科研助理等臨時性崗位就業的畢業生將保留應屆畢業生身份。

同時,給予到北京市邊遠山區基層單位就業的應屆畢業生學費補償或國家助學貸款代償。實現靈活就業的北京生源高校畢業生,可申請最長不超過3年的靈活就業社保補貼。

《措施》還對創新創業給予支持。在融資上,加強了大學生創業板、北京市科技創新基金組織子基金對接大學生創業項目,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等資金支持。

6月7日,北京市人社局發佈《北京市統籌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增長的實施方案》,明確用人單位招用畢業年度北京市高校畢業生,符合條件的給予社會保險補貼。招用畢業年度北京市高校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並參加失業保險的,給予每人1500元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執行期限至2022年底。

針對困難羣體,今年北京市人社局提出將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幫扶重點縣困難羣體9萬人就業,實現有就業意願的北京市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100%幫扶,對於北京市低保、特困、殘疾等困難人員,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於代繳保費。

近期,市教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表示,將聯動北京市多方相關部門,對北京市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困難家庭畢業生實施就業攻堅行動,確保對有就業意願的困難家庭畢業生100%幫扶。

多渠道挖掘崗位,高職畢業生納入公務員招考範圍

《措施》中提出,北京市還將進一步挖掘基層就業社保、醫療衛生、養老服務、社會工作、檢察院法院司法輔助等就業機會,放寬社區工作者、生態涵養區鄉村振興協理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技基層崗位招聘條件,大專(含高職)學歷即可報考。

事實上,北京於6月初發布的《關於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針對這一舉措也有類似表述,其中明確,拓寬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渠道,推動職業學校畢業生在就業、落戶方面與普通學校畢業生享有平等機會,將北京市高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納入公務員招考範圍。

對此,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認爲,國家教育體制改革下,高中以上教育階段開始分爲職業教育和研究教育兩條路線,這符合互聯網生產方式的需要。這也要求職業教育不單單是培養操作型技術工人,而是更加專業、系統,全面反映職業發展的趨勢和需要。

“北京提出的新方案爲職業教育發展帶了好頭。”楊燕綏認爲,在公務員招考和企事業單位招聘中,北京應堅持因崗設職,鼓勵公平競爭,促進人崗相適,支持事業單位面向高水平技能人才開展定向招聘。

她表示,絕大多數人會走職業道路,如教師、職業經理、高級技師、廚師、網絡工程師、大數據分析師、理財規劃師等,我國需要大力並系統發展高等職業教育,這具有極大的社會和市場需求。

應對疫情影響,困難行業和個人可緩繳社保

疫情以來,緩繳社保是人社部門爲企業和個人紓困的措施之一,也是穩就業的重要手段。

報告明確,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社會保險制度。

今年受新一輪疫情、國際局勢變化等超預期因素影響,3月份以來特別是4月份,部分經濟指標明顯轉弱,部分行業和企業困難加劇。

6月2日,北京市人社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通知,擴大緩繳政策實施範圍,將參保單位緩繳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的實施期限延長到2022年底。同時推行“網上辦”,確保參保單位應緩盡緩早緩。在前期5個特困行業的基礎上,緩繳政策實施範圍擴大至22個行業和所有中小微企業。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社會法研究會副會長常凱認爲,一系列措施力度增加是充分考慮到當前的經濟下行壓力,對於企業特別是特困行業具有積極意義。“例如,原定企業養老保險金緩繳期爲4月至6月,也就是一個季度,如今延期至年底,緩三個季度再繳。對於目前企業經營狀況和發展更爲有利。”

此外,在北京以個人身份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體工商戶和各類靈活就業人員,如果繳納2022年度基本養老保險費確有困難,也可自願申請緩繳。申請緩繳或恢復繳費均已實現線上辦理。

新京報記者 馬瑾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