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24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正式作出判決,推翻了美國曆史上關於墮胎權的重要判例“羅伊訴韋德案”。這意味着美國女性墮胎權將不再受憲法保護,各州可以自行制定禁止墮胎法,預計美國超過20個州將禁止或嚴格限制墮胎行爲。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這一裁決引發全美抗議浪潮。抗議人羣高喊着反對裁決的口號,在美國各地的議會、廣場和街道聚集。在國際上,英、法、加等國領導人對此項裁決表示譴責,聯合國在回應此項裁決時呼籲尊重女性權利。

但與此同時,美國保守派在慶祝此項裁決是“歷史性的勝利”。“美國民衆因墮胎權裁決分裂。”美國媒體寫道。

全美爆發抗議浪潮

華盛頓、紐約、芝加哥、舊金山、洛杉磯、波士頓、西雅圖、休斯敦、邁阿密、底特律、亞特蘭大……在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做出墮胎權裁決後的週末(6月25日、26日),美國幾乎所有主要城市都發生了抗議裁決的遊行示威活動。

一些地區的示威者在6月24日就已經開始聚集。大批民衆在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門口聚集,高喊“墮胎合法”“我們不退縮”等口號。

6位保守派大法官的住所遭到示威者不同程度的騷擾。據《紐約郵報》報道,6月24日晚至次日凌晨,數十名抗議者徹夜聚集在大法官克拉倫斯·托馬斯的住所外,高喊“我們沒有權利,你就不得安寧!”

大法官佈雷特·卡瓦諾的家門前也發生了民衆聚集示威。日前,一名26歲的加州男子在卡瓦諾的家附近被捕,該名男子承認計劃殺害卡瓦諾。美國社交媒體上流傳的一份“計劃”顯示,包括托馬斯和卡瓦諾在內的6名保守派大法官的住處附近都將成爲抗議集會的目標地點。

這些大法官及其家人已經處在全天候安全保障之下。美國媒體發佈的圖片顯示,大批荷槍實彈的警力在大法官住所附近巡邏。

6月25日,抗議活動的規模升級。據英國《衛報》報道,大規模抗議活動席捲全美,無論在哪個地區,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小城鎮,都有抗議者在聚集示威。

在紐約市,數千人在曼哈頓舉行集會抗議,誓言要對抗聯邦最高法院的裁決。據當地媒體報道,一名37歲的母親帶着她2歲的女兒一起參加了抗議,“我們必須反擊,否則無法保護我們的安全。”

紐約市中心的聯合廣場、華盛頓廣場都被抗議者堵得水泄不通。人們舉着“我們反對”“強迫生育=暴力”“墮胎是一項人權”等標語。

在華盛頓,抗議者聚集在國會大廈和聯邦最高法院之間的第一大道。墮胎權支持者和少數反墮胎活動人士進行了激烈的交鋒。另一批抗議者在聯邦最高法院門口圍成一個半圓,高喊“不是你的子宮,不是你的選擇”。

舊金山律師協會的主席瑪麗·麥克納馬拉參加了舊金山的抗議活動。“我既悲痛,也憤怒,我想把這種感覺轉化爲行動。我們正在進入一個非常黑暗的時代。”她說。

在愛達荷州的博伊西市,一名示威者舉的牌子寫着:“我本不該去打一場我媽媽已經贏了的仗。”在洛杉磯市中心,遊行隊伍佔領了街道,高喊着:“我們不是你們的孵化機器。”甚至在大洋彼岸的英國倫敦和德國柏林,也發生了反對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推翻“羅伊訴韋德案”的抗議活動。

《紐約郵報》稱,儘管美國總統拜登呼籲民衆針對墮胎權裁決的抗議保持和平,但全美各地的抗議活動仍然引發了騷亂。6月25日,紐約市至少有25名抗議者被捕;洛杉磯的抗議者與警察發生衝突;鳳凰城警察發射催淚瓦斯驅散抗議人羣。

另據美國ABC新聞報道,當地時間6月24日晚,美國愛荷華州一輛皮卡衝撞正舉行抗議活動的人羣,至少有4人在此次事件中受傷,當地警方已經對此展開調查。

多國譴責、聯合國呼籲、保守派“勝利”

據路透社報道,白宮發言人卡琳6月25日表示,拜登尊重聯邦最高法院,同時,他也在考慮採取行動來對抗聯邦最高法院的“極端”裁決,可能包括行政命令等手段。但卡琳沒有給出拜登行動的時間表。

拜登在6月24日對聯邦最高法院的裁決表示遺憾,稱這一裁決最終由各州執行,聯邦政府將關注各州如何執行,以及其中是否有違反其他法律之處。

6月24日晚,美國80多名地方檢察官和其他檢察官發表聯合聲明稱,他們不會執行墮胎禁令,他們將不起訴尋求墮胎者或提供墮胎服務者。

路透社和民調機構益普索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約71%的美國民衆認爲,終止妊娠的決定權應該留給女性和她的醫生,而不是政府。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推翻“羅伊訴韋德案”裁決不僅招致國內抗議浪潮。在國際上,英國、法國、加拿大等國領導人一致對此表示譴責。

英國首相約翰遜稱之爲“一個巨大的倒退”,並表示一直相信女性有選擇(墮胎)的權利。

法國總統馬克龍也表示“聲援”美國女性,並稱墮胎是“所有女性的基本權利”,此前法國外交部長科隆納稱美最高法院決定“令人震驚”。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表示,來自美國的消息令人震驚。“我很同情數百萬即將失去墮胎合法權利的美國女性。我無法想象你現在所感受到的恐懼和憤怒。”

聯合國祕書長髮言人迪雅裏克回應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相關裁決時表示,生殖權利是婦女權利的重要組成部分,限制墮胎只會使墮胎更加危險。“聯合國反覆重申生殖權利是婦女權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際協議維護的人權的一項原則,並在世界許多地方不同程度上反映在法律中。”他說。

美國部分保守派則在墮胎權裁決一事上表示出與示威抗議者相反的立場。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6月25日出席在伊利諾伊州舉行的一場集會時,對聯邦最高法院的裁決予以讚揚,稱該裁決是“憲法的勝利、法治的勝利、生命的勝利”。他還提醒在場的支持者,是他提名了“捍衛憲法”的大法官。特朗普任期內提名的三名大法官均贊成推翻“羅伊訴韋德案”的裁決。

對於保守派的立場,美國自由派人士辯駁稱,保守派一邊打着“尊重生命”的旗號,一邊卻擁護持槍、放任疫情擴散、主張對外發動戰爭等,話語自相矛盾。

英國《金融時報》稱,一個分裂的美國對最高法院推翻“羅伊訴韋德案”做出了兩極分化的反應。美聯社表示,從保守派口中的“歷史性的一天”到自由派呼喊“深深的悲痛”,美國被墮胎權裁決分裂了。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西蒙•沙瑪在社交媒體上寫道:“美國民主陷入了深深的困境。如果憲法被操縱,它就無法以目前的形式生存下去。”

“今天的美國,感覺像是一個國家住着兩個非常分裂的羣體。他們擁有完全不同的價值觀、信仰和目標,彼此離得很遠。”BBC稱。

今年11月,美國將迎來中期選舉,兩黨爭奪對國會的控制權。BBC稱,如果中期選舉後,共和黨控制國會,將引發下一場鬥爭。

記者 | 陳奕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