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電正式啓動5G服務!套餐最低價僅38元/月,“鯰魚”如何攪動移動通信市場

千呼萬喚始出來,6月27日,中國廣電5g網絡服務啓動儀式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舉行。此時距離中國廣電獲得5G商用牌照已經過去了三年,距離中國廣電獲得192號段也過去了兩年半時間。本月初,中國廣電啓動了全國範圍廣電5G友好用戶192號碼預約活動。

隨着中國廣電5G網絡服務的開通,意味着國內移動通信市場從“三足鼎立”時代正式進入“四分天下”,當然,這種比喻目前還有些言之過早,中國廣電能否成爲攪動移動通信市場的“鯰魚”還有待觀察。不過,中國廣電正以一種極低的姿態入局,從官方披露的廣電套餐來看,最低檔爲38元/月,相比三大運營商的套餐門檻更低,市場也預期可能會出現一場“價格戰”。

27日,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走訪了多家位於西安市的陝西廣電網絡營業廳,部分營業廳已經更換了新的帶有“中國廣電5G”標識的門頭,而部分營業廳仍保留原有門頭;營業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營業廳已派員參加廣電5G相關的業務培訓,目前還不能在營業廳辦理廣電5G套餐,可以通過電話客服先行預約,預計7月份之後可以進行業務辦理。北京歌華有線的情況也與此類似,其客服人員告訴記者暫時還不能辦理廣電5G業務,需等通知。

對於中國廣電入局移動通信市場,行業參與各方的態度也不盡一致。通信專家項立剛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廣電加入電信市場競爭,會對行業產生一定影響,但由於廣電資源、能力有限,短期對行業的衝擊比較小;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表示,由於5G 700MHz頻段由廣電、移動共建共享,廣電很難在該黃金頻段上取得獨家優勢。知名廣電專家羅小布則表示,學會如何從市場“覓食”纔是中國廣電的當務之急,而不是去與成熟運營商做比較。

營業廳暫未開通5G業務辦理

從官方通報來看,建設中國廣電5G網絡蘊含着“打造智慧廣電媒體,發展智慧廣電網絡”的使命。本次廣電5G網絡服務啓動,標誌着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和廣電5G建設一體化發展取得新的突破性進展,我國廣電網絡初步形成“有線+5G”融合發展新格局。

自2019年6月獲頒5G商用牌照以來,中國廣播電視網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廣電集團)按照中宣部、工信部、廣電總局部署,與中國移動一併秉承共建、共享、共贏原則,加快推進5G網絡共建共享,在全球範圍內打造了媒體與通信行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典型案例。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鐵塔等鼎力幫助,確保了廣電5G網絡高標準規劃、高效率建設、高起點開網。

官方通報顯示,中國廣電5G網絡服務啓動後,將充分發揮綜合傳輸優勢,加快形成新型廣電媒體傳播網、國家文化專網和國家新型基礎設施網,面向政用、民用、商用和工業用,創新提供個性化、差異化和精準化服務。

時間線向後推三週,6月6日,中國廣電召開了品牌升級暨廣電5G和融合業務品牌發佈會“中國廣電”、“廣電5G”、“廣電慧家”三大品牌標識及廣告語同時亮相,各地廣電網絡公司營業廳門頭同步換標,此外,還正式啓動了全國範圍廣電5G友好用戶192號碼預約活動。

中國廣電5G網絡服務啓動後,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在“中國廣電營業廳”微信小程序搜索瞭解到,中國廣電將提供多檔價位的5G套餐,其中,最低檔爲38元/月,包含10G流量和50分鐘語音;最高檔爲588元/月,包含398G流量和1600分鐘語音。從中國廣電的5G套餐情況看,相比移動、電信、聯通等運營商門檻更低。

根據中國廣電的介紹,廣電5G產品賣點包括黃金頻段,700MHz 5G網絡覆蓋更廣、體驗更佳、信號時刻在線;優質套餐,多種套餐組合、簡約優質隨心享、滿足多樣化需求;精彩靚號,192全新號段、海量靚號先到先得。

6月27日,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走訪了多家位於西安市的陝西廣電網絡營業廳,營業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還不能線下辦理廣電5G套餐,可以致電客服進行登記預約,放號後就可以辦理,至於時間,工作人員表示可能要等到7月份以後。

廣電營業廳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其所在營業廳已經派出一名人員進行業務培訓,爲期一週左右,培訓結束後將向所在營業廳的其他人員進行宣傳貫徹。該工作人員表示,培訓主要是關於廣電5G業務辦理流程等,目前暫不知曉套餐資費情況,需要後續進一步發佈。

值得一提的是,6月6日,中國廣電品牌發佈前夕,就有消息稱,部分省區的廣電網絡營業廳已經更換了帶有“中國廣電5G”標識的新門頭;從記者走訪的營業廳來看,的確有部分營業廳更換了新的門頭,但也有部分營業廳暫時保留了之前的門頭,尚未更換。

此外,記者也致電歌華有線客服了解相關情況,目前還沒有接到可以辦理廣電5G套餐的通知,網絡服務啓動意味着中國廣電5G開始試商用服務,但還沒有正式開通。不過,客服人員依然向記者介紹了廣電5G資費情況,與“中國廣電營業廳”小程序上的基本一致。

70MHz 5G網絡基本準備就緒

提供移動通信服務的的基礎是龐大的無線網絡資源,從資源稟賦上來看,中國廣電擁有700MHz和4.9GHz兩個5G頻段,其中,700MHz被視爲部署5G的黃金頻段。這是由於相比3G、4G時代,部署5G的頻段較高,爲實現同樣範圍的網絡覆蓋,5G就要建設更多的基站;700MHz是低頻段,實現同樣覆蓋所需要的基站規模較小,能夠有效控制建設成本。

但即便如此,獲得5G商用牌照的中國廣電家底依舊顯得不那麼厚實。因此,2020年5月,中國廣電與中國移動簽訂了有關5G共建共享合作的框架協議。在中國廣電入局移動通信市場前,中國移動、電信、聯通三分天下,5G時代,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率先走出了網絡共建共享的路子,中國廣電也與實力更強大的中國移動牽手,出現兩兩搭夥的格局。

上述框架協議簽訂後,中國廣電與中國移動遲遲沒有公佈合作細節,直到8個月後。2021年1月底,中國廣電與中國移動簽訂了一系列具體合作協議,其中提到,雙方將共同建設700MHz無線網絡,中國移動向中國廣電有償共享2.6GHz網絡。

雙方約定,700MHz無線網絡新建、擴容、更新改造由中國移動、中國廣電按1:1比例共同投資。700MHz無線網絡作爲不可分割的整體資產由雙方按照1:1的份額享有所有權。同時,雙方均有權充分使用700MHz無線網絡爲各自客戶提供服務。

對於這項合作,中國移動與中國廣電可以說實現了雙贏。中國移動藉由共建共享取得了700MHz頻段的使用權,形成了高頻4.9GHz、中頻2.6GHz、低頻700MHz的頻段組合,在5G網絡部署中擁有更大的靈活性。通過與中國移動合作,化解了中國廣電單獨建網資金不足的尷尬,能夠迅速實現良好的網絡覆蓋。

在今年3月的中國移動業績發佈會上,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曾回應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說,通過與中國廣電共享共建,雙方2021年建設了20萬個700MHz 5G基站,今年計劃再建設28萬個700MHz 5G基站,屆時,700MHz網絡將實現全國覆蓋。

根據中國移動研究院專家的介紹,700MHz頻率低、覆蓋遠,缺點是不能支撐大帶寬和高速率業務。因此,700MHz 5G網絡的定位是提升城市的深度覆蓋,補充2.6GHz網絡上行和農村的廣覆蓋。同時,700MHz要實現縣級以上連續覆蓋,鄉鎮基本覆蓋和重點農村覆蓋。

中國廣電與中國移動的共建共享主要涉及無線端的基站,除此之外,中國廣電也在強化自身網絡建設。中國廣電董事長宋起柱在5月中旬曾表示,中國廣電已完成核心網兩個大區、四個節點,以及各省用戶面網絡建設工作,廣電5G與三大運營商的網間互聯互通成果顯著,正處於網絡對接、業務測試等最後環節。同時,中國廣電正在加快國家幹線網的擴容工程,建設全國有線電視網絡互聯互通平臺和IP承載網骨幹網,加速雙千兆升級。

中國廣電5G網絡服務開通的一個重要基礎是與其他三家運營商實現互聯互通。記者注意到,在今年“5·17“世界電信日後,中國廣電繼續推進與三家運營商的互聯互通,新近落地的包括山東省、北京市等地區。另外,在廣西等地,廣電也實現了與省內電信企業網間語音首呼。

“特困生”廣電藉助5G逆襲?

值得注意的是,上月底,人社部等四部門發佈了《關於擴大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實施範圍等問題的通知》,將廣播、電視、電影和錄音製作業等17個其他特困行業納入階段性緩繳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費政策實施範圍。廣電被納入“特困”行列的情況在業內引發了軒然大波,既折射出廣電行業經營的困境,也令旁觀者感嘆廣電行業的衰落。

事實上,別說是廣電了,三大運營商前幾年都因爲各類OTT應用的興起大傷元氣,淪爲互聯網廠商的“管道工”。至於廣電,本身業務單一,廣電5G上線前,幾乎僅有家庭電視和家庭寬帶業務,在記者與廣電營業廳工作人員交流時,也觀察到廣電網絡體系內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觀念,“廣電的寬帶可能比電信的差一些,但肯定比移動的好。”

更直接反應廣電網絡系統經營困境的是上市公司的業績。以2021年度爲例,廣西廣電去年虧損3.5億元,連續兩年淨利潤虧損,去年營業收入也下降了近15%;廣西廣電錶示,當前,廣電行業總體處於下行階段,廣電網絡用戶規模和經營效益持續下滑,正處於產業重新定位、結構調整、動能轉換的陣痛期。受此影響,有線電視用戶流失態勢嚴峻。

再比如貴廣網絡,公司2020、2021年度淨利潤分別虧損了5542萬元、4.45億元,同樣連虧兩年,去年營收也下滑了近20%。貴廣網絡提到,競爭加劇成爲國內有線電視運營商面臨的共性問題,視頻內容服務向高清化、移動化、智能化和多屏化發展,移動視頻、IPTV和互聯網視頻業務搶佔市場、分流用戶,導致傳統有線電視行業用戶數量持續下滑,行業內各單位普遍面臨競爭加劇、用戶流失、利潤下降等問題。

通信專家項立剛在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採訪時提到,廣電加入到移動通信市場的戰局一定會對行業產生影響。“廣電的5G網絡實際上是與中國移動共同建設的,兩家的網絡沒有本質區別,因此,廣電可能會採取相對便宜的定價策略;但是,廣電網絡服務的系統性、完整性以及後臺支撐大概不如三大運營商,從這個角度講,廣電的資源、能力有限,短期對移動通信市場形成的衝擊還是比較小的。”

“廣電已經在努力想辦法了,包括5G放號、共享網絡、開展電信業務等,但根本上改變不了現在的市場格局。”在與記者交流時,項立剛坦言,廣電逆襲的可能性不大;他認爲,廣電之所以進入電信市場,主要還是由於整個行業出現了比較大的問題,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點。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向記者表示,中國廣電面臨的最大劣勢是口碑不足,中國移動已經擁有10億級用戶,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用戶數均已超過3億戶,且已長期提供穩定服務,得到了用戶的認可;相比之下,中國廣電從零起步,還需要足夠長的時間才能得到用戶認可。

另外,付亮還特別關注到靚號這一促銷手段的實際效果,他指出,新發號段容易搶到心儀的號碼,其中包括靚號,而且門檻低,這是廣電5G的優勢;但從過往經驗來看,虛擬運營商也曾希望以靚號作爲獲取用戶的突破口,但最終效果並不明顯。

知名廣電專家羅小布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中國廣電就如同剛剛出生的嬰兒,很難讓它一上來就與已經成熟的運營商做比較,而是應該讓它先學會如何從市場“覓食”,讓自己弱小的生命活下來纔是當務之急,“然後纔是學會爬、學會走、再才能學會跑。”

羅小布還談到,廣電5G要想實現差異化需要兩步走,第一步是拼價格、搶市場,第二步是要在發展中不斷地積累差異化能力。他將廣電的差異化能力分爲四個層次,一是價格差異化,二是服務差異化,三是品質差異化,四是應用和內容的差異化。

已上市網絡公司將是下階段整合重點

梳理中國廣電誕生以來的諸多大事,一定繞不開2020年9月-10月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廣電股份公司)的創立大會與成立大會。

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廣電股份公司的註冊資本爲1344億元,中國廣電集團是其第一大股東,持股51%;廣東廣電位列第二大股東,持股8.12%;排在第三、第四的是國家電網旗下國網信通集團和阿里創投,持股比例均爲7.44%。第五大股東是山東廣電,持股4.66%。

過去,廣電網絡系統基本上是各自爲戰、劃省而治,沒有形成像三大運營商一樣的總部-省級公司-地市公司這樣的運營架構。因此,中國廣電設立的背景除了是讓廣電5G有一個運營主體以外,更重要的是實現全國一網整合,而一網整合也是推動廣電5G發展的基礎條件。

就目前而言,廣電5G網絡服務雖已啓動,但廣電一網整合工作還沒有徹底完成。粗略來看,中國廣電實施一網整合可以分爲兩部分,一是對非上市的地方廣電網絡公司進行整合,二是對已上市地方廣電網絡公司的整合,其中,前者操作起來相對容易。

企查查數據顯示,中國廣電股份公司已經實現了對中國廣電山東網絡有限公司、中國廣電湖南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等非上市省級網絡公司的控制,類似的還有中國廣電甘肅公司、河南公司、遼寧公司等。

貴廣網絡曾披露的一項數據顯示,2021年,23家非上市省級廣電網絡公司(含廣州珠江數碼、新疆兵團廣電網絡等)及其分子公司相繼完成工商變更,開啓了中國廣電實質性統一運營第一個完整會計年度。

記者注意到,中國廣電股份公司對這些非上市廣電網絡公司的持股比例均超過50%,絕大多數持股比例爲51%,而這些公司的少數股權則大多掌握在其所在省的相關企業或政府手中。例如,中國廣電山東公司的49%少數股份由山東廣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掌握,中國廣電山西公司剩餘49%的股份則由中國農發銀行、山西廣播電視臺、呂梁有線電視臺、忻州市廣播電視臺等共同持有。

就全國廣電一網整合的目標而言,下一步的難點必然是已上市的廣電網絡公司。目前,中國廣電股份公司直接持有歌華有線控制權,市場也因此猜測未來中國廣電股份公司將借歌華有線的平臺實現上市,再進一步吸收合併其他已上市的廣電網絡公司。

當然,還有一種方式,按照非上市廣電網絡公司的整合思路,中國廣電在獲取這類公司控制權的同時,實際上是允許這類公司的原控股股東轉爲直接持有中國廣電股份公司的股份,也就是通過換股的方式實現了對這類公司的控制。

簡單而言,中國廣電股份公司也可以通過類似換股或發行股份收購控制權的方式實現對已上市廣電網絡公司的控制;當然這種思路也不完善,即便中國廣電網絡股份公司實現了對已上市廣電網絡公司的直接控制,這麼多上市平臺勢必要面臨進一步的整合。

付亮也注意到了中國廣電在推進已上市廣電網絡公司一網整合過程中面臨的困難,“中國廣電資金實力較爲薄弱,要實現對已上市廣電網絡公司的控制必然要消耗大量資金;從人事安排角度看,過去,這些地方廣電的負責人由各歸屬地政府管理,整合後就要變爲由中國廣電管理,身份的調整也需要逐步適應。”此外,付亮還提到,廣電一網整合還存在數字電視頻段清理的問題,面臨的挑戰也不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