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韓國經濟研究院發佈的報告顯示,韓國勞動者的平均年薪從2000年的29238美元上升至2020年的41960美元(約合人民幣28萬元),漲幅達到43.5%。

但對於普通韓國人來說,這個消息並不太值得高興,因爲工資雖然漲了,但物價也在飆升。

6月21日,韓國央行發佈的一份報告表示,在油氣、食品和生活用品價格普通上漲的情況下,韓國央行預計,2022年韓國通脹率極有可能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高峯時的4.7%,甚至在一段時間內高於5%。

除去普通生活用品,韓國房價的漲幅更加驚人。2017年-2021年,韓國房價漲幅高達近90%,首爾地區的房價更是創出14年新高。與之相比,韓國人的工資漲幅顯得杯水車薪。

對於韓國企業和經濟來說,漲工資更不算是個好消息,這意味着壓力更大了。

韓國全國經濟人聯合會方面指出,韓國的工資上漲未能與企業成果、勞動效率形成聯動,制約了人力運營的自主性,還有可能加劇最近的物價上漲壓力。

最低工資連漲5年

在過去20年間,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這5個國家的平均年薪從43661美元上漲至50876美元(約合人民幣34萬元),漲幅達到16.5%。

韓國勞動者的漲幅是這5個國家漲幅的兩倍多。

工資漲幅巨大,韓國經濟界卻認爲,這不完全是好事。

韓國經濟研究院指出,儘管勞動成本快速上漲,但是勞動效率卻未能跟上。研究院對2004年-2019年韓國國內勞動有關指數統計的分析顯示,韓國製造業勞動者的人均勞動成本上漲了88.2%,但勞動效率卻僅上升了73.6%。

相比之下,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的平均勞動成本上漲率和勞動效率指數上升率分別爲36.1%和30.8%。

另外,大部分發達國家一般會考慮到行業、地區、生產效率、工作強度等,分等級來劃分最低工資,而韓國則採用單一的最低工資標準。

韓國研究院還指出,最近5年(2016年-2021年)韓國最低工資上漲了44.6%,是主要5國平均水平(11.1%)的4倍多。

韓國上一任總統文在寅當選後就承諾,他要提升基本工資,使之每年的漲幅超過20%。

按照文在寅的計劃,韓國最低工資水平要直接拉昇70%,2017年-2020年,最低時薪要分別達到6470韓元(約合人民幣34元)、7530韓元(約合人民幣40元)、8682韓元(約合人民幣46元)和11000韓元(約合人民幣58元)。

在文在寅的努力推動下,韓國最低時薪確實在不斷上調。2018年提高了16.4%,2019年提高了10.9%。2020年,受到新疫情衝擊,最低時薪只提高了2.9%,文在寅甚至因未兌現承諾向國民致歉。2021年,最低時薪則提高了1.5%。

從今年1月開始,韓國把最低小時工資提高到9160韓元(約合人民幣48元),同比增長約5.1%。如果按照每天工作8小時、每月工作22天來計算,韓國目前最低年薪超過10萬元人民幣。

韓國副總理呼籲:別漲了

面對不斷上調的最低工資,韓國研究院表示,勞動成本的快速上漲,對企業經營構成了巨大壓力。特別是韓國經濟的中流砥柱,即以出口加工爲主營業務的企業,他們眼看着訂單被人力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國家搶走。

企業界紛紛對韓國的漲薪政策表示不滿,他們認爲這大大提高了企業用人成本,不僅會給現有的經營者帶來困難,還會嚇跑潛在的外國投資者。

在一個針對中小企業的調查中,超過四分之一的韓國中小企業表示,他們不排除因人力成本升高而進行裁員。

一家韓國企業表示,這幾年間每次漲最低工資,他們都會召開緊急會議討論。今年開完會後,公司決定,“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暫時不僱傭新職員,並根據年末的經營狀況來商議是否進行人員調整”。

6月28日,韓國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秋慶鎬表示,考慮到當前經濟的困難,呼籲各界在提高生產效率的範圍內適當上調工資水平,儘量避免過度上調工資。

秋慶鎬表示,在俄烏衝突持續、全球供應鏈受阻、國際通脹來襲等因素影響的情況下,韓國經濟正面臨多重挑戰。然而,以部分大企業爲首的代表,存在大幅上調工資的傾向,他對此感到擔憂。

秋慶鎬同時也呼籲企業儘量避免上調產品價格。他說,企業如果都上調產品價格和工資,將帶來物價和工資連鎖上升的惡性循環。他希望企業爲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成本作出努力,盡最大努力消除價格上漲的因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