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周芳穎

“女鞋第一股”星期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期六”)準備正式與鞋服業務告別。

6月27日晚,星期六發布公告稱,擬以掛牌方式轉讓持有的子公司佛山星期六鞋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期六鞋業”)100%股權,首次掛牌轉讓底價不低於6.02億元。若首次掛牌轉未成,則將以首次掛牌轉讓底價的80%爲底價進行第二次掛牌轉讓。本次轉讓的交易對象尚未確定。

實際上,自2018年收購控股MCN機構遙望網絡之後,星期六開始轉型深耕社交電商,已逐步拋棄鞋履業務。2018年至2021年,互聯網廣告業務在星期六的總營收佔比從11%大幅躍升至81%,而服裝鞋類業務佔比從原來的90%萎縮至不足20%。

成立於2002年,並於2009年A股上市的星期六無疑曾是女鞋領域中的龍頭企業。巔峯時期,星期六在全國擁有超2400家門店,可與“鞋王”百麗達芙妮比肩。

但如今星期六想要找到願意接盤的公司或許不太容易。

由於競爭環境變化,2015年起,星期六開始由自營品牌、渠道爲主垂直一體化的“重”資產運營模式,逐步向專注品牌管理、供應鏈管理的 “輕”資產運營模式轉型。

期間,星期六通過參股設立多個公司整合了單品牌的經銷商渠道及自營專櫃渠道,涉及該公司旗下ST&SAT”(星期六)、“D:FUSE”(迪芙斯)、“SAFIYA”(索菲婭)、“FONDBERYL(菲伯麗爾)”四大女鞋品牌。

但這四個女鞋品牌的價值已在這些年間有不同程度的縮水。

這一方面是因爲星期六集團主動或被動地壓縮了其整體門店規模,使得該集團及其下屬品牌聲量變得較小,存在感降低。

自2013年起,星期六的門店數量開始不斷收縮,截至2021年末,其實體門店僅剩800多家,其中直營門店不足80家。

另一方面,爲了加強單店的盈利能力,星期六不斷加大對品牌集合店SATURDAY MODE的投入,該集合店融入了上述多個自有品牌以及其他合作品牌。但單品牌店的總體減少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星期六旗下鞋類品牌之間的差異化定位。

於此同時,爲了降低庫存,星期六持續加強促銷折扣的力度,而這更加模糊了單品牌的特色。

其中,迪芙斯是星期六於2016年斥資2.64億元收購的丹麥鞋品牌,意在補足該公司在500元到1000元的中高價位段空白。但從迪芙斯的微信商城和天貓旗艦店來看,折扣信息最爲顯眼,原價標註超千元的皮質樂福鞋在各種優惠機制疊加下,到手價還不到400元。

迪芙斯大部分產品的價位帶都已降至500元以下,而星期六、索菲婭等原本就主打低價位的品牌其價格帶已降至400元以下。此外,菲伯麗爾品牌微信商城和天貓旗艦店已然消失。該品牌或因競爭力不足而被收編至集合店SATURDAY MODE內,不再開闢單獨的銷售渠道。

值得提到的是,星期六的鞋服業務仍有“誘人之處”。

星期六、索菲婭兩個品牌還保留了較多的獨立門店,廣佈於二三四線城市。這兩個中低價位段店品牌在下沉市場具有相當的競爭力。而另一品牌“ST&SAT”則曾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認定爲馳名商標,也具有一定的宣傳優勢。因此如果集中出擊下沉市場,星期六目前的品牌組合不能說毫無機會。

而且,星期六的門店網絡雖然持續收縮,但如今仍有800多家門店。這些門店網絡已然成熟,可進可退,若想如此前所述,集中進軍下沉市場,也是不能成爲很好的基礎。

只是經銷商爲主的門店佈局需要接手企業進行更周密的梳理和更加精細化的管理。

而除了品牌價值和門店管理方面的問題,接盤公司還要面對供應鏈管理的難題。

2019年末,星期六進一步出售了主營業務爲鞋履生產的全資子公司佛山星期六科技研發有限公司,不再保留生產職能,全面轉向OEM生產。星期六曾在公告中表示,近年來該公司自產比例一直不高,且與主要供應商保持多年的合作關係,能確保OEM產品品質和交貨期的水準。

但缺乏自主研發和生產必然對於星期六鞋履品牌的設計創新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品牌價值。與此同時,這意味着接盤公司需對鞋類行業有一定的瞭解,並擁有供應鏈把控的能力,否則難以保證與原有合作供應商和經銷商保持同樣緊密的聯繫,以維持業務的正常運轉。

被星期六列爲失利原因的外部因素也將成爲其鞋類業務脫手的阻力。鞋履行業難做幾乎成爲業界的共識。

冗長而高昂的供應鏈成本和庫存壓力使得新品牌難以冒頭,老牌企業也持續承壓。比如,亦曾被譽爲“鞋王”的達芙妮近年來業績持續虧損,並於2020年宣告退出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的實體零售業務。

老牌鞋企中,近期再度上市的百麗時尚是較爲成功的轉型案例。百麗也曾經歷業績低谷,進而由高瓴資本主導其完成私有化退市,在經歷數字化轉型後再度上市。

根據中信證券援引魔鏡市場情報的數據,截至2022年6月18日,天貓618女鞋類目排名前十大品牌中,百麗、百思圖、思加圖、tata這四個歸屬於百麗時尚的品牌佔據四席,合計銷售額爲2.3億元,市佔率爲9%。

這一數據一方面讓人看到百麗的持續發力,但也讓人想發問,這個集中度如此分散的市場,是否值得巨大投入後放手一搏?

“鞋王”們落寞的經歷總是相似,但能重整旗鼓的畢竟寥寥。接盤管理團隊的能力將很大程度上決定成立二十年的星期六鞋業是否將就此退出舞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