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陳鵬麗    每經編輯 張海妮    

6月28日下午,大洋電機(SZ002249,股價6.4元,市值151.4億元)召開了2021年度股東大會。公司董事長魯楚平表示,過去的2021年,公司在外部環境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實現了國內、國外市場高速增長,兩大主營業務取得較大進步。他同時告訴在場股東,2021年是大洋電機未來發展長河中的一個新的起點。未來五年,公司有信心保持平穩增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大洋電機對旗下三個業務板塊的定位分別是“今天”-“建築及家居電器電機”、“明天”-“車輛事業集團的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未來”-“氫燃料電池系統及其關鍵零部件”。

在解答投資者問題過程中,魯楚平一一講述了公司對這三個板塊的市場前景及發展目標。他對建築及家居電器電機業務的前景仍比較樂觀。同時他認爲,氫燃料電池市場要實現爆發式增長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

有信心實現2022年經營目標

財報顯示,大洋電機2021年首次實現營收突破100億元,達到100.17億元,同比增長28.82%。公司去年淨利潤爲2.5億元,同比增長142.01%。分產品來看,去年建築及家居用電機營收同比增長了29.2%,傳統燃油車起動機及發電機業務同比增長11.11%,新能源車輛動力總成系統收入增長了78.17%。

分地區看,去年大洋電機境內、境外收入同比增幅分別爲28.17%、29.73%。

魯楚平表示,過去一年,公司的建築及家居電機業務其實充滿挑戰。大宗原材料及海運價格急劇上漲,“在這樣極端條件下,公司建築及家居電機業務實現收入增長的同時,利潤也非常不錯。”

魯楚平告訴在場的投資者,公司的建築及家居電機業務主要以出口爲主,去年該業務在北美市場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此外,2021年公司在越南的工廠銷售也接近3億美元,墨西哥工廠目前也順利投產。

對於公司的新能源電驅動系統業務,魯楚平表示,公司去年這塊業務增長很快。“可能從財務報告上看,我們是不賺錢的,但從經營戰略目標的角度看,(它)已經開始爲公司創造效益了。這在行業裏是少有的。”

記者還注意到,大洋電機曾在2021年年報中透露,公司2022年的經營目標是:實現營收同比增長10%,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同比增長30%。2022年上半年即將過去,按照目前的進度,公司實現2022年經營目標有無壓力?

魯楚平對此答覆稱,上半年公司建築及家居電機業務表現非常好,唯一表現不如預期的是起動機及發電機業務。“但下半年再不好,也不會比上半年差。”魯楚平稱,總的來說,公司有信心完成2022年的經營目標,下半年預計有變數和挑戰,但公司也會想辦法做得更好。

要做氫燃料電池行業的“富士康

截至2021年,建築及家居電機板塊仍然是大洋電機最大收入來源,佔公司總營收比例的55.58%,汽車零部件板塊收入佔比是38.5%,其中新能源車輛動力總成系統收入佔比是13.55%。

建築及家居電機的下游是家電企業。今年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也曾公開表示過,未來三年是家電行業的寒冬。作爲家電上游供應商,大洋電機對建築及家居電機未來行情又有怎樣的判斷?

魯楚平對此表示,公司仍然保持樂觀。他認爲,中國城鎮化發展還會給空調行業帶來市場空間,同時,在能效指標要求提升的背景下,洗衣機、熱水器等家電也還存在大量更新需求。

對於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業務,魯楚平稱,公司短期內對這個業務的目標並不是馬上實現較高的利潤率,最重要是讓這個業務有“自我造血功能”。“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行業裏的哪個企業想在目前階段實現較高的利潤率,這是不太現實的事情。新能源汽車整車廠普遍也面臨很大競爭壓力,短期也很難體現出較強盈利能力。”“我要求我們這塊業務短期內,不要燒現金,只要(投入與產出)能打平,有一點利潤就行了。”

魯楚平向在場投資者強調,公司未來五年都有信心保持平穩增長。他同時表示,未來也不一定是一帆風順,“我們也不排除在外部環境發生急劇變化時,需要調整我們的策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大洋電機的氫燃料電池業務佈局一直是投資者關注的重點。魯楚平對此則表示,氫燃料電池市場要爆發,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短期之內,大家不要對氫燃料電池抱有太高的期望。”

這裏面的原因是,從目前氫燃料電池的成本與氫氣價格兩方面因素綜合考量,氫燃料電池汽車與純電動汽車相比,在整體成本方面很難形成競爭優勢。據瞭解,大洋電機在氫燃料電池業務方面的優勢主要是電力電子及軟件集成技術和高速電機技術,重點聚焦氫燃料電池BOP(Balance Of Plant)研發,包括燃料電池多合一控制器、高速離心式空壓機、DC-DC、高壓電子泵和氫氣循環系統等。

魯楚平透露,氫燃料電池業務是大洋電機的未來事業。對於這塊業務,大洋電機計劃重點做BOP核心零部件,“我們的定位和戰略是,要做氫燃料電池行業的‘富士康’”。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