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有言:“用心計較般般錯,退步思量事事寬。”

古人云:能容天下者,方能爲天下人之所容。

曾國藩曾道:謀大事者,首重格局。

格局決定命運,一個人的格局越大,胸懷就越寬廣,就能包容各種事情,心平氣和的把“難事”處理的妥當,而格局小的人,容易困於方寸之地,限制自己的思維,在瑣碎中沉淪。

真正有大格局的人,往往能做到這三點。

一、懂得利益的取捨之道,看的長遠

清朝王永彬《圍爐夜話》中有這樣一句話:“見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謀公事。”只能看到小小的利益,就不能立下大的功業;心中存着自私的心,就不能爲公衆謀事。

懂得取捨之道,學會舍小利,纔會得大利。

一個人有沒有格局,其實從ta對於利益的取捨之道就可以看出來。

在一代紅頂商人胡雪巖的經商謀略中,有一個“舍”字。這個“舍”字不是沒有目的、沒有原則的舍,而是有眼光長遠的“舍”,是舍小利趨大利,是放長線釣大魚。

在胡雪巖進入商界之初,做的是錢莊生意,而要做好錢莊生意,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在儲戶中打響名氣,讓儲戶都來你這存錢。爲此,眼光長遠的胡雪巖,想出了一個舍小利趨大利的計策。

在錢莊開張的當天,胡雪巖宴請了各路賓客,忙碌了一天。結束後,胡雪巖認真思考如何才能打響錢莊的名氣,深思許久之後,胡雪巖立馬叫來錢莊管家劉慶生,給了他一個任務,讓他給那些撫臺和藩臺的眷屬們都立下錢莊的戶頭,並替他們墊付了二十兩的底金,然後各自送了過去。

這二十兩底金對於富家太太或者富家小姐而言並不多,算是一種“推廣費”,但這些錢免費給她們開了戶頭,她們就會很開心,並且會把這個事情當做新鮮事,四處傳播。這樣一來,胡雪巖在達官貴人中打響了名氣,而且這些人也是錢莊的主要客戶。在這種操作下,沒幾天就陸續有大客戶過來開戶。

雖然胡雪巖花了幾百兩銀子,看似喫了個小虧,但爲自己贏得了許多大客戶。

很多人的觀念是有福就享,有利就沾,並不會爲未來想太多,而睿智有格局的人,都像胡雪巖一般,目光長遠,表面上看是虧了,但其影響與作用是深遠而長久的。

人們常說:“喫虧是福。”

“喫虧”實際上損失往往是外在的、物質上的東西,但一個人的未來,不單單取決於物質上的擁有,還有精神心理上的擁有,如果能用外在的東西換取心靈上的收穫,從心理上獲得滿足,這種喫虧一定是值得的。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輕視人們之間的情分,要做到主動喫虧、善於喫虧,爲以後的合作,埋下希望的種子,正所謂“放長線,釣大魚”。

文章圖片1

二、有寬廣的胸懷,容人容事

古人云:和以處衆,寬以待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便是聖賢。

寬容能化解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心與心之間的疏遠。

人活一世,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寬容他人,也是善待自己。一個人能容人容事,容他人所不能容,方能爲他人所不能爲。

李叔同曾說:“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容。”胸襟開闊的人,他們眼界高遠,看重大局,不斤斤計較。

東漢末年,羣雄割據,曹操征戰四方,對內消滅袁紹、袁術、呂布、馬超等割據勢力,對外擊敗匈奴、鮮卑等外族,統一了中國北方。

曹操之所以有這麼大的成就,不僅僅是因爲他有謀略,更重要的是他能容人。

官渡之戰前,陳琳寫了一篇討伐曹操的檄文——《爲袁紹檄豫州文》,在文章中,不僅把曹操罵了個狗血淋頭,還連帶罵了他祖宗十八代。後來,袁紹戰敗,陳琳被曹操活捉,令人欽佩的是,陳琳如此對待曹操,結果曹操十分欣賞他的才學,予以重用,而陳琳歸附於曹操後,便死心塌地的跟着他,再也沒有反對過曹操。

常言道:“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如果不能容人,那就不會成就大事。那些能容人說三道四的人,並不是不在乎細節,只是看的更加長遠,所以對眼前的小事忽略不計。

唐太宗酷愛書法,常常寫“飛白”條幅賞賜大臣。在貞觀十八年,唐太宗宴請大臣時,大臣們請求唐太宗賞賜“飛白”條幅,於是,唐太宗當場寫下賜予大臣們。其中,常侍劉洎在酒精作用下,忘了君臣之禮,跑到皇帝御座,從太宗手中搶到了“飛白”條幅。

有幾個大臣發現劉洎太得意忘形,於是向唐太宗奏道:“洎登御牀,罪該萬死,請伏法。”

聽到這,劉洎的酒醒了,嚇得腿直哆嗦,趕忙請求恕罪。

結果唐太宗打趣地說道:“禮法雖嚴,不加酒醉之人,劉愛卿愛朕書法,有何罪過?”

原本君臣之禮,本不應該僭越,但是唐太宗的包容胸懷,對大臣的行爲在特殊情況下不加計較,才使得大唐的風氣變得開放、包容,從而強盛。

《淮南子》雲:“寬而慄,嚴而溫。”

真正廣闊的胸懷,從不吝嗇寬容。一個人,擁有了廣闊的包容之心,就擁有了無限的魅力。但容人,也不是無止境的放縱,寬中有嚴,嚴中有寬,寬嚴相濟,適時進退,能屈能伸。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們對別人寬容,並且學會理解他人,關心他人,善待他人,也會得到他人的理解、寬容和由衷的欣賞,並有效化解與他人的矛盾甚至是恩怨,這個社會的發展也會更加美好和諧。

三、懂得求變,思維靈活,順勢而爲

英國劇作家蕭伯納說:“聰明的人使自己適應世界,而不明智的人只會堅持要世界適應自己。”

換言之,聰明人順勢而爲,普通人順心而爲。

小米創始人雷軍曾經說過:“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聰明勤奮的雷軍服務過金山軟件,做過投資創業,但始終沒有什麼知名度。他也很困惑,覺得馬雲經常雲遊四方,還沒自己努力,怎麼就可以那麼成功?

在他40歲創辦小米之前,這困惑被解開了。

他意識到,這個世界上聰明的人、勤奮的人很多,這些是成功的前置條件,但有這些並不保證成功,真正成功的關鍵是順勢而爲,你要找到風口。後來他的投資公司就命名爲“順爲”。

豁然開朗之後,他藉着“智能手機”的時代勢能,創辦了小米公司。這一次,他成功出圈,被大家稱爲“雷布斯”。

很多人覺得逆流而上可以成爲大英雄,事實上,與大時代抗衡,也要找到風口,有“順勢而爲”的格局,才能成就大事。

1916年9月,孫中山到海寧鹽官觀看錢江大潮,隨後寫下“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後來,他將這句話告訴李鴻章,李鴻章不以爲然。他又把這句話告訴袁世凱,而袁世凱一意孤行將稱帝提上日程,結果並沒有逃出歷史更迭的規律,其皇帝夢也只維持了83天。

在大形勢、大潮流之下,不管是聖人、君子,還是凡夫俗子,要麼主動地隨勢而動,要麼被裹挾着前行。那些真正懂得順勢而爲的人,往往會事半功倍。

明代軍師劉基有言:“凡兵家之法,要在應變,好在知兵,舉動必先料敵。”

在曹操征伐張繡時,有一天,曹軍突然退兵而去。張繡非常高興,立刻帶兵追擊曹操。但是,他的謀士賈詡阻止了他:“這時不要去追,追的話肯定要喫敗仗。”張繡覺得賈詡的意見很可笑,並沒有採納,於是帶着士兵去與曹軍交戰,結果大敗而歸。

張繡敗仗回來之後,賈詡讓張繡趕快回去繼續追擊曹軍。

張繡對此一臉茫然,並問到:“之前我沒有采納你的意見而大敗。如今,我又怎麼去追呢?”

賈詡說:“戰鬥形勢已經起了變化,現在去追擊必能得勝。”

由於第一次戰的時候,張繡並沒有聽賈詡的話,這一次,他趕忙聽了賈詡的話,結果凱旋而歸。

回來後,張繡好奇地問賈詡:“爲何兩次的結果全然不同呢?第一次我用精兵追趕曹軍而失敗,第二次用敗兵襲擊曹軍而能取勝。到底是什麼原因?”

賈詡解釋說:“很簡單,你雖然善於用兵,但不是曹操的對手。曹軍剛退時,曹操肯定會親自壓陣。即使我們派上精兵,仍然不是曹軍的對手,失敗是自然之事。

賈詡這番充滿智慧的論述,實際上就是一種“因機而立勝”的權變戰略思想。

《易經》有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這個世界波譎雲詭,變化多端,今天世界看似和平,但地緣政治仍四起,我們要面對太多的“不確定性”。

今天,我們的生活雖然少有戰爭,但人生就是一場不到死亡沒有結局的戰場。在這個戰場上,有大格局的人,除了有長遠的眼光,寬廣的胸懷,還要懂得求變,思維靈活,不固守已有的思維。在生活處事中,順勢而爲,能攻能守,有效地維護自己的合理利益。

《易經》坤卦說:“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當時事不利於自己時,人就要學會低頭,把骨氣放在心中,收斂,不表露,通過默默地努力,等待轉機,如同老子所言,“曲則能全。”

做一個有大格局的人,能忍,還不夠,還要攻,能開拓,要像水一樣,隨時機而動,有時候平和,有時候高漲,該出手時,不猶豫,該收手時,不貪戀,這樣才能越來越強。

縱觀人的一生,總是會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也會遇到很多挫折,但從古至今,凡成大事者,必有大格局。

如果你遇到有“大格局”的人,請好好珍惜,因爲這種人值得深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