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魏度

國內最大的戶外休閒傢俱及用品ODM製造商浙江永強(002489.SZ)宣告召回問題產品,引發市場對其整體產品質量的擔憂。

6月27日晚間,浙江永強發佈公告稱,公司設在美國的子公司決定召回近兩年銷往美國、加拿大的44.72萬把太陽能燈光傘。此舉,將對公司產生約1500萬美元損失。

這對原本業績不斷下滑的浙江永強而言,堪稱是雪上加霜。2021年,公司實現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簡稱“淨利潤”)1.25億元,同比下降超70%,今年一季度,淨利潤再度下降超40%。

二級市場上,受上述召回產品消息影響,6月28日,浙江永強股價大跌9.43%,盤中跌停。K線圖顯示,2018年6月以來,公司股價長期處於4元/股左右的低位,偶爾有積極表現,但很短暫。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浙江永強的研發投入不高。2021年,公司研發投入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爲2.73%,上年同期爲3.87%。

召回44.7萬把問題傘預損1500萬美元

產品召回,對一家公司的打擊可以預見。浙江永強就攤上了這樣的事。

根據公告,今年6月23日,浙江永強的全資子公司永強香港的全資子公司Sunvilla Corporation(以下稱“美國尚唯拉”)決定,在美國、加拿大召回2020年12月至 2022年5月份生產及銷售的一款10英尺太陽能燈光傘,該款產品累計出口到美國、加拿大市場共44.72萬把,部分已銷售,部分尚在客戶倉庫中。

爲何要將出口的產品召回?浙江永強解釋,本次召回的原因主要系該款產品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中的鋰離子電池在使用或充電過程中部分存在過充現象,有造成自燃或起火的風險。目前,已經累計接到6起類似的投訴。

據披露,上述產品由浙江永強控股65%的子公司寧波億澤日用品有限公司生產製造,僅供獨家客戶Costco,不涉及公司其他客戶。其中,該款產品中配套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爲外購產品,且僅配套此款產品,未涉及公司其他產品。

浙江永強披露了召回的相關處置措施,公司及子公司將積極配合客戶及消費者進行該款產品的召回工作,對召回的已經銷售的燈光傘根據終端消費者需求,進行退換或問題部件更換,對尚未銷售的燈光傘進行零部件更換,以消除安全隱患。

毫無疑問,召回產品將產生不小的損失。浙江永強表示,公司及子公司將承擔本次召回的相關費用與成本。本次召回可能產生的相關費用及損失初步預計在1000萬-2000 萬美元之間,具體金額將以實際召回的產品情況爲準。針對本次召回可能造成的損失,控股子公司寧波億澤日用品有限公司預計將於2022年半年度計提相關損失1500 萬美元,預計將對公司及子公司本期經營業績將產生一定影響。

預計損失1500萬美元,如果按照6月28日匯率計算,約爲1.01億元人民幣。如果按照持股65%比例分攤,將影響浙江永強的並表淨利潤約0.65億元。

影響淨利潤0.65億元,對浙江永強今年的經營業績而言,勢必產生較大的壓力。

一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53億元,同比增長15.21%,淨利潤1.37億元,同比下降41.58%。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計提的原材料跌價準備同比增長4.84倍,另一方面是交易性金融資產產生的浮虧大幅增加、投資收益大幅減少等。

二級市場上,6月28日,浙江永強以3.82元/股開盤,低開幅度爲5.21%,開盤後迅速下探,觸及跌停價3.63元/股,隨後,全天低位小幅波動,多次觸及跌停。至午後收盤,收盤價爲3.65元/股,跌幅爲9.43%。

盈利不穩定分紅不手軟

作爲國際知名品牌企業,浙江永強的盈利能力並不穩定。

2010年,浙江永強登陸A股市場,當年的淨利潤爲2.50億元,2011年爲2.66億元,2012年下滑至28.11%至1.91億元,2015年,淨利潤大幅增長至5.17億元,2016年又銳降至0.61億元。2017年、2018年,公司實現的淨利潤分別爲0.78億元、-1.08億元,2018年出現迄今爲止的唯一一次虧損。2019年、2020年,其淨利潤爲5億元、5.30億元,2019年同比大幅增長,2020年同比增幅僅爲6.04%。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簡稱“扣非淨利潤”)更能看清浙江永強主營業務真實盈利能力。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9年,公司實現的扣非淨利潤最高爲2.57億元,出現在2011年,2014年、2017年均不到億元,2018年虧損。2020年,其扣非淨利潤爲4.16億元,這是迄今爲止的最高值。

2021年,浙江永強銷售收入大幅增長,但受人民幣匯率升值、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運輸費用上漲以及用工成本上升等影響,主營業務毛利率同比下降較多。再加上資產減值、信用減值,包括商譽減值等,這些因素疊加,導致業績大幅下降。

當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1.51億元,同比增長64.51%,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分別爲1.25億元、1.99億元,同比分別下降76.39%、52.07%。2022年一季度,其實現淨利潤1.37億元,同比繼續下滑41.58%。

二級市場上,浙江永強的表現不佳。2015年6月3日,A股牛市之時,浙江永強也瘋狂,後復權後,股價達139.32元/股,到今年6月28日,後復權的收盤價爲42.89元/股,累計跌幅約爲69%。

浙江永強由謝建勇家族實際控制。公司控股股東爲浙江永強實業,持有浙江永強37.94%股權,謝建勇、謝建平、謝建強三兄弟及其父親謝先興合計持有浙江永強實業100%股權。此外,謝建勇、謝建平、謝建強三人還分別直接持有浙江永強6.19%、5.90%、5.95%。

綜上,謝建勇家族直接間接合計持有浙江永強55.98%股權。

浙江永強採取了較爲大方的分紅策略。上市以來,公司累計盈利31.33億元,派發紅利23.53億元,分紅率達75.10%。

這些分紅大部分進入了謝氏家族腰包。據長江商報記者計算,謝氏家族通過分紅預計獲得資金13.17億元。

謝氏家族也曾實施過密集減持,集中在2014年。據長江商報記者逐一梳理統計,謝建勇等人通過減持套現超過4億元,其一致行動人永強投資套現約1.57億元,合計套現約5.66億元。

至此,通過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及自身在二級市場上減持套現,謝建勇家族累計套現約18.83億元。

需要說明的是,大股東藉助分紅、二級市場上減持大幅套現,並無不可。問題在於,浙江永強亟需突圍,需要走出一條以自主品牌主導、盈利能力不斷增強的持續健康的發展之路。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