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齊倩】據彭博社報道,當地時間6月29日,美國國會參議院少數黨(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承認自己當年阻止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大法官提名,最終導致如今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推翻確立墮胎權的判例。他在其家鄉肯塔基州舉行的商會午餐會上說,“羅訴韋德案”判決“在憲法中沒有任何依據”,並表示,最高法院上週做出的決定“是朝着正確方向邁出的一大步”。

麥康奈爾還說,阻止前總統奧巴馬提名大法官替補,“是我在公共職業生涯中做出的最重要的決定”。

早於2019年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節目採訪時,麥康奈爾就承認了這一點。

麥康奈爾表示,他在奧巴馬政府執政後兩年阻止了奧巴馬的大法官提名。這爲特朗普上臺後任命保守派大法官成爲替補鋪平了道路,而特朗普隨後又接連提名了兩名保守派大法官,最終最高法院保持在6:3的保守派與自由派比例。

主持人當時說道:“我很震驚奧巴馬留下了這麼多(司法)空缺,且沒有試圖填補這些職位。”

“我會告訴你爲什麼。我對我們(共和黨人)在奧巴馬政府最後兩年所做的事情負責。”話畢,麥康奈爾笑了起來。很多美國網友形容麥康奈爾笑容“十分詭異”,“令人毛骨悚然”。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爲9人規模,任期爲終生制,其中1位爲首席大法官。

2016年2月,美國保守派大法官安東尼·斯卡利亞離世,隨後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名大法官候補人選,但因共和黨的反對以失敗告終。2017年1月,上任不久後特朗普提名尼爾·戈薩奇出任最高法院大法官,該提名於同年4月在參議院獲准通過。

據上文所述,麥康奈爾將之歸爲自己的功勞。麥康奈爾2018年就曾承認,因爲他的阻止,奧巴馬的大法官提名纔沒有成功。

2018年10月,美國國會參議院以50票支持、48票反對的結果,再次通過特朗普又一個大法官提名,佈雷特·卡瓦諾宣誓就職。自此,8名大法官保守派與自由派的比例是4:4,現任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名義上是保守派,但經常支持自由派議題,因此結構保持一種“微妙的平衡”。

2020年9月,自由派大法官金斯伯格因病去世,兩黨圍繞着大法官任命的新一輪政治大戲開場。特朗普和共和黨人瞅準機會,力推保守派大法官艾米·康尼·巴雷特填補空缺。在距離美國大選投票日僅剩8天時,同年10月26日,艾米·康尼·巴雷特正式獲得任命。

美媒當時評價稱,共和黨以“閃電速度”在參議院通過提名,在選前爲特朗普送去勝利,也預示着聯邦最高法院未來許多年內將持續“右轉”。當前聯邦最高法院9個法官席位中,共和黨提名、持保守立場的法官佔了6位(包括1名首席大法官),自由派僅剩3位法官。

如今看來,美媒可謂是“一語成讖”。當地時間6月24日,美國最高法院以5票支持、4票反對的結果推翻了“羅訴韋德案”的歷史性判決,自此正式取締對女性墮胎權的憲法保障,交由各州的法律自行決定。

在投票中,5名錶態支持推翻判決的大法官均爲保守派,其中3名在特朗普擔任總統時被任命,包括佈雷特·卡瓦諾、尼爾·戈薩奇和艾米·康尼·巴雷特。特朗普則將之稱爲“一代人中最偉大的生命勝利”(the biggest WIN for LIFE in a generation),“之所以成爲可能,是因爲我兌現了所有承諾”。

決定甫一公佈,立刻引發了墮胎支持者的強烈不滿,大規模抗議活動席捲美國。CNN評價稱,這是最高法院幾十年來最重要的決定,將改變美國女性生育健康的格局。目前,美國有22個州已經制定了不同程度的反墮胎法律;另有13個州提前埋置了“觸發法”(trigger laws),即一旦“羅案”被推翻,將禁止墮胎權。

然而,保守派大法官的佈局不止於此。

保守派大法官克拉倫斯‧托馬斯在6月24日發佈的意見書中進一步設想了未來:最高法院應該重新考慮過去關於避孕、同性戀和同性婚姻權利的重大裁決;又在27日呼籲重新審查1964年“《紐約時報》訴沙利文案”的判例,此案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新聞自由”判例,爲美國新聞自由確立了“實際惡意”原則,提高了起訴新聞機構誹謗的標準。

托馬斯的言論爲進一步推翻避孕及性少數羣體權利的可能性敲響了警鐘。一些法律專家指也提醒,“羅訴韋德案”被推翻後,一定會出現連鎖反應。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