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

7月,作爲我國註冊制改革的首塊試驗田,科創板將迎來開市三週年。

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首批25家企業正式上市。截至6月30日,科創板已有上市企業432家,IPO募資逾6100億元,總市值突破5萬億元。三年來,科創板在發行、上市、交易、披露、監管、退市等環節均作出了有效探索,加快了註冊制在我國資本市場全面實施的步伐。

“‘硬科技’已經成爲科創板的標籤,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好的科技創新企業成爲科創板的典型代表,科創板也以較高的估值、活躍的交易和較強的融資能力爲科技創新企業籌資發展和規範運行提供了強大的支持。”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凸顯“硬科技”底色

作爲我國註冊制改革的“試驗田”,科創板表現出了巨大的改革創新活力。安永於6月30日發佈的《中國內地和香港IPO市場》報告顯示,2022上半年,科創板籌資額首次超過主板,IPO數量和籌資額佔比分別爲31%和37%,以半導體、芯片爲代表的硬科技企業上市活躍,推高了科創板籌資額。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分析師劉恆宇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科創板科已培育出一批“獨角獸”企業,目前,科創板已有效起到推動金融資源向科技領域聚集,助力企業快速發展和助推產業升級的作用。中微公司、寒武紀、中芯國際等在內的一批 “獨角獸公司”在科創板的呵護下,不斷構建核心競爭力,助推“中國硬科技”走向全球。

經歷三年的發展,科創板已成爲我國“硬科技”企業上市的首選地。根據科創板上市公司財報,2021年,科創板公司研發投入金額合計約850億元,同比增長29%;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平均爲13%,居A股各板塊之首;截至2021年年底,科創板研發人數佔比達22.30%,遠高於同期主板和創業板的8.14%和16.02%。

另據智慧芽數據,從研發投入強度(指企業研發投入佔總營收的比例)來看,科創板企業平均研發投入佔比達到了10.3%,是創業板企業(4.9%)的兩倍多,是主板企業(1.8%)的5倍以上,整體上展現出高研發投入的特徵。

從行業角度來看,生物產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上市企業的研發投入強度雙雙超過10%。其中,屬於生物產業的企業的平均研發投入強度最高,達到了22.2%,約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兩倍。

作爲在科創板上市的生物科技企業代表,皓元醫藥董祕沈衛紅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科創板爲企業快捷募集資金、快速推進科研成果資本化帶來了便利,加速科創企業發展,有利於企業提升規範治理能力、綜合運營能力和發展中的抗風險能力。同時,也有助於企業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科創板“大非”解禁來襲

7月份,科創板將迎來新一輪解禁高峯。根據Wind統計,7月份科創板開始流通股份數量合計達105.34億股,單月解禁股份數量排名位居科創板開市以來第一。同時,解禁股份數量較排名次席的2020年7月份的53.11億股解禁股份數量,增加近一倍。以6月30日收盤價計算,解禁市值超2600億元。

對此,柏文喜表示,數據顯示今年7月份科創板將迎來開市三年以來單月解禁股份數量的最高峯,科創板開市三年內整體規模最大的解禁有可能帶來一定的減持,這也是科創板發展的必經之路,以及檢驗科創板真實成色與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必要關口,資本市場需要以平常心來看待。未來科創板仍須以支持科技創新爲核心,以實現多層次資本市場與科技創新的共同發展。

與前兩年解禁潮不同的是,今年7月,將是科創板上市公司三年“大非”(即控股股東和實控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年內不得轉讓首發股份)解禁高峯。據統計,2022年科創板首批“大非”解禁規模爲4740億元,其中今年7月解禁規模最大,達2151億元。與此同時,2022年科創板“小非”解禁規模超3800億元。2022年科創板一年“小非”解禁規模爲3827億元,其中今年8月解禁規模最大,達653億元。

從行業來看,2022年電子行業“大非”解禁規模居於首位。2022年科創板中電子行業三年“大非”解禁規模達1693億元,居於“大非”行業解禁規模榜首。另外,2022年“小非”解禁規模最大的行業爲醫藥生物,達1052億元。

具體來看,7月“大非”解禁股數佔總股本比例較大的十家公司分別是華興源創(82.1%) 、杭可科技(71.8%) 、南微醫學(66.8%) 、中國通號(62.4%) 、天準科技(62.1%) 、新光光電(58.2%) 、方邦股份(53.2%) 、瀾起科技(52.4%) 、沃爾德(52.0%) 、中微公司(46.6%) 。

國盛證券研報分析認爲,客觀上看,本輪解禁規模新高、持續較長且以大股東解禁爲主,更易引發市場擔心,但結合減持回報的性價比及大股東減持限制看,實際減持衝擊仍相對可控,無需過於悲觀。參考前期解禁經驗,科創反彈尚未充分,無論是節奏還是幅度上,現在就博弈解禁衝擊可能都爲時過早,短期重點關注“解禁+破發”個股。此外,解禁衝擊過後,科創“高增+低估+低配”長期邏輯未改的大前提下,新一輪科創戰略佈局窗口將再度開啓。

對此,劉恆宇表示,股東解禁潮是考驗科創板持續能力的關鍵,設立科創板的目的是持續孵化企業成爲大企業、強企業,能夠通過科技走向世界,而很多企業家把上市當作變現的終點,也同時成爲了企業發展的終點,這不利於資本市場長期發展,所以解禁潮是科創板面臨的第一個大考,市場更希望看到股東們少減持,與企業共同發展。

在劉恆宇看來,從短期看,股票拋售會給市場帶來一定的上漲壓力;從長期看,在硬科技發展已成爲國策的大背景下,短期的市場震盪並不會改變科創板整體向好發展和持續培育優質企業的趨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