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龍、楊恩又等演員主演的《人生大事》上映後票房爆了,作爲一部以喪葬行業和父女親情爲主題的文藝片,7月2日單日票房超過1.11億,這也是繼今年2月14日之後,時隔137天首部單片單日票房破億的國產電影。

截止到發稿,《人生大事》上映10天票房超過7億,專業票房軟件給出的總票房預測也從最初的7億多提高到15.25億,目前片方分賬2.45億。看過電影的觀衆都知道,《人生大事》只有朱一龍一位大牌演員,電影沒有什麼特效鏡頭,場景也不多,影片在武漢拍攝,拍攝週期不長,製片成本滿打滿算不會超過6000萬。所以上映三天後影片就開始賺錢了,按照2.45億的分賬計算,目前已經盈利接近2億,如果最終票房能達到預測的15.25億,按照37.97%的分賬,片方將分到5.69億,屆時總盈利將有望達到5億。

《人生大事》票房大賣並不意外,電影口碑不錯,目前豆瓣評分穩定在7.4,影片聚焦一個相對冷門的行業、朱一龍一次精彩的表演、一位給我無限驚喜的小演員(楊恩又),還有一段有笑有淚的故事,讓觀衆看完之後仍不斷回味。那麼值得討論的是,電影大賣,誰纔是最大的功臣?

可能會有粉絲覺得是朱一龍。畢竟他是電影唯一一位大牌演員。但平心而論,朱一龍確實能扛起一定票房,但一定沒有超過7億這麼多。回顧朱一龍以往的大銀幕作品,《穿過寒冬擁抱你》和《1921》他都不算是男一號,所以票房大賣不全是他的功勞,去年上映的《峯爆》目前票房4個多億,即便是有大場面的災難片,也沒有這部電影票房高,可以得出結論,《人生大事》票房大賣,主要還是取決於題材和影片品質。

那是導演劉江江嗎?畢竟導演是一部電影的核心,把控整部電影質量。電影淚點不少,前前後後淚點不少,情感表達到位,而且殯葬題材也是來自於導演的親身經歷,從故事、劇本到拍攝都由他親自創作,確實功不可沒。但在我看來,最大的功臣並不是他,而是監製韓延。

一方面,《人生大事》是導演劉江江大銀幕處女作,近幾年受疫情影響,影視行業陷入嚴冬,投資公司都比較謹慎,一個新人其實很難拉到投資,更不用說邀請朱一龍主演了,想拍成電影,主要是監製韓延幫他拉投資、找資源、談演員。韓延在圈內的威信不言而喻,《滾蛋吧!腫瘤君》《送你一朵小紅花》等影片都取得票房成功,有韓延保駕護航,投資方自然也有信心。

其次,能感覺到,雖然殯葬選題來自於導演的親身經歷,但韓延參與很多,甚至覺得他給電影定下輕鬆、幽默的基調,一點不沉重,但也沒有妨礙情感上的表達。這應該不是最初導演劉江江確定的方向,在採訪中,劉江江透露劇本前前後後改了12個稿,肯定是增加了很多戲劇性的橋段以及商業元素,看過影片也能感覺到,最終影片的基調和敘事方法也都是韓延的風格。

第三點,通常來說,監製只是幫導演找錢、找資源,但拍攝過程中其實會由導演自己做決定、把控整體風格,但《人生大事》不同,可能是因爲劉江江是新人,韓延幾乎一直待在片場,也會給演員說戲,在拍攝階段也參與了很多,所以,《人生大事》肯定是在韓延的指導和把控下完成的,他纔是這部電影的最大功臣。

當然,《人生大事》也不是沒有缺點,一些設定太戲劇化了,比如莫三妹去兩個女人那裏,都碰上有男人洗澡,還有最後結婚的設定,從婚慶店到殯葬店,心也太大了吧!能感覺到創作者在堅持創作的同時也向商業妥協,有些擰巴,如果真的能像《入殮師》那樣純粹,或者像《我不是藥神》那麼嚴肅可能會更好吧!你們覺得呢?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