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4日從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黑河分院瞭解到,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與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黑河分院合作,對我國大豆花粉低溫保存的關鍵技術進行研究,取得了新突破。這一研究成果實現了大豆花粉異季和異地應用,打破了大豆花粉應用的時空障礙,爲實現大豆規模化、工程化育種提供技術支撐。

據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黑河分院研究員鹿文成介紹,目前,人工雜交仍是大豆育種創造變異的主要途徑。雜交一般需要父母本開花期一致,且種植地點相近才能順利進行,這一定程度上導致大豆育種可用親本範圍受限,育成品種遺傳基礎狹窄。通過低溫保存長期保持大豆花粉活力是克服上述問題的有效途徑。

研究人員以大豆花朵爲超低溫保存材料,明確了適合超低溫保存的大豆花朵發育階段和採集時間,優化了冷凍前乾燥處理、冷凍方法、化凍方法等影響花粉低溫保存效果的關鍵技術環節,形成了可以長期保持和高效利用大豆花粉的超低溫保存技術。

研究團隊利用這項技術使大豆花粉長期保持較高活性,在黑河當地實現大豆花粉隔年應用。在乾冰加持下,大豆花粉通過快遞從黑河運至北京,歷經3天、跨越近2000公里實現花粉異地應用,成就優良大豆品種的“鵲橋相會”,加快大豆育種快速發展。

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韓天富說,花粉低溫保存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對補齊我國大豆育種關鍵技術短板具有重要意義。(記者王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