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鄭瑋 廣州報道  近日,全國各省市高考志願填報工作已陸續啓動。隨着考試結束、分數發佈,志願填報成爲高考“戰役”的最後一個“關卡”。今年,全國超千萬高考考生選擇專業的趨勢如何?

《2022高考志願趨勢報告》公佈熱門專業榜單顯示,2022年法學超過計算機,成爲搜索熱度最高的專業,臨牀醫學則緊隨其後,位居第三。在廣東省範圍內,考生報考前五熱門本科專業排名分別是:法學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臨牀醫學專業、金融學專業、漢語言文學專業。廣東省本地報考熱門前五本科院校分別是:深圳大學、中山大學、廣州大學、華南師範大學、暨南大學。

熱門專業具體學什麼?“天坑”專業坑在哪?四年之後,各專業升學就業前景幾何?

爲此,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採訪生物、法學、計算機人工智能等專業畢業生及教師,分享熱門專業“背後”具體的學習、升學、就業經驗。

生物科學類專業保研率較高

“生物學科需要關注微觀層面,涉及課程包括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等。”本科畢業於武漢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基地班的王傲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介紹,“生物學專業課有一半屬實驗課,其中病毒學方向還會修習生物製品學,在本科期間就學會如何製作疫苗、製作血液製品等,就讀體驗還是挺好的。”

王傲透露,生物學本科階段主要還是學習基礎知識,研究生階段才真正進入二級學科,針對細分領域開展深入研究。作爲基礎學科,生物科學類專業保研率較高,且升學深造方向可選擇面較廣。

“每年各大高校生物學研究生招生比例都特別高,我們專業保研率能夠達到50%以上,今年僅保送清華、北大的超過20位,加上出國深造的同學,基本上70%的學生能讀上研究生,升學方向包括生物、基礎醫學、生物醫學工程、生物信息、生物統計、公共衛生等多個領域。”他說。

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專業高保研率的背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就業的高門檻。

“報讀生物類專業還是需要首先對生物科學有一定研究熱情,本科畢業想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可能不太現實。”王傲直言,“除非完全更換‘賽道’,比如依靠生物專業背景進入金融、諮詢行業從事醫藥分析師等崗位。”

王傲就在本科畢業後選擇攻讀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專業碩士,“公共衛生專業的主流研究方向是人羣健康,區別於臨牀醫學聚焦解決個人健康問題,公共衛生研究致力於促進人羣健康,包括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等核心支柱學科。”

碩士畢業後,王傲進入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任職教務主任。他表示,隨着當前世界範圍內公共健康事業不斷發展,公共衛生學科內涵正不斷變化,人才培養模式也正在進行相應調整。“目前,公共衛生學科正着力推進跨學科交叉融合創新,培養懂技術、懂管理、懂政策,也懂公共衛生專業問題的複合型人才。

2021年末,教育部辦公廳等四部門發佈《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設指南》明確,要積極發展多學科背景的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將人文社科、工程科學、數據科學、信息技術等多學科知識融入公共衛生教育教學,強化學生病原學鑑定、傳染病防控和公共衛生應急等知識能力培養,提升學生疫情形勢研判和傳播規律研究、現場流行病學調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等能力。

人才培育模式變化的背後,也是人才市場需求變化。

“前些年公共衛生專業就業方向大部分是各地疾控部門,現在很多學生畢業後也會去到相關醫藥企業。”王傲表示,近年隨着全國持續推進藥品集採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醫藥行業產生結構性變化,目前醫藥企業更加重視政府事務部及醫學部等部門,對專業性人才的需求量有所提升。

“而且隨着生物技術行業不斷發展,目前已經逐步出現如華大基因等龍頭企業,主營基因檢測等生物技術創新,未來生物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前景整體還是比較明朗的。”王傲說。

人工智能領域就業門檻較高

隨着互聯網行業興起,計算機類專業也長期佔據熱門專業榜單“一席之地”。

“我們的專業課程主要包括計算機體系結構、數據結構與算法以及C++、Python等編程語言,基礎課程則主要是高等數學以及政治、英語等。”本科畢業於中山大學軟件工程專業的莊北(化名)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高考後選擇報考計算機類專業,也是主要考慮到專業就業前景較好。

教育部公佈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顯示,計算機類專業下屬包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信息安全、物聯網工程以及數字媒體技術六大專業,2021年還新增密碼科學與技術專業。

本科畢業後,莊北選擇繼續深造,攻讀中山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碩士。“本科之後選擇讀研,除了本身有深造的想法,也是考慮到計算機學科的細分領域有‘雙高’要求,比如人工智能在就業階段對學歷要求較高,但薪酬也高。”

“而且本科階段主要是打基礎,研究生階段就主要圍繞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相關方向,開展更近一步的科學研究。”莊北說。

研究生畢業後,莊北進入某國家重點實驗室擔任算法工程師,繼續從事人工智能相關研究工作。

“身邊同學就業去向主要還是以互聯網公司爲主,主要是面向算法落地的,我們這類科研單位就更多從事偏研究性質的工作。”莊北表示,在就業市場上人工智能相關崗位薪酬普遍會更高一些,其中互聯網企業薪資條件以及福利待遇均相對較好,但科研機構工作則相對輕鬆,“一般不用加班”。

根據智聯招聘公佈的部分企業招聘信息,目前廣州地區的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師崗位(要求碩士學歷,不限工作經驗)月薪區間大約在2-3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入職國家重點實驗室仍不是莊北的“終點”。“目前我正在申請海外院校的博士,計劃繼續攻讀博士學位。”莊北表示,研究生畢業後想就業的同學一般都會去互聯網企業,但希望深耕科研領域的同學則大都選擇以科研機構爲中轉站,積累一定的工作經驗後繼續申請博士學位。

法學專業緣何“熱銷”?

今年以來,法學專業報考熱度飆升。《2022高考志願趨勢報告》顯示,在2022年的熱門專業榜單中,法學超過計算機,成爲搜索熱度最高的專業。在《百度熱搜·2022高考大數據》公佈的2022年十大熱度攀升專業中,法學也位列第七,2022年搜索熱度同比增長38%。

法學專業緣何“熱銷”?“當初高考完選擇專業的時候諮詢了很多人,本來是想選更感興趣的理科專業,後來因爲理科相關專業就業面較窄,所以還是選了法學專業。”本科畢業於中山大學法學系的王晟(化名)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法學專業畢業後的就業選擇很多,可以走學術道路做老師、考公務員進入公檢法部門、進律所做律師,或者在公司做法務。”她表示,近年法學專業熱度上升可能也和公務員、事業單位等“編制內崗位”就業熱度上漲有關。

“本科階段中大隻有一個法學大類,碩士階段會開始細分稅法等專業研究領域,但每個學校不太一樣。”王晟表示。

中山大學法學院官網公佈的《法學院2019學年第一學期(秋季學期)本科課程表》顯示,法學本科涉及專業必修課程包括法理學、國際經濟學、國際私法、環境法、知識產權法、刑法學、刑事訴訟法、中國法制史等。

《中山大學法學院法學(0301)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從2021級開始執行)》則顯示,法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包括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含知識產權法)、訴訟法學、經濟法學(含勞動法學、社會保險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立法學以及港澳基本法。

“目前律所招聘普遍要求本科和碩士學歷,更好的律所還會要求英文能力,所以本科畢業後選擇繼續去國外讀碩士。”王晟表示,出於就業考慮,本科畢業後她也選擇到美國喬治城大學繼續修讀法學碩士。

“薪資方面,因爲可以選擇的職業方向很多,所以工資差別也很大。”王晟坦言,“即使都是做律師,工資差別也蠻大的。現在如果去一個比較小的律所,月工資可能只有幾千,但如果去到所謂的‘紅圈所’,比如排名前十的律所,剛剛入職的執業律師每月起薪都能有3萬元。”

(作者:南方財經全媒體鄭瑋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