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砂洲

倪匡曾說,他的人生經歷如果寫出來,真他媽是教壞小孩。

狼狗配種師

倪匡有一個外號叫“世界上漢字寫得最多和最快的男人”,當然,是他自封的。

不過沒有人會質疑,因爲他確實創造過很多嚇人的紀錄。

比如一個小時寫4500字,一個星期寫10萬字,同時給12家報紙供稿,4天出一本書;編劇261部武俠片,出版145部衛斯理小說(總長度超過8000萬字)。

從來沒有過拖稿和欠稿,堪稱碼字員裏的波音747。

但你可能不知道,71年前,當他被領導要求寫一張小小的判書時,他卻一個字也寫不出來,倒不是因爲他文思閉塞,而是他覺得那個理由不充分。

聽到他這麼冥頑,領導的回答相當簡潔:“讓你寫你就寫,囉嗦什麼。”

倪匡是很隨性的,在那個年代,很少有人敢直接質疑上級,但他不管那麼多,寫什麼寫,寫個毛啊。那時候倪匡才20出頭,還不是什麼香港才子,而是內蒙古一個勞改所的幹部,負責管理犯人。

後來,倪匡離開了蒙古,離開的原因和狼有關。

有一次,倪匡用捕獸夾在草原上捕到了一條母狼,他把母狼關進了鐵籠,那母狼雖然斷了一條後腿,卻吠得很兇猛,見狀,倪匡突發奇想。

老說狼狗狼狗,都是狗子居多,狼種很少,不如今天就當一回月老,來一個動物配種,姻緣一線牽,豈不美哉?

說幹就幹,他牽過來一條雄狗,丟到了籠子裏,竟然成功了。

這倆貨生下了4只小狼狗,非常兇悍,平日帶着他們出去,倪匡覺得特別威風。

但也正因爲這兇悍,最終惹了禍。

有一回,一位頭頭下來視察,這幾條小狼狗見了生人就跟脫繮之馬似的,完全拉不住,它們一把叼住了領導的手,然後,鮮血直流,大紅大紫。

頭頭氣得要命,倪匡因此得罪了上級。

過了不久,同一支隊的一位測量員在野外也遇到了狼,情急之下,測量員把手裏的儀器朝那狼丟了過去,狼跑了,儀器摔壞了。

回來後,還是這個頭頭,說測量員是破壞公物,當着衆人對測量員就是一頓狠批。

當頭頭唾沫星子亂飛的時候,臺下的倪匡卻忍不住笑了出來。

新仇舊恨堆在一起,頭頭更惱了,質問倪匡爲什麼笑,倪匡回答:

“你們要他怎樣呢?他沒有一點不對呀,要是他不把狼趕走,被狼叼走,茫茫草原,儀器也找不回來,現在儀器雖然壞了,還可以修嘛;你們如此批評他,根本沒道理。”

頭頭髮現,順着領導的時候沒靈感,跟領導唱反調的時候,倪匡是一套一套的。

這下子,樑子更深了。

後來冬天到了,雪很大,煤運不進內蒙,很多人凍得直哆嗦,情急之下,倪匡砍了一座破敗的木橋,把橋板帶回去當柴火。

因此,被指說“破壞交通”。

然後,就被關在了一間小木屋裏,同事兩個星期纔來送一次飯,有一次對方給他送來了一塊大石頭。

他看愣了,問這是什麼玩意兒?

那人說:“豆腐。”

後來倪匡回憶這件事的時候說:“好傢伙,豆腐要用斧頭砍着喫,幸好那時候年輕。”

後來在一個夜裏,倪匡騎着馬從小木屋裏離開了,他原本打算往北走,但是一場大雪不期而至,東南西北瞬間分不清楚。

倪匡索性讓馬隨便走,走到哪兒算哪兒。

天快亮的時候,馬把他馱到了一個火車站,倪匡就這樣上了火車。他原本想往北去,後來輾轉到了南方,去了香港。

代寫《天龍八部》

倪匡到香港做的第一份工作是鑽地,每天和一大幫工友一起出工,晚上就分工錢,有時候錢不夠分,沒得喫飯,就只能到茶餐廳喝飲料充飢。

有一天,倪匡看到工友們圍在一起在看《工商日報》,他拿過來看了一看,說:“這種故事我也能寫嘛。”

工友們不以爲意,你個大陸崽,吹什麼牛。

倪匡很不服氣,奶奶的,他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寫了一篇接近萬字的小說,直接就投給了《工商日報》。

然後,小說發表了。

工友們頓時驚了,沒想到這個眯眯眼竟然有這麼大的能耐。

第一篇稿子過了之後,倪匡一發不可收拾,從《工商日報》寫到了《真報》,又從《真報》寫到了《新報》,開始了自己的職業撰稿生涯,題材不限,有小說,有影評,甚至包括社論。

“最強快槍手”的名號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叫響的。其實倪匡能寫得快,一方面是因爲他想象力豐富,文思敏捷,另一方面也因爲他從來不糾結。

影評怎麼寫?

去看個電影,然後再找來劇本,然後再推敲一整夜,再找專業人士把把關?

扯淡!倪匡扯過來一張海報就開始整活,1個小時搞定。

至於小說,沒有那麼多門道,倪匡把它定義爲“講自己腦子裏的故事”,還有什麼比這更容易的麼?

隨着倪匡的名氣越來越大,他開始結識一些電影圈的朋友,比如張徹和蔡瀾;也結識了許多文藝圈的朋友,比如黃霑、金庸和古龍。

1959年的時候,倪匡被金庸挖到了《明報》;金庸可喜歡倪匡了,覺得他是個曠世奇才,特地爲他的《南明潛龍傳》寫了序言。

當時的金庸因爲看法問題,站在港島輿論的風口浪尖,倪匡的立場和金庸也不一樣,所以金庸說的那些,他都不贊成,偏偏這個煩人的傢伙是給自己發稿費的主編。

這怎麼辦?

於是,倪匡玩了一個騷操作。

他一邊在《明報》上連載着小說,掙着金庸的稿費,一邊在其他版面上撰文罵金庸,再掙一份稿費。

幾全其美,物質和精神雙滿足,什麼都不耽誤。

後來倪匡寫完《六指琴魔》,深感武俠小說不是自己的菜,於是在金庸的建議下轉行科幻;然後,就有了“衛斯理”系列。

創作這個系列的時候,倪匡依舊不拘小節,有一次,他寫了主人公衛斯理在南極遇到了一頭白熊。

結果遭到了攻擊,那人沒完沒了地寫信,信越來越長。

結果被惹毛的倪匡直接用大一號的字體在報紙上登出:“一、南極沒有白熊;二、世界上沒有衛斯理。”

把讀者懟得夠嗆,後來還是金庸解了圍,說,南極原來是有白熊的,只不過後來被衛斯理屠了而已。

隨着兩人的情誼越來越深,倪匡得到了一項光榮的任務。

爲金庸暫時代筆《天龍八部》。那是1965年,金庸要去倫敦出差一個月,爲避免報紙開天窗,他委託倪匡先幫着寫一陣子,故事想怎麼續都成,但人物不能出事兒。

倪匡高高興興地答應了。

後來,網絡上流傳起了一個段子:

金庸第1次回家,倪匡:“對不起,我把阿朱打傷了。”

金庸很淡定:“沒事。”然後就安排薛神醫救活阿朱。

第2次回家,倪匡:“對不起,我把阿朱打掛了。”

於是金庸安排阿紫愛上姐夫。

第3次回來,倪匡:“對不起,我把阿紫寫瞎了。”(其實只有這一段是真的)

金庸長嘆一口氣,然後安排虛竹操作眼角膜移植手術。

最後1次,倪匡:“阿紫自殺了!”

金庸:“爲什麼?”

倪匡:“因爲喬峯自殺了!”

然後,金庸把倪匡揍了一頓。

浪蕩不羈倪“影帝”

很多人知道,倪匡自結識了張徹之後寫了很多電影劇本。

當中不乏像《獨臂刀》《精武門》《唐山大兄》這樣的經典之作。

李小龍那句“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正是出自倪匡之手。

作爲編劇的倪匡有多優秀,無需多言了,可倪匡演戲怎麼樣,這個可能很多人就不知道了。

這裏不得不提到倪匡的另一位損友——蔡瀾。

用倪匡老婆的話來說,蔡瀾是倪匡所有朋友裏最知道怎麼讓他出醜的那一個。

1986年,蔡瀾監製了《衛斯理與原振俠》,想忽悠倪匡來本色出演,就告訴倪匡現場美女多得不得了,還有路易十三可以免費暢飲。

聽到這,好酒又好色的倪匡果然來了。然後在現場,從來沒演過戲的倪匡竟然一條過,沒有NG,震驚了所有人。

這個時候一位胸部偉岸的模特走了過來,對着倪匡直豎大拇指,直誇說:“你真像一個作家。”

聽到這話,倪匡狠狠瞪了她一眼:“本來就是作家,演作家還不像作家,不如去死!”

第2次,蔡瀾又把倪匡忽悠到了《羣鶯亂舞》的片場,讓他演一個嫖客。

於是半夜三更,蔡瀾接到了一個電話,那頭說:“大事不妙,倪匡喝醉,不省人事。”

蔡瀾聽完後懶洋洋地回答:“你們就不能拍一個醉酒的嫖客嘛。”

然後,倪匡就讓人給架了出來。

還有一次,蔡瀾讓倪匡在《殭屍醫生》裏演一個捉鬼的道士。裏面倪匡要抓一個女殭屍的腳踝,結果沒抓穩,一頭撞在了人家的襠部上。

蔡瀾見狀大喊:“XX機構,聞政司處!”

倪匡聽完後馬上衝過來揮拳要打蔡瀾的腦袋,蔡瀾落荒而逃。

從這些故事裏你會發現,後來這幫傢伙能搞出《今夜不設防》,絕對不是沒有原因的。

由於生活上過於放蕩不羈,倪太太很傷心,有一次跟倪匡提出要到美國去,倪匡聽到她說,最開心的是剛跟自己在一起的時候,也深感這麼多年有點過於浪了,竟一口答應了下來。

然後在美國,倪匡怡然自得,倪太太悶得要死,14年間回了70多次香港,倪匡竟然一次也沒回來過。

直到70歲那年,倪匡還是回來了。

一下車,很多記者跟着他猛拍,後來記者又拍到倪太太到藥房去買藥,就問倪匡說,匡叔,阿太買的什麼藥?

倪匡淡定地說:“避孕藥。”

尾聲

在人間的87年歲月,倪匡大概有67年被人看作“鹹溼流氓”。

酒色財氣,無一不沾;

喫喝嫖賭,樣樣精通。

難道這就是“才子本色”?

當然不是。

你再看看,他自1992年起,每年都爲妻子慶祝生日;

不管玩得再瘋再野,他都強調“我很愛我老婆”;

家裏的電腦屏幕壁紙,一直都是年輕時候,和倪太的結婚照。

你再看看,1985年,摯友古龍去世,是他第一個衝到臺灣爲古龍操辦葬禮。

貢獻了自己一生中最滿意的悼詞:“未能免俗,爲他的遺體舉行一個他會喜歡的葬禮。”

是他和朋友購置了48瓶XO,誓要慰藉古龍魂靈。

當古龍的屍體噴出血柱,是他第一個衝過去想把老友從棺木裏抱出來。

2004年,黃霑去世,是他告訴記者:“總是夢不見他(黃霑),明明約定走了要聯絡,可是這麼多年連他的影都不見。”

2018年,金庸西去,是他一陣愕然,然後平和地說:“油盡燈枯,90多歲人過世,沒有可以傷心的地方。”

這個“流氓”至真至誠、至情至義。

如今,輪到他自己了,對於死,他早有體悟,他說百年之後,希望自己的墓誌銘上寫的是——

“多想我生前好處,莫說我死後壞處。”

這樣的人,這樣的一生,用什麼來形容最好呢?

我想,大概是他自傳名稱那4個子,最生動,也最貼切,那就是——

哈哈哈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