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7月3日,《西遊記》正式開拍,到2022年7月3日整整四十年。在開拍的那一天,估計沒有人會想到,這部只有25集的電視劇會取得那麼大的成就,影響了不止一代人。

從開拍到全劇播出,《西遊記》跨度達六年之久,如果從開拍前的計劃、決策和準備,整部《西遊記》的誕生時間可能更久,在這個過程中,作爲《西遊記》第一負責人的楊潔導演同樣也經歷了屬於她的“九九八十一難”。

一、戲曲導演拍《西遊記》

在拍《西遊記》之前,楊潔其實是中央電視臺文藝部戲曲組的導演,主要負責各種戲曲節目的轉播,因爲轉播經驗豐富,還曾指導過1979年的春節聯歡晚會。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電視劇開始起步,王扶林導演的《敵營十八年》成爲大陸第一部電視連續劇。

楊潔也拍了一部電視劇《嶗山道士》,然後又提出了一個《女秀才》的拍攝計劃,但在一些人看來,她就是一個戲曲組導演,還是應該去搞戲曲。

於是,楊潔順水推舟提了一個拍攝戲曲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的報告,這個報告同樣石沉大海。於是,就在王扶林提交拍攝電視劇《紅樓夢》報告時,楊潔也準備再提一個報告,申請調往湖南電視臺。

山重水複疑無路,正當楊潔爲拍不了長篇電視劇沮喪的時候,洪民生上任央視副臺長兼文藝部主任,在他的提議下,央視高層最終決定同時開拍兩部四大名著,其中由王扶林導演《紅樓夢》,楊潔負責《西遊記》。

這件事估計楊潔還要感謝日本同行,日本電視臺拍攝了他們的《西遊記》,還引進到國內播放,結果因雷人的造型和劇情引發衆多批評之聲,在這種背景下,《西遊記》也成了央視着急要拍的項目。

二、演員那些事兒

用現在的思維考量,央視拍《西遊記》,演員們還不得趨之若鶩,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並非如此,電視劇在當時屬於新生事物,很多電影演員和戲曲演員都不太願意拍電視劇,可能覺得跌份兒吧。

再加上《西遊記》一拍就是六年,很多演員不願意把這麼長時間投入到一部作品上,這就造成《西遊記》在演員問題上出了很多難題。

先是演員不好找,爲了找孫悟空,楊潔先去找了京劇武生董志華,單位表示不放人。後來楊潔又去找紹劇武生劉建楊,他的師父六齡童也不想讓團裏培養的臺柱子出去拍電視劇,就推薦了當時在崑劇團的章金萊,也就是六小齡童。

《西遊記》劇組試拍集《除妖烏雞國》,本來談好了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維康來飾演王后,臨出發前李維康被單位扣住,劇組只有一天時間尋找替代演員。

《西遊記》劇組的副導演任鳳坡和荀皓是京劇院的人,因爲他們跟着楊潔拍戲,院裏個別領導直接將楊潔“搶人”的告狀信送到了上級單位並油印散發,一度鬧得不可開交。

演員找齊了不代表一切順利,有些演員還是看不上電視劇,總是想走,最典型的就是兩位唐僧飾演者汪粵和徐少華。

汪粵是第一位唐僧飾演者,他的演技非常好,可惜作爲電影演員的他不想在電視劇上耗費太多時間,他的老師也不願意他去拍電視劇,因此拍了幾集後他就辭去角色拍了一部不知名的電影。

徐少華是第二位唐僧飾演者,他的形象和外貌在三位唐僧中最爲突出,但由於各方面的原因,他不想耽誤上大學拿學歷的機會,在拍攝《趣經女兒國》之前就請辭,被楊潔導演好說歹說勸下來拍完了這集重頭戲,然後他辭別劇組繼續求學去了。

一部25集的電視劇,連換兩次男二號,現在看來確實匪夷所思,但這就是《西遊記》劇組面對的現實困難。

三、設備那些事兒

《西遊記》一個很神奇的地方就是全劇的拍攝裝備用現在的眼光看簡陋到令人髮指。

比如至關重要的攝像機,整個劇組只有一臺,什麼多角度多機位都沒有,一臺機器反覆拍完鏡頭之後再後期編輯,這就給場記等工作人員帶來了更多工作壓力,所以《西遊記》劇組先後有過四大場記,個個都是行家裏手。

就這一臺攝像機,有時候遇到特殊環境還會罷工,比如《西遊記》裏有很多山洞戲,過於潮溼的環境就會讓機器失靈,拍一會兒機器失靈了就得抱出去曬太陽。

沒有滑軌,劇組就用各種土辦法解決,比如用擔架抬着攝影師和攝像機拍,或者用汽車拉着拍等等。

《西遊記》的演員經常需要“飛天遁地”,當時沒有專業威亞設備,楊潔到香港劇組那裏學了一點技術,回來自己用鐵絲製造了丐版的威亞,結果因爲太過於簡陋,演員飛着飛着掉下來幾乎是常事,六小齡童甚至險些摔死。

就靠着這種簡陋的裝備,《西遊記》劇組拍了六年,中間楊潔曾經拿《計收豬八戒》一集到日本同行那裏交流訪問,日本各大電視臺紛紛稱讚,當得知整部電視劇只是用一部二手攝像機拍出來的時候,他們紛紛表示: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四、那些危險

《西遊記》採用的是實景拍攝,真真正正走遍天涯海角,全程拍下來走過的路都快趕上玄奘大師了。

在各地拍攝期間,《西遊記》遇到了各種危險。

有的危險是道具簡陋的問題,比如六小齡童在拍攝《官封弼馬溫》時從高空墜落險些摔死,在拍攝《大戰紅孩兒》時穿着土造防火服險些被燒死,馬德華也曾因爲威亞鋼絲斷裂摔斷過腿。

有的危險來自於人爲,劇組在拍攝《三打白骨精》時遇到了一夥圍觀的民工,爲了保護設備工作人員和民工產生了口角進而動手打起了羣架,在當時還未進行旅遊開發的張家界荒山野嶺裏劇組感受到了危險,幸好有當地警方保護沒有出大事。

有的危險來自於大自然,在拍攝《大戰紅孩兒》時,劇組在長白山遭遇了洪水,一輛載有工作人員的中巴車被洪水圍困險些被衝跑,等到躲過洪水中巴車又拋錨,一車人只能在狂風暴雨中提心吊膽過了一夜。

還有,在拍攝《天竺收玉兔》時,劇組用聯歡會和當地駐軍“置換”了兩架飛機用來轉場,結果第二架飛機遭遇雷電暴雨,燃油也將耗盡,飛機裏的劇組人員連遺書都寫了,最後幸好飛行員藝高人膽大硬是在燃油耗盡時降落成功。

五、那些流言蜚語

《西遊記》拍攝期間走遍了天南海北甚至還出了趟國,這就遭到了一些人的嫉妒,不斷有人寫匿名信舉報《西遊記》劇組公款旅遊,光遊山玩水不拍戲,有個別人甚至在央視會議上“痛心疾首”指出,央視讓楊潔拍《西遊記》就是天大的錯誤。

在不斷舉報下,財政部、廣電部和央視被迫組成聯合調查組到《西遊記》劇組蹲點調查,三位調查組成員在跟組期間和劇組人員一起幹活一起加班,深刻體驗了什麼叫“遊山玩水”。

調查結束後,帶隊的財政部王處長非常感慨,他說他沒想到《西遊記》拍得這麼辛苦,回去之後不僅要澄清謠言,還要繼續大力支持《西遊記》劇組。

除了這次正式調查外,《西遊記》因爲各種小事被舉報的例子不勝枚舉,大到出國拍戲,小到添置服裝,都會被一些人舉報,楊潔導演拍《西遊記》這六年,幾乎也是和流言蜚語作鬥爭的六年。

六、沒錢

《西遊記》首期投資是三百萬,原計劃拍攝三十集,由於各方面原因,三百萬資金只拍攝了十五集左右就告罄了。

這中間有一部分是物價上漲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是商品經濟時代來臨的原因,比如有些拍攝場地在1982年考察時還是可以免費提供的,到了1985年變成景區了就要收費,而且一小時就是幾百塊,在當年堪稱天價。

三百萬資金花光之後,央視高層會議決定,《西遊記》拍十五集就可以了,停拍吧。

這中間有一部分可能是《西遊記》的誕生本來就是應對日本《西遊記》的衝擊,給觀衆們一個交代,1986年前11集《西遊記》播出後受到觀衆熱烈歡迎,自然也就相當於完成了任務。

當然,這裏面也可能有楊潔導演的原因,一方面她把《西遊記》拍成了單元劇,幾乎一集就是一個完整故事,停拍的影響不會像普通連續劇那樣大。另一方面,楊潔導演容易得罪人的性格和脾氣也有關係。

好在,《西遊記》劇組衆志成城紛紛想辦法,最後在製片副主任李鴻昌的幫助下從鐵道部第十一工程局拉來了三百萬資金,最終把《西遊記》完成拍攝,可惜原定的三十集也只能拍二十五集了。

七、家庭

《西遊記》劇組的拍攝大體有這麼一個規律,春天拍兩集,秋天拍兩集,夏天在北京拍一些片段,冬天在單位做後期。

這麼安排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大部分工作人員家庭都在北京,平時孩子上學,暑假和寒假孩子放假了沒人管不行。

楊潔導演和其他工作人員還不一樣,他們家兩口子都在劇組,她是導演,丈夫王崇秋是首席攝像師,楊潔導演三個大女兒都不在北京住,家裏的小女兒丫丫當時正上初中,家裏沒一個大人,你能想象一位央視導演的女兒居然經常餓肚子,只能到別人家蹭飯喫嗎。

更麻煩的是,丫丫患上了神經性頭痛,去醫院被誤診成癲癇,喫了很多治療癲癇的藥後人變得遲鈍有變傻的趨勢,最後還是《西遊記》場記馬麗珠帶着她找一位熟悉的醫生診斷才知道這是神經性頭痛。

眼看孩子沒法繼續學業,楊潔索性讓女兒輟學跟着劇組學化妝,最後丫丫成爲國內影視圈一名出色的化妝師。

八、結局

《西遊記》於1988年全部上映,贏得了無數觀衆的喜愛,在1988年評選的新時代十大電視劇導演中,楊潔力壓《四世同堂》導演林汝爲和《紅樓夢》導演王扶林獲得第一名,兩百萬多觀衆的投票說明了楊潔的成功。

但楊潔在很多年後還是說出了那句話:我十年不願意看《西遊記》。其中一個原因是《西遊記》拍攝完成後,楊潔導演受到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辛苦一場的結局讓人無比唏噓。

人生總有限,功業總無涯,《西遊記》可以證明一切,幾十年來這部劇重播了無數次依然備受歡迎,這是楊潔導演一生中最大的代表作和成就。

以上文字是筆者從楊潔導演的兩本自傳《敢問路在何方》和《我的九九八十一難》以及各種拍攝故事中提煉出來的,《西遊記》拍攝六年中發生的許多故事可能是一兩本書也無法說完的。

希望將來有一天,楊潔他們拍攝《西遊記》的風風雨雨也能被拍成電視劇,劇名就叫《九九八十一難》。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