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杜海燕 陳良賢 王亞賽

最近,又有一位專家關於“結婚對你好”的討論上了熱搜: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彭凱平在演講中提到,已婚男性比未婚男性壽命要長7.5年。

很多人看後都在問:該不會又是騙我結婚系列吧!

不過,澎湃新聞翻閱了諸多研究後發現,婚姻與死亡風險之間,確實有關聯。

比如今年5月底在JAMA子刊發佈的這項基於中日韓等國、有62.3萬樣本的婚姻調查研究顯示,包括單身、離婚等在內的未婚者的死亡風險,明顯高於已婚者。

但單單看這個結論,並不能馬上確定就是結婚讓我們變得更長壽,因爲也有可能是“健康者容易找對象”這一前因,帶來了“已婚羣體死亡風險更低”這一後果。

婚姻和健康,誰影響誰?

其實早在1858年,現代流行病學創始人William Farr就通過統計發現,未婚人羣的死亡率要比已婚人羣高出了大約2-3倍。此後160年裏,一代代學者都有着類似的發現,只是他們對這背後的成因有着不太一樣的解釋。

最初,以William Farr爲代表的學者,傾向用“婚姻選擇論”來解釋這一現象——即身體條件更優的人,更容易步入婚姻的殿堂,因此已婚者更長壽。

但隨着時代的改變,不婚成爲越來越常見的選擇。儘管其中不乏很多受過高等教育者,但已婚羣體的死亡風險,依舊低於其他羣體。從此,“婚姻選擇論”式微。再加上科研手段的進步,研究者們開始主攻“婚姻保護”理論,也就是研究結婚爲什麼會讓人更健康。

相較百年前,如今醫學界已對很多可能的影響因素展開了更爲科學的研究,有些疾病和婚姻生活之間,已建立了較爲顯著的關聯。

例如上述提到的發表在JAMA子刊的研究,爲了最大限度減少潛在偏差,選用追蹤隊列數據和控制基準變量,儘可能更準確地來估計婚姻狀況與特定原因死亡率之間的關聯。

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與已婚人羣相比,包括單身、離婚等在內的未婚者的冠心病死亡率會升高20%、癌症死亡率升高6%。

這背後的成因是什麼?

醫療資訊平臺奇點網就梳理過研究後發現,很多未婚人士的皮質醇水平都比較高,這使得他們更容易出現高血壓、糖尿病、代謝綜合徵等問題。

對於這種現象,《南方週末》的一篇報道解釋道:皮質醇之所以會誘發這麼多種疾病,是因爲其“在應對壓力中扮演重要角色”。被稱爲“壓力激素”的它,可升高血壓、提高血糖水平,併產生免疫抑制作用。而良好的陪伴關係有助於排解壓力和焦慮情緒,降低皮質醇水平,從而有益於健康與長壽。

至於爲什麼結婚還能降低癌症的死亡率?《婚姻狀態和死亡率:審視中國的Farr-Bertillon效應》一文中總結說,婚姻伴侶會幫忙照顧生病的另一方,督促另一方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穩定的婚姻關係還能帶來更多的情感支持、財力支撐,提升抗壓能力。

芬蘭和挪威一項跨度爲20年的研究就有相似的發現:未婚男性罹患癌症的風險會增加10%。該項目還通過Kaplan-Meier分析法,來研究單一因素對生存時間的影響。其結論是,單身、離婚或喪偶的癌症患者平均估計生存時間,要比已婚或有同居伴侶的患者短682.4天。

但這也產生了另一個問題:以上這些結婚的好處,明明男女通用,但爲什麼已婚男性的死亡風險相較其他同性降低了23%,而女性卻只有3%?

爲何婚姻對女性健康的增益不多?

對於這一研究結果,研究者的解釋是:已婚的女性需要承擔家務和養育子女,這可能中和了部分婚姻帶來的健康益處;而未婚的女性因爲擁有更多的工作機會,並且經濟穩定,由此產生的健康益處抵消了未婚帶來的健康損失。

這種家務勞動上的分配不均,看似不起眼,但影響的確不容小覷。

根據劉愛玉等人在《雙薪家庭的家務性別分工:經濟依賴、性別觀念或情感表達》中的調查,女性每日的工作時間只比男性少約19分鐘,但做家務的時間卻是男性的2.4倍。

從自我認定的家務量情況中,妻子回答承擔絕大部分或全部家務的比例更是遠高於丈夫。

至於家務做多了有什麼壞處?《光明日報》就曾報道,長時間、高強度的家務勞動會提高骨關節不適的幾率。

一份針對462名已婚職業女性的問卷調查結果也顯示,有無幫忙做家務的已婚女性,身心健康存在着明顯差異,且需要獨自承擔家務勞動的女性身體健康狀況較差。

這可能是因爲婚後職場女性在時間和精力有限的情況下,面臨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壓力,容易出現心理問題,進而影響身心健康。

除了繁重的家務,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差異是,相比男性而言,糟糕的婚姻更容易影響到女性的健康。

一份基於中日韓三個東亞國家的不同情感狀況和健康關係的研究就發現,同樣是在不如意的婚姻裏,男性的健康狀況依舊會好於未婚的男性,而女性則截然相反。在所有情感狀態中,遇上糟糕婚姻的女性,有23%的概率會出現健康問題,比未婚女性還高5個百分點。

所以,與其簡單地認爲結婚就能延年益壽,不如更具體地審視自己的狀態——工作和生活壓力是否太大?有沒有一個能隨時傾訴的社交圈子?生活習慣是不是規律健康?身體有恙了會不會早點就醫——恐怕更關鍵。

鳴謝: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中心教授、家庭與性別研究中心主任李婷

參考資料

1.Leung CY等-《Association of Marital Status With Total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Asia》

2.白曉等-《 婚姻狀態和死亡率: 審視中國的Farr-Bertillon效應 ——基於1990和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

3.陳俊全等-《婚姻狀況對平均餘命的影響》

4.奇點網-《JAMA子刊:未婚者短壽?丨臨牀大發現》,https://mp.weixin.qq.com/s/PU5hyFAm3zBEDtH7xzUBVA

5.南方週末-《單身的健康代價》,http://www.infzm.com/contents/230052

6.Siiri-Liisi Kraav等-《Loneliness and social isolation increase cancer incidence in a cohort of Finnish middle-aged men. A longitudinal study》

7.劉愛玉等-《雙薪家庭的家務性別分工:經濟依賴、性別觀念或情感表達》

8.光明日報-《每做家務一小時 關節不適增10%?》,https://m.gmw.cn/baijia/2022-03/21/1302855989.html

9.吳蘭花-《已婚職業女性的身心健康調研分析》

10.Woojin Chung等-《Are Married Men Healthier than Single Women? A Gender Comparison of the Health Effects of Marriage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in East Asia》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