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寧7月8日電 (祁增蓓)十年來,海南州森林覆蓋率由2012年的8.3%提高到2021年的12.4%、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8%以上、地方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翻了兩番、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一番……8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州長尕瑪朋措在青海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青海這十年”——海南州專場新聞發佈會上,介紹海南州十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十年來,我們牢牢把握‘三個最大’省情定位,立足三江源、青海湖、黃河流域三大重點生態圈,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統治理,大規模開展國土綠化行動,累計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森林撫育703萬畝,全民義務植樹3640萬株,治理草場7000餘萬畝,全州森林覆蓋率由2012年的8.3%提高到2021年的12.4%。”尕瑪朋措說。

同時,海南州全面落實河湖長制,黃河出境斷面水質保持在Ⅱ類以上,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8%以上,縣級以上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和“綠色細胞”創建走在青海省前列,貴德縣成功創建全國第五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尕瑪朋措介紹,十年來,海南州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以創新驅動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州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9%、人均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4%、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1.7%。“特別是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從2012年的108.58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234.34億元,較2012年翻了一番;地方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從2012年的4.37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6.78億元,較2012年翻了兩番,經濟總量不斷擴大,質量效益持續提升。”

爲辦好民生實事、發展社會事業,十年來,海南州民生支出累計達到767.5億元,持續穩定在財政總支出的80%以上,累計投入扶貧資金130億元,該州五縣如期實現“摘帽”,173個貧困村全部退出,5.3萬貧困人口全部“清零”,與青海省、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我們統籌推進就業、教育、文化、社保、醫療、住房、養老、托育等工作,民生保障從低水平廣覆蓋向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邁進,各族羣衆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尕瑪朋措說,十年來,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從2012年的17557元、6109元增加到2021年的36503元、14613元,較2012年翻了一番。

尕瑪朋措說,黨的十八大以來,海南州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紮實抓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開創了自治州經濟社會全面發展進步的新局面,譜寫了自治州發展史上光輝燦爛的新篇章。(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