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赴巴厘島特約記者 俞自芬 環球時報報記者 趙覺珵】時隔近3年,中國與澳大利亞外長8日再次會面。根據中國外交部發布的信息,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當日在巴厘島出席二十國集團(G20)外長會期間與澳外長黃英賢會面。黃英賢在會面後對媒體表示,“這是穩定雙邊關係的第一步。”華東師範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陳弘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稱,在今年5月上臺後,澳大利亞新政府展示出一種改善中澳關係的意願,而此次兩國外長會面可以被認爲是向解決雙邊關係中存在的問題邁出的實質性一步。

根據澳方發佈的新聞稿,黃英賢8日與王毅進行了坦率交流,雙方仔細傾聽彼此的優先事項和關切,黃英賢還提出了澳大利亞對一系列雙邊、地區、貿易和領事問題的關切。新聞稿稱,“澳大利亞與中國通過發展經濟和民間關係受益匪淺。我們有分歧,但穩定的關係符合我們兩國的利益。”據澳大利亞《時代報》報道,中澳兩國外長的上次會面要追溯到2019年9月。此次在與王毅會面前,黃英賢表示,期待同中方進行公開討論:“我們正嘗試通過冷靜溝通和深思熟慮的方式努力穩定兩國關係。”

據《悉尼先驅晨報》8日報道,黃英賢在此次會面後對媒體表示,“我們會爲中國的利益保留髮言權,以使兩國關係穩定下來。這需要時間和努力,還需要處理一些細微分歧。”但她宣稱,應由北京取消“貿易禁令”以幫助改善關係,稱這樣的結果符合兩國的最大利益。

多家外媒在報道此次會面時均認爲,中澳兩國高層官員溝通的恢復,標誌着兩國關係將逐漸解凍。自從阿爾巴內塞帶領的工黨政府5月開始執政後,中澳之間逐漸恢復對話。今年6月,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與澳大利亞副總理兼國防部長馬勒斯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會期間會面。

陳弘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一段時間以來,澳政府展現出改善雙邊關係的意願,該國貿易部長法雷爾也多次喊話,稱“向中國伸出了橄欖枝”。此次中澳兩國外長會面,可以說是爲解決兩國關係中存在的問題邁出的一步。不過,陳弘同時強調,黃英賢提到中澳關係需要得到穩定,這意味着目前的狀況是不穩定的,而這是由什麼造成的,值得澳方進行反思。

2020年以來,澳前任總理莫里森追隨美國,在涉港、涉疆、南海和涉臺等問題上對中國發起攻擊,導致中澳關係降至冰點,同時澳方還禁止華爲公司在澳開展5G網絡建設,並以影響國家安全爲由,禁止數家中國公司在澳投資。受這些因素影響,兩國雙邊貿易額也出現下降。

陳弘表示,改善中澳關係不應該有預設條件。中澳關係中的貿易問題不是所謂的“經濟制裁”,而是涉及反傾銷、反補貼等問題的具體案例。如果澳方真的有誠意改善兩國關係,就不能要求中國將取消相關措施作爲前提條件,而是應該具體協商解決。“澳方必須理性正視、對待中國的關切。”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8日表示,希望澳方理性正面看待中國和中澳關係,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異的精神,同中方相向而行,爲兩國關係重回正軌創造必要條件。改善中澳關係,沒有“自動駕駛模式”,重啓需要採取實際行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