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7月9日電 7月9日,是安徽泗縣發生疫情的第14天。從6月26日至7月9日8時,泗縣累計報告陽性感染者1698人。14天來,這個皖北小縣經歷了怎樣的抗疫過程?記者在當地進行了深入走訪。

1個縣,何以發生1698例感染?

泗縣是安徽省東北部門戶,隸屬宿州市,與江蘇徐州市、宿遷市接壤,戶籍人口近百萬。此次泗縣疫情發生前,安徽已連續20多天沒有新冠肺炎疫情報告。

6月26日,泗縣在對一名就診患者進行核酸檢測中發現1例無症狀感染者,隨後在對該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核酸檢測時,又發現2例核酸初篩陽性。自此,泗縣日新增陽性感染者在第5天突破100人,第7天突破200人,截至9日8時,累計感染人數達1698人。

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說,此次疫情爲奧密克戎變異株,具有傳播力強、隱匿性強、無症狀感染者多等特點。

“傳染病防控關鍵在於及時發現源頭、切斷傳播鏈、保護易感人羣。”宿州市疾控中心主任王凱介紹,泗縣這次疫情是醫院對就診患者進行例行核酸檢測時發現的,從以往疫情處置經驗來看,這說明病毒已在當地隱匿傳播了一段時間。

疫情流調結果顯示,病毒前期已隱匿傳播了7天至10天。“表面上‘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說,到7月2日、3日那幾天,病毒潛伏期到了,通過社會面篩查、隔離點檢測,大量病例出現。

應對疫情,當地做了什麼?

與病毒“賽跑”,當以“快”字爲先。

快篩查、快流調、快追陽、快排查、快轉運、快隔離、快診治、快報告……

剛剛發生疫情那些天,來自安徽各地的醫護人員迅速集結泗縣,每天超過1萬名核酸檢測人員在崗,日檢測力量超過16萬單管,確保每天一次的檢測頻次,儘快篩查出社會面陽性感染者。

安徽省衛健委主任陶儀聲介紹,爲集中火力、以快制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院長帶隊前來支援此次疫情的醫療救治工作,堅持中西醫並重,對重型和普通型患者實行“一人一方案”“一天兩會診”。

“這幾天車輛就沒怎麼熄火。”支援泗縣的宿州汽車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時文告訴記者,他們調集了100多輛大巴車,每天從早晨6時工作到第二天凌晨,最高峯時一天運送羣衆6000多人。

關鍵時刻,黨員幹部挺身而出。

在泗縣百合花園小區,就地報到的縣水利局局長倪大洲擔任“小區長”,負責這個小區2800多位居民封控期間的疫情防控和生活保障。配送生活物資、組織核酸檢測、聯繫就醫買藥……連續十多天超負荷運轉讓他的嗓子嘶啞到說不出話來。

泗縣依託黨員幹部,實行疫情防控“小區長”“樓棟長”“單元長”管理制度,爲居民提供各項生活物資保障等服務。全縣明確80多家商超負責生活物資保供,形成覆蓋城鄉的保供網絡,每天平均配送物資近3萬單。

爲隨時接收羣衆求助和意見,泗縣開通“12345疫情服務專席”,併爲急危重症患者開通綠色生命通道。

14天了,疫情防控有什麼新進展?

7月9日下午,泗縣新一輪核酸檢測開始,冒着30多攝氏度的高溫下,身穿防護服的“大白”們在各小區進行核酸採樣,在一些高風險地區,他們上門“一戶一管”檢測。

自6月26日發生疫情以來,泗縣前十一輪核酸檢測檢出的社會面陽性人數分別爲68例、145例、105例、45例、20例、14例、14例、9例、3例、0例、0例,連續兩天社會面陽性感染者篩查爲零。

宿州市副市長懷穎告訴記者:“儘管社會面陽性篩查爲零,但因前期感染基數大、時間長,基礎還不牢固,不能完全排除社會面還有檢出陽性的可能,不能有鬆勁心態和麻痹思想。”

7月6日,泗縣首批58例陽性感染者經過治療和專家評估,從宿州方艙醫院治癒出艙。7月7日,泗縣新增出院病例2例,新增解除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13例。

自6月26日至7月8日16時,泗縣累計治癒出院新冠病毒感染者26例,解除醫學觀察44例。6月26日以來,已有2842名隔離人員返回泗縣。

7月9日,泗縣主城區有8個小區和6個鄉鎮的14個村由高風險區調整爲中風險區,墩集鎮和黑塔鎮的多處區域由中風險區調整爲低風險區。

儘管嗓子嘶啞,倪大洲卻沒有鬆勁。在他眼中,那個熱鬧而富有活力的泗縣就會回來……

記者:徐海濤、陳諾、胡銳、戴威

責任編輯:朱學森 SN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