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向歐洲輸氣的主要管道“北溪-1”定於7月11日開始年度維護,屆時管道輸氣將暫停。德國經濟界擔憂,如果年度維護結束後“北溪-1”依然關閉,德國天然氣供應可能出現“崩潰”,德國經濟或將面臨嚴重衰退風險。

德新社9日援引德國工商大會主席彼得·阿德里安的話報道,在最糟糕的情況下,“如果‘北溪-1’7月21日結束維護,卻不再有天然氣流經這一管道,那會是一場災難”。

阿德里安說,儘管德國政府試圖建設浮動式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但需要一定的準備時間,趕不及在今年冬季啓用。“那意味着我們會有能源問題。”

“北溪-1”輸氣量較6月早些時候已減少60%。眼下正是德國儲氣過冬的重要時段,德國政府計劃11月前把天然氣庫存提升至儲氣能力的90%,而現在僅爲62.6%。

阿德里安說,天然氣緊缺的情況下,家庭用氣會優先得到保障,而沒有天然氣,許多德國企業只能被迫關門,包括一些生產過程中使用天然氣的食品生產商。

他預期,如果“北溪-1”長期斷供,德國可能面臨嚴重經濟衰退風險,到今年冬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可能縮水10%甚至更多。作爲對比,2009年因遭遇國際金融危機,德國GDP下降了5.7%;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德國經濟萎縮了4.6%。

據路透社報道,德國已經劃撥150億歐元用於從俄羅斯以外地區購買天然氣。不過,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羅伯特·哈貝克警告,如果天然氣價格進一步上漲,這些錢可能不夠用。

德國最大的俄羅斯天然氣進口商尤尼珀公司本週向德國政府“求救”。受供應紊亂和天然氣價格上漲影響,這家企業今年可能損失100億歐元。

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9日說:“能源安全是我們眼下最關注的問題。今後幾周、幾個月、幾年會一直如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