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书城

「最受欢迎的古典文化公号 最具人气的古典文化社群 」

国学经典 | 古典文学 诗词歌赋 | 历史趣闻 | 风俗礼仪


大家都知道

名扬天下的李白童鞋“基友”众多

早有“李杜诗篇万古传”

李白和杜甫这对好基友

是最为大家所熟知的


相信大家也有吟过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和汪伦之间

应该也有一些

“不可告人的秘密”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看来,李白对王昌龄

也是割舍不下的


然而众多“基友”中

让李白一生念念不忘的

却是比他大十二岁的孟浩然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送别这么“含情脉脉”不说

李白更曾当众表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下面我们就来曝光一下

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不得不说的小故事


我们先来说说李白的“撩汉技能”

一起看看他是如何搞定当时比他有名望

而且还有“代沟”的孟浩然大哥的


首先不得不说

长得帅也是一种资本

李白就长得很帅

据考证他的老爹是巨商
他老娘是西域红极一时的胡姬

所以李白是个混血儿

大眼睛,大长腿,白白的皮肤


(一个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李白,此图没有现实意义)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

当王维红遍帝都之时

一个叫李白的同龄人

正四处东游西逛、不务正业

有一天

李白游逛到了湖北襄阳

也许是“天意”

也许是“缘分”

在这里他邂逅了

令他仰慕已久的大哥孟浩然

这也是他们第一次相遇


那年李白大概28岁

孟浩然40岁左右

李白当时诗名尚小

孟浩然却已经名声在外

但两人却习性相投,一见如故

(长相估计没少给李白加分)

次日,两人相约来到江夏

决定“同居”数月

哦不,是共同游历数月


有一天,两人对坐饮酒

孟浩然闷声不响地连干几杯

长叹一声,惆怅道:

“小白,我心底难受,连王昌龄都考上了”

“果真?就是那个秦时明月汉时关?”

“对,拼颜值拼不过王维

我也不说啥,谁让这小白脸长得帅

但王昌龄出身一般,务过农,还复读过……”


突然他看着李白

目光充满热切的说:

“小白,我觉得自己有戏

也想去趟长安一试”

李白笑着举杯祝福道:

“大哥,我看好你!”


开元十六年三月,黄鹤楼

好基友依依惜别

孟浩然渡江而行

先下扬州,再上长安

眼看着好友渐行渐远渐消失的身影

李白吟出了那首千古名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中,李白将离别之情

寄托在碧空与江水之间

言虽尽而意未尽

令人回味无穷

堪称送别佳作


谁都没有想到

此次一别竟会有十年之久

话说孟浩然到了长安后

由于是“异地高考”

受到了很多不公的对待

心灰意冷之下,也无心再去科举

便过起了隐士生活


这几年间,李白经历了许多事

社交活动也变得广而多

体验过当权者的滋味

享受过超高规格的待遇

“御手调羹以饭之”

待遇高到连玄宗都想要亲自喂他吃饭了

但他却终日郁郁难欢

大致原因大家也猜得到

都快十年没有孟浩然的消息了


十年后的一天

李白经过多方打听才得知

孟浩然将要再次去广陵

于是便托人带信

与孟浩然相约在江夏相见

不见不散


一番畅饮过后

李白诗兴大发

看着怡然对坐的孟浩然

一时“情不自已”

写下了这首“表白”之诗

《赠孟夫子》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孟浩然听完这首诗后激动不已

紧紧攥着李白的手

深情款款地说道

“这首诗如此动情

我想定是因你我二人的感情之深啊”


能得到李白这般的“厚爱”

孟浩然是幸福的

能和孟浩然“心心相印”

李白也是幸福的

此后两人虽再无记载见过面

但两人的感情之深

上面的两首诗已经可以充分证明了


此次分别后

他们再也没有相见

之后的孟浩然因政治上困顿失意

最后以隐士终身

他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

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

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

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


而李白则不然

由于他遍游名山大川

所以诗歌雄奇飘逸

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此后虽然在游历途中

也曾广结好友

如杜甫、汪伦、贺知章、王昌龄等

但在他的心中

今生能和他“心心相印“的

也唯有孟浩然

※ 下拉屏幕参与文章留言

责任编辑| 明若清溪

其它公众号如转载,请回复「转载查看相关注意事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