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經濟全球化進程遇“逆流”,中國爲何堅持“更高水平開放”?

中新社上海7月11日電 (樊中華)波瀾不斷的新冠疫情疊加全球政治、經濟形勢變幻,使疫後世界經濟穩定復甦阻礙重重。其中根源何在?又該如何與全球攜手,於危中尋機、在合作中破解難題?

近日,在此間舉行的一場主題爲“新發展格局與高水平開放”的研討會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研究員表示,一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整體崛起構成“東昇西降”的大趨勢,二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互聯互通的必然規律,三是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嚴重失衡的全球問題,以及生態危機以和國際秩序重構這幾大長期因素,構成當前全球經濟面臨空前壓力的背景。

而近年來戰爭與政治動盪,疫情反覆,全球經濟高通脹、高槓杆、高債務及其引發或加重的糧食、能源、難民、產業鏈危機等,對全世界不同經濟體造成衝擊,是促使逆全球化遭遇“逆流”的短期動因。

由此,中山大學區域開放與合作研究院教授毛豔華指出,自2018年起,世界面臨着全球化結構加速調整的新關口,進一步表現爲多邊體系進展緩慢、區域貿易合作碎片化、全球供應鏈調整、一些國家過分強調安全而轉向內向化發展,以及發達國家藍領階層因在全球化中受益菲薄而持反對態度等幾個特點。

這導致全球化進程發生了變道,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貿學院院長黃建忠教授指出,當前世界經濟合作已經由發展權導向轉向價值觀導向,效率優先轉向安全優先,自由貿易轉向公平貿易,技術溢出轉向技術保護。

“經濟合作的圈層化現象割裂了全球化的縱向聯繫,使價值鏈走向了低效率時代”,黃建忠分析稱,這使各國的要素稟賦不能在價值鏈的重組中得到有效維護,損害了國際貿易中的比較優勢基礎,從而使世界經濟週期性復甦受阻。全球化摻雜了過多政治因素,造成以往的全球化紅利逐步損耗,新的紅利無從產生。

此外,全球產業鏈的收縮阻塞了國際投資流動,降低了投資產出率;供應鏈的重置容易導致局部性的產能過剩和競爭加劇,引起國際關係和地緣政治經濟新的衝突;而科技脫鉤所造成的數字鴻溝會產生新的貧困化,造成世界經濟新的失衡加劇。

但與會專家認爲,儘管經濟全球化受阻,但開放與全球一體化仍是歷史規律和必然趨勢,而不斷擴大和完善高水平開放、打造雙循環新格局也是中國繼續延長戰略機遇期的新抓手。

首先,在外部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中國要“以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強化國際經濟合作的新優勢,”毛豔華指出,強化國內循環,可以減少暴露於國際循環的風險,超大規模國內市場能夠發揮本地市場效益,強化高端產業的全球競爭力。

其次,與會專家表示,當前國際經濟界普遍認爲,美歐經濟可能會陷入滯脹的泥潭,徘徊在低增長層面,其消費需求收縮將對中國出口帶來不利影響;而國際上更多的不確定因素正在超越經濟利益導致雙邊關係惡化,對中國外部需求側衝擊巨大。

第三,上海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徐明棋研究員指出,作爲全球進出口大國,中國擴大開放不僅有利於保證自身的能源與糧食安全,同時以其帶來的商機和現實利益,將可在很大程度上抵消歐美政治操控逆全球化產生的負面影響,避免意識形態對抗走向衝突,與更多國家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產生新的合作空間。

如何構建更高水平開放的新經濟體系?毛豔華認爲,中國應一方面持續推動以WTO爲代表的多邊框架改革,構建更爲穩健的國際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從商品和要素流動性開放向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的制度型開放轉變;另一方面要構建國內統一大市場。

徐明棋則建議,應儘快落實已經規劃的各種對外開放舉措,增強政府規章制度的透明度,讓中國貿易伙伴國家感受到與中國發展貿易投資關係的更多益處。此外,“繼續打造上海對外開放高地,發揮上海對外開放前沿和窗口作用”也十分重要。(完)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