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華盛頓郵報》社論聲稱:美國應支持日本軍事正常化

【編譯/觀察者網 齊倩】安倍晉三遇刺事件後,日本修憲勢力在7月10日的國會參議院選舉中大勝,獲得超過總席位(245席)三分之二的參議員席位。由此,外界普遍認爲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有機會實現安倍晉三的“遺願”:推動修憲動議,包括將有關自衛隊的內容寫入日本憲法第九條。

7月11日,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表社論文章,聲稱美國應支持日本“軍事正常化”,理由竟是:日本不會因此廢棄憲法中有關“永不發動戰爭”的條款,且有助於應對中國崛起,甚至是“保衛臺灣”。

在題爲《美國應支持日本將其軍事正常化的舉動》的社論文章中,《華盛頓郵報》對日本和安倍晉三大加稱讚。文中,安倍晉三被描述爲日本執政黨自民黨的一名“頗具政治影響力的領導人”,而“保護日本和日本的民主”是他兩次擔任首相時的使命。

文章稱,在擔任首相時,安倍晉三意識到“爲了保護他的國家在二戰後的發展”,他必須改革日本:通過名爲“安倍經濟學”的經濟刺激計劃以振興經濟;與美國、印度、和澳大利亞一同塑造所謂“印度太平洋”的戰略藍圖;試圖推動修憲動議,實現日本“軍事正常化”……

《華盛頓郵報》認爲,安倍晉三上述舉動,對於應對中國崛起、臺海危機以及朝鮮核威脅都是必要的。

“但安倍晉三走得太早了。”文章寫道,安倍晉三和他的繼任者都沒完成這些計劃。比如,儘管安倍晉三“極力討好”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特朗普還是破壞了旨在連接美日等國經濟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

對於頗具爭議的日本修憲議題,《華盛頓郵報》稱,“美國和其他民主國家仍應支持民主日本的軍事正常化”,但補充說,“可以肯定的是,許多日本人因軍國主義可怕遺產對此心存疑慮。中韓兩國也對日本侵略有着痛苦回憶;且毫無疑問,日本保守派民族主義勢力對修憲的支持最爲強烈,而安倍晉三一直是這股勢力的代表”。

文章聲稱,修憲只會將既定事實合法化,因爲日本已擁有事實上的陸海空軍;且“軍事正常化”不意味着廢棄憲法中有關“永不發動戰爭”條款,只會有助於日本參與集體安全,可能包括“保衛臺灣”。

“二十一世紀的日本是國際社會值得信賴的一員;現在,日本對全球安全的貢獻比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更加必要。”文末,《華盛頓郵報》如此總結道。

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槍擊後重傷不治,終年67歲。在安倍晉三遇刺事件陰霾籠罩下,日本第26屆國會參議院選舉提前至7月10日投票,11日公佈的結果顯示,支持修憲的勢力贏得125個改選席位中的95個,共獲得179個參議員席位,超過總席位(245席)的三分之二。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此前曾多次表示,他將盡快推動修憲動議並將其付諸公投。因此外界普遍認爲,岸田文雄將有機會實現安倍晉三的“遺願”,執政聯盟和修憲勢力在競選中的勝利也將爲日本提高防務預算至GDP的2%鋪平道路,這是執政黨自民黨的主要競選承諾之一。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中心副主任沙青青同樣認爲,目前日本國內政治日趨右傾,自民黨一黨獨大、在野黨尤其是中左翼勢力式微的基本格局在中短期內難有改變。這種狀態帶來的後果之一就是,國會重要議題會被右翼政黨所裹挾。

與此同時,包括《華盛頓郵報》在內的西方媒體爭相將安倍晉三拔高至“近乎神話的地位”,並將日本吹捧爲“和平與穩定的縮影”。對此,菲律賓《馬尼拉時報》認爲,這些結論根本站不住腳,比如日本素有政治暴力的歷史,以及安倍身上事實上有着“極端民族主義者”的標籤。

對於日本修憲勢力在參院獲超三分之二席位一事,我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7月11日表示,中方願同日方一道,根據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確立的各項原則,繼續發展兩國睦鄰友好合作關係。由於歷史原因,日本修憲問題受到國際社會和亞洲鄰國的高度關注,我們希望日方認真汲取歷史教訓,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以實際行動取信於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