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政策性開發性銀行落實好新增8000億元信貸規模和設立3000億元金融工具,支持基礎設施建設。

7月13日,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在發佈會上表示,今年3、4月份,受國內外超預期的突發因素影響,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部分企業、居民的收入和資產負債表有所受損。在此背景下,政府部門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基建投資前5個月累計同比增長6.7%,比全部投資增速高出0.5個百分點,這既體現了宏觀調控的應有之意,也是託底經濟渡過難關的必要舉措。

鄒瀾表示,應當看到,疫情帶來的衝擊影響主要是階段性的。5月以來,國內疫情形勢好轉,國務院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地,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均加大了實施力度,主要經濟指標明顯改善,國民經濟運行總體觸底回暖。從金融數據來看,信貸投放明顯增加,1-6月,企業貸款同比多增3萬億元,企業融資總體較好;居民貸款受疫情影響同比少增,但6月以來也呈現了恢復態勢。未來隨着疫情形勢總體受控,預計宏觀經濟會保持穩步復甦,企業和居民的資產負債表有望逐步修復改善,信貸支持將保持較強的力度。

鄒瀾表示,下一階段,繼續提高企業和居民擴張意願,最重要的是讓生產生活更加穩步高效地轉動起來,保持經濟回暖勢頭,穩住實體部門的收入、預期和信心,進一步提升內生增長動能和經濟活力。人民銀行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繼續做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加大穩健貨幣政策的實施力度,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形成政策合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具體來說:

一是總量上,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提早完成全年向中央財政上繳結存利潤。引導政策性開發性銀行落實好新增8000億元信貸規模和設立3000億元金融工具,支持基礎設施建設。

二是價格上,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導作用,發揮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將存款利率下降效果傳導至貸款端,進一步推動金融機構降低實際貸款利率。

三是結構上,繼續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突出金融支持重點領域。自今年二季度起,人民銀行通過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提供的激勵資金比例由1%提高到2%,運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科技創新、普惠養老、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持續支持涉農、小微企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