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半年報業績預告披露季,鋰電板塊無疑是當前A股市場上的“造富”沃土。

近日,多家鋰礦及鋰電材料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上半年業績預告,淨利潤成倍增長已成業內常態。受益於下游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升溫,鋰電原材料供應緊缺,相關主材價格暴漲,使得上游的鋰礦企業及中上游的鋰電主材生產公司,無不在今年上半年賺得盆滿鉢滿。

目前,業內普遍看好鋰資源的未來需求,相關鋰礦上市公司正在加緊擴產,產業鏈中游的企業也在積極佈局上游鋰礦資源,新一輪的“搶鋰大戰”正在上演。

多家上市公司業績集體預增

7月13日晚間,包括多氟多、融捷股份、鹽湖股份、杉杉股份、恩捷股份等在內的多家鋰電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集體業績“報喜”。

其中,鹽湖股份2022年上半年淨利居於前列,預計達90億元-94億元,同比增長325.63%-344.55%。

就同比增幅來看,融捷股份的增勢強勁,2022年上半年淨利潤5.30億元-6.30億元,同比暴漲4080.57%-4869.36%。

在此之前,天賜材料、華友鈷業等鋰電材料公司也披露了上半年業績預增報告,顯著有益於鋰電池上游原材料價格的暴漲。

此外,近期,A股多家鋰礦上市公司發佈業績上半年業績預告,西藏礦業、盛新鋰能、天華超淨雅化集團、紫金礦業報告期內業績全部預喜。

提及業績暴增的原因,多家鋰電上市公司均公告稱是受益於全球新能源汽車鋰離子電池的強勁需求。

融捷股份公告稱,鋰電池行業上游材料產品價格持續大幅上漲,鋰電材料和鋰電設備的需求持續增加,使得公司鋰精礦、鋰鹽、鋰電設備的營業收入和利潤均大幅增加。

由此可見,下游需求的旺盛只是驅動鋰電上市公司業績集體增長的原因之一。最核心的因素還在於鋰電材料價格的暴漲,這是直接帶動行業總體業績預喜的關鍵。

同時,多數鋰電上市公司均在加緊擴充產能,產能的充分釋放也爲公司業績的走強進一步奠定了基礎。天賜材料公告稱,報告期內,公司藉助行業發展機會,產能加速投放,產業鏈一體化佈局戰略取得顯著成效,隨着產品原材料自產率不斷提升,整體盈利能力明顯提高。

貝特瑞也公告稱,報告期內,全球新能源鋰離子電池需求強勁,公司新建產能逐步釋放、產銷量同比增加、營業收入大幅增長。

新一輪搶鋰大戰上演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最新預測,預計2022年全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550萬輛,同比增長56%以上,增幅可期。

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對於鋰電池的需求也日益旺盛,這讓中上游的鋰電材料公司更加確定了市場的需求。目前,業績普遍看好鋰資源的市場空間,相關公司均在積極擴產,新一輪搶鋰大戰正在悄然打響。

7月11日晚間,鋰礦巨頭贛鋒鋰業發佈公告稱,同意全資子公司贛鋒國際有限公司或其全資子斥資近10億美元公司收購Lithea Inc.公司不超過100%股份,核心目的就是爲了進一步加強上游鋰資源佈局,提高公司的資源自給率,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

6月底,紫金礦業發佈公告,擬出資約18億元收購湖南厚道礦業71.1391%股權。據悉,厚道礦業持有湖南省道縣湘源鋰多金屬礦100%權益,該金屬礦擁有氧化鋰資源87萬噸,摺合當量碳酸鋰資源216萬噸。

同月,華友鈷業公告稱,公司擬募集資金總額(含發行費用)不超過177億元,用於“印尼華山鎳鈷公司年產12萬噸鎳金屬量氫氧化鎳鈷溼法項目”和“廣西華友鋰業公司年產5萬噸電池級鋰鹽項目”等。

由此可見,目前鋰電公司除了在加速擴產外,不約而同將目光瞄準了上游的鋰礦資源。廣發證券分析稱,本輪擴產的鋰電公司實力強勁,擴產規模明顯放大,是未來鋰電產業發展不可忽視的全新助推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