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音頻與網文的快車,廣播劇進入流量收割期。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由《三體》《偷偷藏不住》等多部網文改編制作的廣播劇目前已有超億次播放,喜馬拉雅、荔枝FM、貓耳FM、克拉克拉等音頻平臺的廣播劇業務已成一定規模,配音工作室也不斷湧現,“耳朵經濟”的賽道漸漸擁擠,如何破圈求得更多新用戶,成爲行業內不得不面對的新問題。

本週的時間剛剛過去三天,但在微博的熱搜榜中,每天都有關於廣播劇的消息位列其中。先有熱門網文《天官賜福》的廣播劇即將開播,又傳來網文《吞海》即將廣播劇化的消息,廣播劇的相關幕後工作者也常有熱議話題。

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僅貓耳FM一款在線音頻平臺中,總播放量超億次的作品就已有十餘部,且均由熱門網文改編制作;熱門網文《偷偷藏不住》廣播劇版本已經完結,播放量超1.2億次;而在喜馬拉雅,科幻小說《三體》的廣播劇版也引來諸多粉絲,截至7月13日20時,總播放量超3.7億次。不難看出,隨着網文的發展,廣播劇也借勢搭乘上這趟快速行駛的列車,並逐漸擺脫小衆的標籤,帶來更大的消費市場。

日漸匆忙的生活節奏和逐漸繁雜的娛樂形式,讓許多人開始追求用聽覺享受來填滿碎片化時間。廣播劇誕生多年,在互聯網發展的高峯時期,迎來了行業的新機遇。

21世紀初的國內,除了業務精湛的電視臺、廣播臺等專業機構,民間也有不少“爲愛發電”組建的廣播劇網絡配音社團,從爭取作品版權,到組建配音團隊,再到後期製作與發行,整個過程幾乎不產生盈利,也無報酬。社團成員之間互稱爲“同好”,雖然沒有充足資金支持,但也不乏《紈絝》《蝙蝠》等至今仍被愛好者津津樂道的作品。

《2021年中國在線音頻行業發展及用戶行爲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在線音頻市場規模呈現增長趨勢,預計2022年在線音頻市場規模將達312億元,同比增長41.8%。隨着在線音頻內容的豐富,應用場景的拓寬,這不僅增加了在線音頻的用戶規模,同時也不斷提升在線音頻平臺的創收方式,實現雙向發展。

網文與在線音頻的發展,讓廣播劇被更多人看到,許多曾經的配音社團成員將愛好轉變爲職業,廣播劇行業向商業化配音發展,網文版權、劇集質量、後期製作效果逐漸變得更有保障。

廣播劇關注度攀升的同時,各大在線音頻平臺也在加速佈局,朝着精細化方向發展。據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目前國內頭部在線音頻平臺已有喜馬拉雅、貓耳FM、荔枝FM、蜻蜓FM、克拉克拉。貓耳FM聚焦二次元受衆,平臺的作品列表中也主要以網文改編、漫畫改編的廣播劇爲主。喜馬拉雅則多推出《三體》《贅婿》《半妖司藤》《雙世寵妃》等全年齡廣播劇。

中國創意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張京成表示,未來廣播劇行業還需要深耕原創優質內容、優化編排製作形式、創新傳播機制。播出平臺要加大研發力度,從技術上提供更好、更適合音頻輸出的文件儲存格式和音效品質,便於聽衆使用不同媒體播放。

北京商報記者 鄭蕊 實習記者 韓昕媛

責任編輯:李科峯 ST03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