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向秀芳 紐約報道 當地時間7月13日,可持續發展問題高級別政治論壇部長級會議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幕。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屆締約方大會(CBD COP15)主席、中國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出席會議併發言。黃潤秋稱,作爲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是落實2030年議程的積極踐行者。在消除貧困、保護海洋、能源利用、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等諸多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

黃潤秋表示,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屆締約方大會的第一階段會議已於去年10月成功舉行,通過《昆明宣言》並宣佈率先出資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爲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提供了政治推動力。

據介紹,爲加快推進全球生物多樣性進程,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經中國政府、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祕書處、加拿大政府協商,COP15主席團決定,第二階段會議將於2022年12月7日至1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

黃潤秋強調,中國將繼續作爲COP15主席國,領導大會實質性和政治性事務,與各方一道共同推動各締約方達成兼具雄心和務實平衡的“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

一年一度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由聯合國經社理事會主持,包括從14日開始的爲期三天的部長級會議。今年的主題將是“加快行動和變革路徑: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行動和交付的十年”。期間,多場會議以如何在疫情後更好地重建爲背景,就減貧、保護地球、可持續能源等議題展開討論。

在此次可持續發展問題高級別政治論壇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致辭表示,世界正深陷困境。他呼籲各國立即採取行動。每個國家需要從疫情中復甦,要確保全球公平獲得新冠疫苗、療法和檢測手段。

古特雷斯強調了解決糧食、能源和金融危機的必要性。儘管衝突仍在持續,但烏克蘭生產的糧食以及俄羅斯生產的糧食和化肥必須重返世界市場。他還強調,如果不解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不平等危機,今天的危機就無法解決。他呼籲增加資源、財政空間以及全球金融機構的靈活性和共識。 

聯合國大會主席阿卜杜拉·沙希德強調了希望和團結的重要性。他說:“要打破危機的惡性循環,我們必須做的不僅僅是‘展望’一個更可持續的未來,我們必須付諸實踐。”  沙希德指出,儘管新冠疫情考驗了國際團結的極限,但“多邊主義佔了上風,國際團結持續存在”。

(作者:向秀芳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