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加拿大同意放行渦輪機、立陶宛選擇退縮,俄歡呼兩場“外交勝利”

【環球時報駐加拿大、德國特約記者 陶短房 青木 柳玉鵬】俄羅斯和加拿大媒體13日證實,俄天然氣管道“北溪-1”的一臺渦輪機當天已從加拿大運往德國,之後將轉交俄方。這意味着一場圍繞對俄製裁的“渦輪機角力”以俄獲勝告終。面對烏克蘭的強烈不滿,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辯稱,這是確保對烏持續支持的“關鍵一環”。同一天,立陶宛在歐盟“指導”下表示不再阻礙俄本土和加里寧格勒之間的過境貨運,被俄媒稱作“西方在對俄製裁戰中的第二次退縮”。兩場外交勝利表明面對俄“能源武器”,西方不得不有所顧忌。不過14日,歐盟又開始商量對俄第七輪制裁。六輪制裁沒有令俄屈服,其“雙刃劍”效應卻日益明顯。《柏林日報》反思說,現實政治別無選擇,所有衝突方都應該通過和解避免更大損失。

烏克蘭人怒告加當局

當地時間13日,面對國內外的尖銳批評,特魯多不得不自我辯解。他稱給予制裁豁免,允許德國西門子公司將維修後的“北溪-1”渦輪機歸還俄羅斯,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因爲制裁俄羅斯針對的是普京政府,不希望加劇歐洲能源危機,最終傷害德國等國的天然氣消費者。據報道,該豁免允許在兩年內進口、維修和再出口渦輪機。

加拿大《環球郵報》報道稱,加拿大的決定在渥太華和基輔之間引發重大公開分歧。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和該國政府嚴厲指責加拿大的做法是“危險的先例”。自稱“代表全世界烏克蘭人民聲音”的非政府組織“烏克蘭世界大會”12日宣佈,就這一決定向加拿大聯邦法院提起訴訟。該組織負責人保羅·格魯德聲稱,不能向“一個恐怖主義國家”提供它所需的工具,不能屈服於“俄羅斯的勒索”。

加拿大擁有世界第二多的烏克蘭移民。“烏克蘭裔加拿大聯會”13日反駁特魯多,稱他實際上在損害歐洲的能源安全。加拿大反對黨也向特魯多施壓。在保守黨和新民主黨的要求下,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15日將召開緊急會議。

目前,俄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主要管道“北溪-1”正因年度維修而暫停輸氣。俄羅斯《消息報》稱,俄推遲通氣可能令歐洲每天損失超過2億歐元。在政治分歧的背景下,不能排除延遲輸氣的可能性,或者由於歐盟政客的激進言論,天然氣管道將不再啓用。

德國《明鏡》週刊形容這是一場“天然氣管道的神經戰”。德國《經濟週刊》稱,“北溪-1”中的天然氣在維修後是否會再次向歐傳輸,這個問題只有普京才能回答。

“立陶宛丟了臉”

在俄羅斯和立陶宛的關係因後者限制俄貨物過境而持續緊張數週後,歐盟委員會13日公佈指導意見稱,根據歐盟的措施,不允許通過公路運輸受制裁的俄羅斯貨物,但鐵路運輸沒有類似的禁令。路透社報道說,根據這一指導意見,俄羅斯可通過鐵路過境立陶宛向俄飛地加里寧格勒州運送受制裁的貨物,只要運輸量不超過去3年的平均水平,且不是用於軍事目的。

儘管表示會遵守上述指導意見,但立陶宛外交部的聲明表露出明顯不滿。聲明稱,有關加里寧格勒的過境規定可能造成一種不合理的印象,即跨大西洋共同體正在軟化其對俄羅斯的立場和制裁政策。

“在渦輪機之後,這是西方在對俄製裁戰中的第二次退縮。”俄羅斯《觀點報》14日稱,維爾紐斯的許多人認爲立陶宛丟了臉。當地反對派說,最丟臉的是立陶宛外長蘭茨貝爾吉斯,他是封鎖加里寧格勒的主要發起人之一。立前總理斯克韋爾內利斯批評這種做法給國家蒙上陰影,立陶宛作爲可靠和負責任的合作伙伴的形象已經受損。

“這是理性光芒戰勝布魯塞爾呆小症和野蠻‘恐俄症’的罕見事情。”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13日晚在社交平臺發文諷刺道。“這是我們的外交勝利。”加里寧格勒地區領導人阿里漢諾夫14日表示,目前,超過80%的限制措施已經取消。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援引俄戰略研究所專家涅門斯基的話說,考慮到立陶宛政客的反俄情緒,很有可能看到新的挑釁。俄羅斯《生意人報》14日報道稱,立陶宛提議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斷開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能源系統連接。但俄專家對波羅的海國家迅速切斷能源聯繫的能力表示懷疑。

歐盟還要搞第七輪制裁

據俄羅斯《獨立報》14日報道,歐盟官員當天就對俄第七輪制裁展開討論,最終措施將在下週通過。捷克總理菲亞拉13日告訴路透社,措施預計將包括禁止進口俄羅斯黃金,擴大禁止向俄出口的軍民兩用商品清單,以及制裁更多個人,但不會包括限制進口俄天然氣,因爲太多歐盟成員國無法足夠快地作出調整。

本月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的捷克就是嚴重依賴俄天然氣的國家之一。菲亞拉說,捷克正在儘可能減少對俄能源依賴,“但這不會在今年冬天實現”。《獨立報》評論說,西方已對俄羅斯實施了大部分可能的制裁措施,剩下的潛在措施要麼是表面上的,要麼對歐盟本身來說會相當痛苦。《柏林日報》14日評論說,西方試圖通過制裁讓其他國家遵守其所設的規則,有效性已經達到極限。目前,恐懼正在歐洲蔓延,通貨膨脹螺旋式上升,供應鏈不穩定,企業的損失無法估量。

13日,土耳其、俄羅斯、烏克蘭代表團與聯合國代表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就烏糧食出口問題舉行四方會談。各方同意成立協調中心,確保糧食通過海上運輸通道安全運出。

關於戰場局勢,俄國防部14日稱,俄軍用高精度武器在頓涅茨克和尼古拉耶夫州消滅近1000名烏克蘭武裝分子。法新社報道稱,烏克蘭中部城市文尼察14日遭到俄導彈襲擊,造成至少20人死亡,澤連斯基指責這是“公開的恐怖主義行徑”。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當天則說,美國向烏克蘭分享了打擊頓巴斯地區的情報,基輔“毫不猶豫”地下令對平民使用美提供的“海馬斯”多管火箭炮系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