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5日,美國紐約州布法羅市發生槍擊案,造成10人死亡,3人受傷。嫌犯是一名18歲白人男性,而絕大部分死傷者是黑人。據稱,嫌犯在行兇前通過網絡發佈了“宣言書”,包括如何殺死儘可能多的黑人。媒體指出,這是美國近年來最嚴重的“種族屠殺”之一。白人至上主義、種族主義、膚色問題又一次掀起輿論風暴。

在美國,種族歧視爲何如此根深蒂固?爲了爭取真正的種族平等,人們曾經或將要付出怎樣的努力?近日,譯林出版社推出普利策獎獲獎圖書《林中之惡》的中文版,可以爲上述問題提供線索和思路。這部非虛構作品聚焦美國民權運動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和一樁重大案件,以一段發生在法庭內外的戰鬥紀實,串聯起非裔美國人波瀾起伏的權利鬥爭史,也勾勒出20世紀美國種族平等之路的曲折歷程。

1949年,一位鬥士和一段傳奇的起點

一樁冤案,一名律師,如何塑造今日之美國?《林中之惡》講述的是一個人拯救一羣人的故事,也是一羣人反抗一種不公的故事。

瑟古德·馬歇爾,美國傳奇黑人大法官、爲馬丁·路德·金開闢道路的民權先驅、以法庭爲陣地的正義守衛者。他是混血奴隸的後代,也是新美國的開創者。以熱情、法律和良知,他推動了美國最重要的社會轉型之一,重新定義了正義一詞的含義。而他光輝榮耀的民權戰鬥史,始於1949年。

1949年,佛羅里達州格羅夫蘭,四名黑人男孩被誣告強姦白人婦女,等待他們的是私刑和電椅。監獄外的白人暴徒帶着槍彈和火把來了,監獄內的警官揮起手中的橡膠管,開始刑訊逼供。這是20世紀的美國,黑人不但沒有投票權,而且在教育、住房和就業方面沒有獲得平等的權利和機會,並極易遭到誣告和私刑,死於非命。 格羅夫蘭案中被誣告的四名黑人男孩
彼時的瑟古德·馬歇爾還是一名律師。他毅然投身格羅夫蘭案,如他前後數十年裏所做的那樣,從紐約曼哈頓第五大道出發,坐在黑人隔離車廂裏一路向南,奔向血腥屠殺黑人的南方市鎮,奔向兇狠的白人檢察官、警察和三K黨。在那裏,馬歇爾的名字被人們悄悄口口相傳,他被稱爲“救星”。 格羅夫蘭案庭審畫面

冒着每天數次的死亡威脅,馬歇爾站在由白人至上主義統治的法庭上,爲這些沒錢沒勢的黑人辯護。他忍受法官和陪審團的冷眼與蔑視,對憲法做出精微的論述,艱難地改變了格羅夫蘭案的走向,也對美國南方的種族主義予以重重一擊。正是格羅夫蘭案使馬歇爾意識到,他必須成爲一名民權鬥士。以此爲起點,他用法律的方式,撬開了種族平等之路上的巨石,重塑了南方的未來、美國的未來。

力透紙背的非虛構寫作,一口氣讀完的正邪之戰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羅伯特·傑克遜曾說,格羅夫蘭男孩案是“對美國的正義威脅最大的案件之一”。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裏,該案及其背後的人與事卻被掩埋在歷史的塵土中,差點被人遺忘。《林中之惡》打撈史實,再現這一具有代表性的種族不公事件。該案充滿駭人聽聞的細節,雄辯地證明了美國黑人羣體所遭受的不公是如何殘酷而普遍;馬歇爾等人的勇敢反抗也折射出,一代代志士仁人爲他人謀求權利的過程是如何危險而艱辛,追求種族平等之路是如何曲折而漫長。

本書作者吉爾伯特·金憑藉驚人的毅力和敏銳的嗅覺,爬梳大量珍貴歷史資料,有些材料已封存60年。他挖掘此前未曾公開的FBI檔案和媒體調查,數次前往格羅夫蘭尋找和採訪案件的當事人。在格羅夫蘭圖書館查閱當地史料時,吉爾伯特·金甚至受到了電話威脅。

媒體稱,《林中之惡》“敘述充滿懸疑,同時史料翔實,用格羅夫蘭男孩案的發展串聯起馬歇爾的職業生涯及家庭生活,深刻勾畫出他是如何將自己錘鍊爲一名民權鬥士的”。吉爾伯特·金擁有高超的材料編織能力和敘事技巧,以冷靜剋制之筆還原案件中人的冤屈、黑人羣體的哀痛,同時以行雲流水之文追蹤馬歇爾等人的民權鬥爭,乃至整個20世紀美國的種族平等進程。幾條線索齊頭並進,精細入微,同時又有極爲廣闊的視野與洞見。

從律師到檢察官,從警察到獄卒,從記者到慈善界人士,吉爾伯特·金描繪出整個案件中的芸芸衆生相;從1946年黑人棒球世界大賽,到布朗訴教育委員會案,以格羅夫蘭案爲引,《林中之惡》深入呈現了美國在種族議題上經歷的撕裂與黑暗,以及,以馬歇爾爲代表的民權運動者以血和汗鑿出的正義之光。吉爾伯特·金的筆力雄健與白描兼具,對事件和場景的調度極爲老到。正義與邪惡的交戰,法律與人性的角力,整本書中充滿震撼人心的時刻,讓人不得不一口氣讀完。

羅馬非一日建成,馬歇爾等人在格羅夫蘭案上耗時近6年才爭取到一個相對讓人滿意的結果,而美國黑人在奴隸制結束之後爲平等權利所進行的運動更是持續至今。在格羅夫蘭案中,小鎮上的黑人遭受兇殘的暴力活動,馬歇爾遭受無數次死亡威脅,馬歇爾的同事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林中之惡》並非“爽劇”,它向我們展示出,就美國的種族史而言,權利的獲得、平等的進步都不是必然,而是要靠不斷的爭取。

《林中之惡》揭露了一羣人作惡的程度之深,但也展現了另一羣人尋求公正的決心之大、能量之巨。犧牲、妥協、忍耐,堅毅、信心、希望,瑟古德·馬歇爾及其同人的奮鬥讓我們看到:正義值得追求,而且可以無限接近。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