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陳鋒 見習記者 邱利 北京報道

A股年內最大規模“解禁周”來襲,熱門半導體股壓力最大。科創板開市三週年的鐘聲將在本週五響起,首批25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大股東限售“閘門”將開,本週解禁市值超2400億元,將如何影響市場?

2400億解禁潮猛烈來襲

今年以來,科創板表現落後於大盤。截至7月17日,科創50指數年內跌幅高達23%,而滬指只跌了不到11%,創業板指數下跌17%。此前,科創板更是經歷了一輪大幅殺估值階段,4月11日科創50指數首次跌破1000點,出現了“指數破發”的奇觀,隨後一路重挫到最低853點。

值得注意的是,科創板第一批上市的公司即將於7月22日滿三週年,今年7月迎來解禁壓力最大的時刻,其中“大非”解禁佔絕大部分。

據科創板減持規則,三年“大非”,指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個月不得轉讓首發股份;一年“小非”,指其他股東自股票上市之日一年內不得轉讓首發股份。科創板自2019年開市以來,三年“大非”限售股陸續到期解禁。

據興業證券統計,若剔除上市首日即解禁的首發一般股份及首發機構配售股份,今年科創板的解禁規模高達10166億元。其中,科創板7月解禁規模爲2733億元,爲過去三年單月解禁規模峯值。

據Wind數據統計,本週7月18日至7月22日期間,共有94只股解禁,按照最新收盤價計算,合計解禁市值超2400億元。其中,中微公司、瀾起科技解禁市值居前,均超300億元,中國通號、杭可科技均超200億元,中國外運、西部超導、上海臨港、華興源創、南微醫學等均在百億以上;此外,華興源創、中國通號和南微醫學7月解禁市值佔自由流通市值比較高,分別爲716%、327%和282%。

10家公司派發“定心丸”

不過,在限售股解禁即將到期之際,不少首批科創板上市公司派發“定心丸”,本週近三成解禁市值的股東自願延長鎖定期、承諾不減持。

據初步統計,7月15日晚間,至少10家首批科創板上市公司發佈公告,控股股東或實控人承諾不減持或延長鎖定期,對應市值超850億元,約佔本週解禁市值三成。

這超850億市值的“護盤”,無疑給A股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其中,中國通號、容百科技等5家公司控股股東或實控人承諾延長鎖定期,對應市值高達637億元;也有公司承諾,解禁後不減持,華興源創、交控科技、天宜上佳嘉元科技4家公司均承諾,控股股東或實控人限售股份解禁後,6個月內不減持,對應市值達171億元。

此外,機構資金跑步進場,公募基金持續增持科創板,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持倉數據顯示,科創板持倉佔比連續9個季度持續上漲,一季度科創板基金持倉比例達2.86%。景順長城知名基金經理楊銳文7月初表示,科創板當前機會媲美2012年的創業板,市場過度擔憂三年解禁的風險。

楊銳文指出,科創板整體的公司質量的確是很高的。今年科創板整體表現較弱,主要還是受三年期的“大額解禁”影響。但楊銳文認爲,這一點的擔憂,被市場過度焦慮了,三年期解禁一般是實際控制人解禁,實際的減持金額會遠小於大家的預計。

科創板解禁潮影響幾何?

雖然解禁並不代表着減持,但是大規模解禁潮難免會引起市場擔憂。回顧過去兩輪解禁高峯,科創50指數均出現較大幅度波動。短期情緒如何影響股價走勢,是否會導致科創板估值進一步修正,都成本輪科創板“大非”解禁的關注焦點。

蘇州證禾基金經理許志強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大股東減持和套利要辯證的看,大股東辛苦幾十年想要套現改善生活無可厚非,但是如果老想着賺市場情緒波動的錢甚至清倉式減持是很不好的事情,對於股價有強烈壓制作用,也很打壓市場情緒。

許志強認爲,股東減持短期肯定影響市場情緒,會帶來一些跟風,但是隻要公司長期能持續向好,未來市值大概率也是持續創新高。

談及對股價的影響,中金公司表示,結合歷史經驗,解禁高峯期雖伴隨後續相應減持規模的提升,從資金面角度可能會對資產價格帶來一定短期影響,但不影響中長期趨勢,維持對科創板中長期偏積極觀點。

對於市場下半年的走勢,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下半年A股有望繼續跑贏美股。我國經濟處於上半年大幅回落之後轉向復甦階段,A股整體沒有明顯泡沫,大盤當前處於從底部回升階段,A股市場有望走出獨立行情。

編輯:嚴暉   主編:夏申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