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元指數連日走高的影響,歐元、日元、英鎊、澳元等非美貨幣不斷貶至年內低位。相比之下,人民幣匯率則堅挺得多,對比其他非美貨幣表現得更爲穩定。這背後反映出,我國外匯市場總體形勢平穩,在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前表現出了較強韌性。

今年以來,我國外匯市場遇到了國際國內諸多挑戰。其中,外資減持人民幣債券現象引發市場關注。近年來,隨着我國債券市場開放不斷擴大,人民幣債券陸續納入國際主要債券指數,加之人民幣債券正收益,外資持有人民幣債券資產不斷增加。據中央結算公司數據,截至今年1月末,外資已連續38個月增持人民幣債券。而進入今年2月份後,部分外資開始連續減持人民幣債券,引發了部分市場人士的擔憂。

總體來看,雖然受外部環境變化影響,部分渠道外資出現階段性調整,但未改變我國跨境資金總體均衡的格局。今年前5個月,銀行結售匯仍保持了順差792億美元,尤其是企業、個人等非銀行部門跨境資金淨流入862億美元,在4、5月份,這一渠道月均淨流入均超過100億美元。

貿易、投資等實體經濟相關的跨境資金穩步流入,發揮了穩定外匯市場基本盤作用。當前我國貨物進出口保持增長態勢,在此背景下,1月份至5月份貨物貿易項下跨境資金淨流入2144億美元,同比增長66%。同時,外商直接投資保持景氣發展態勢。根據商務部統計,1月份至5月份非金融部門外資淨流入878億美元,同比增長23%,展現了國內經濟發展前景和市場潛力對中長期資本的吸引力。

此次外資減持境內人民幣債券資產,可以看作對中國統籌擴大開放與防範風險的一次考試,測試了中國金融市場體系的韌性。部分外資減持人民幣債券,主要是因爲中美經濟週期和貨幣政策分化,中美利差快速收斂甚至倒掛,美債吸引力增強。4個月時間,證券投資項下跨境資金淨流出累計超過千億美元,但是對中國債市匯市股市的衝擊有限,充分體現了大型開放經濟體在應對外部衝擊風險方面的經濟和市場體量優勢。

我國國際收支結構穩健有助於加固抵禦短期資金流動的“防火牆”。一方面,我國經常賬戶保持合理規模順差,一季度順差規模爲889億美元,同比增長25%,初步估算,二季度順差仍會保持一定規模。另外,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穩健,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認定的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近年來製造業轉型升級穩步推進,都將支撐貨物貿易保持順差,有助於夯實經常賬戶合理均衡的基礎。

另一方面,國內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消費市場潛力巨大,高端製造業和新興服務業對外資的吸引力增強,來華直接投資相關跨境資金仍會穩步流入。此外,近年來我國外債結構優化,2021年末傳統融資型外債佔比較2014年末大幅下降20多個百分點,未來外債去槓桿壓力降低。再加上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維持基本穩定,外匯市場供求平衡的基礎更加堅實。

金融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亦有助於增強外資中長期持有人民幣資產的信心。我國持續推進金融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夯實債券市場法治化、國際化建設,將爲國際投資者創造穩定的投資環境。同時,人民幣國際化穩步推進,今年5月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特別提款權籃子中人民幣權重提高到12.28%,我國債券正在逐步納入富時羅素債券指數,未來各國儲備多元化和追蹤指數的配置資金仍會流入我國債券市場。

來源 經濟日報

編輯 實習編輯 趙司堯

流程編輯 馬曉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