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十字路口,擁有一萬三千餘公里的悠長海岸線。從某種程度上說,古希臘、古羅馬的文明藝術,就孕育自這條獨特的海岸線。

“塔拉薩”(Thalassa)是古希臘神話中的海水女神,象徵着環繞希臘大陸並孕育其諸多羣島的海洋,不僅代表了希臘的主要地理特徵,也是希臘人生活及心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希臘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十字路口,擁有一萬三千餘公里的悠長海岸線。從某種程度上說,古希臘、古羅馬的文明藝術,就孕育自這條獨特的海岸線。

7月18日,“塔拉薩:海洋文明與希臘藝術”展覽在上海博物館舉辦。今年恰逢中希建交五十週年,數十件來自希臘本土20多家機構的藝術品,衝破疫情阻隔,飛渡重洋,順利抵達上海博物館,成爲上海博物館自7月1日恢復開放後的首個國際合作展覽,爲暑期觀衆呈現一場兩個文明古國跨越山與海的藝術對話。這也是“中國希臘文化和旅遊年”的一項重要活動,

本次展覽分爲“古希臘藝術中的海洋”“現當代希臘藝術中的海洋”兩大版塊,共展出5件古希臘文物(全息投影)與34件/組現當代希臘藝術作品,展現不同時期藝術表現形式和媒介中描繪的神話人物、海洋生物、港口船隻等相關場景,從歷史角度探討展示希臘與海洋的特殊關係,以及希臘人與海洋之間長久深厚的情感。

第一版塊“古希臘藝術中的海洋”將展示5件全息投影的古希臘文物。對海的熱愛,與海的密切聯繫,都在古希臘人的宗教和神話傳統中有所體現。

這一板塊原有12件古希臘文物,受疫情影響,主辦方將其調整爲使用全息投影技術的5件文物以虛擬呈現方式參展,其中包括雅典衛城博物館所藏青銅雕像《騎海豚的青年》、馬格尼西亞古物局/沃洛斯考古博物館所藏船型金耳環(一對)、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所藏船型金耳環(一對),以及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所藏青銅雕像《波塞冬像》和阿提卡紅繪帶蓋盒。

爲了彌補原定展品未能越洋來到展覽現場的遺憾,上海博物館將12件古代文物和2件現當代藝術品圖像悉數收入同名展覽圖錄,希望觀衆能夠通過完整的藝術作品,瞭解海洋如何影響着希臘人的存在、身份與歷史走向,從而感受不同文化下的民族對大自然的依賴、感悟、敬畏與共情。

第二版塊“現當代希臘藝術中的海洋”呈現34件/組現當代希臘藝術作品。28位希臘藝術家打破傳統的界限,從海洋的壯麗景緻中汲取靈感,描繪海洋、沿海地區以及與其相關的主題,從各個方面反映了希臘人與海洋之間源遠流長的關係。除了繪畫作品外,還將展出不同視覺媒介的作品,如攝影、視頻、陶瓷等,體現希臘現當代藝術生產的多樣性。

該版塊分爲三個主題部分:第一部分“海之生靈”展出希臘藝術家帕諾斯·瓦爾薩馬基斯(Panos Valsamakis)創作的釉面瓷磚《美人魚》、揚尼斯·蓋蒂斯所作油畫《塞壬—奧德修斯》和帕諾斯·查拉蘭布斯的攝影作品《漁夫》等作品,描繪與海洋世界交織在一起的神祕水生生物和各種人類活動;第二部分“逐浪遠行”展出希臘海洋畫家康斯坦丁諾斯·沃拉納基斯所作油畫《海景》《從比雷埃夫斯駛向蒂諾斯島》和斯特拉提斯·阿西奧蒂斯所作油畫《在比雷埃夫斯港口》等作品,向觀衆呈現希臘各類港口的生活場景以及20世紀初至今的各類船隻、海上巡航的景象以及歷史中的海戰場景。此外,在一些作品中海洋也象徵着人們渴望逃離現實世界的心情。第三部分“大海深處”展出康斯坦丁諾斯·馬利亞斯所作油畫《莫奈姆瓦夏》、埃菲·哈利奧裏拍攝的《一切都一樣,但一切都不一樣》影像作品、揚尼斯·馬尼亞塔科斯所作油畫《靜謐海底》、希臘塗鴉藝術家團隊OMIO的燈箱裝置藝術作品《德爾菲景觀》和喬治·策里奧尼斯創作的陶瓷雕塑作品等,呈現海洋的各個方面,從開闊的海平面、質樸的海岸線到寂靜的海底,大海無限的藍色與轉瞬即逝的時間形成對比。

儘管受疫情影響,上海博物館的國際合作展覽從未中斷。基於前幾次跨國展覽積累的豐富經驗,上海博物館的專業能力得到了國際博物館界的廣泛認可,因此,本次展覽的所有展品均採取無人押運、線上點交的模式,布展現場由上海博物館和希臘駐上海總領事館共同負責。

同時,考慮到展品對環境溫度、溼度的要求極高,需要加快通關速度,上海會展中心海關特別爲此制定針對性方案,採取“無紙通關”疊加“提前申報”等便利舉措,確保展品搭上通關“快車道”,從機場直達上海博物館。海關工作人員全程跟蹤監管,進駐布展現場逐一覈驗,免去了這批展品的擔保押金200萬元,極大緩解了疫情之下辦展的資金壓力。

據悉,上海博物館還將在7月底推出 “宅茲中國: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從大河文明與海洋文明的角度進行文明互鑑比照,擴大臨展之間更好組合的互動效應。

“塔拉薩:海洋文明與希臘藝術” 特展將持續至10月9日,同名圖錄屆時將同步發售。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