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官方稱可能攻擊克里米亞,並且特別提到了克里米亞大橋,對此,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警告稱將引發俄方“審判日”式的回應。

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當地時間17日警告,烏克蘭和西方大國拒絕承認莫斯科對克里米亞的控制對俄構成“系統性威脅”。他說,任何針對該地區的外部攻擊都將引發俄方“審判日”式的回應。

烏軍計劃襲擊歐洲最長大橋

當地時間7月16日,烏方兩次發出警告,稱可能會對克里米亞發起攻擊。烏克蘭總統辦公室顧問阿列斯托維奇表示,克里米亞大橋是“俄在烏克蘭領海內非法修建的”,烏克蘭向西方夥伴承諾不使用美歐提供的武器打擊俄羅斯,但對克里米亞大橋這一限制並不適用。一旦出現技術可能,烏克蘭就可能會攻擊克里米亞大橋。

當天早些時候,在回答記者關於烏軍是否會用“海馬斯”自行多管火箭炮和M270自行多管火箭炮系統來襲擊克里米亞境內目標的問題時,烏國防部情報局發言人斯基比茨基稱,答案是肯定的。他還提到,“俄羅斯黑海艦隊在積極採取行動。”

烏官方放出可能攻擊克里米亞大橋的消息,再次引發外界對這座歐洲最長大橋的關注。

該橋跨越刻赤海峽,全長19公里,是連接克里米亞半島與俄羅斯大陸的唯一陸路通道。克里米亞大橋於2016年2月開建,是俄羅斯最長的大橋,也是目前歐洲最長的大橋,被俄稱爲“世紀工程”。大橋公路部分在2018年5月開通,鐵路部分在2019年12月通車,造價37億美元。

從開建至今,烏克蘭對俄建造克里米亞大橋一直持反對態度。

俄烏衝突爆發後,烏軍多次宣稱計劃摧毀這座大橋。6月15日,烏克蘭少將德米特里·馬爾琴科接受烏媒採訪時表示,烏軍計劃摧毀歐洲最長橋樑克里米亞大橋,稱該大橋爲烏軍的“頭號目標”。

“烏方兩次發出警告可能對克里米亞發動攻擊很可能與14日俄軍導彈襲擊文尼察目標有關,這次襲擊可能給烏方造成了比較大的損失。”軍事專家張學峯告訴澎湃新聞。

當地時間14日,烏克蘭方面聲稱,西部城市文尼察的一棟辦公樓及附近住宅樓遭俄軍導彈襲擊,事發地點附近發生了火災,大約50輛汽車起火。隨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視頻講話中表示,文尼察遭導彈襲擊,已致23人死亡,傷亡人數或將持續增加。對此,烏克蘭方面則指責俄羅斯蓄意襲擊平民,向沒有任何軍事設施的平民目標發射導彈。

7月15日,俄羅斯國防部發布通報,證實俄軍使用“口徑”導彈精確攻擊了文尼察衛戍區的“軍官之家”大樓。俄國防部稱,當時這一軍事設施正在舉行一場會議,與會者包括烏克蘭空軍指揮人員以及外國武器供應商代表,會議正在商討有關向烏方提供新一批戰機、殺傷性武器以及烏克蘭戰機維修等問題。”

烏克蘭媒體近兩日的報道中透露了在襲擊中喪命的烏空軍軍官信息,其中包括烏克蘭空軍後勤司令部的代理軍備部長德米特羅·布爾季科上校和40歲的康斯坦丁·普濟連科。此外,據報道,在此次導彈襲擊中還有3名英國軍情六處(MI6)的人員和1名法國情報機構的代表。

烏克蘭有能力襲擊大橋嗎?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尼察市辦公樓遭到襲擊的第二天,烏軍方向外界透露其獲得新遠程武器——M270遠程火箭炮。

當地時間15日,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在社交平臺上寫道:“第一批M270多管火箭炮已經到了!它們將在戰場上成爲‘海馬斯’的好搭檔。感謝我們的夥伴。”但他沒有詳細說明究竟是誰提供了這一美製系統。

不過英國此前曾承諾向烏軍提供這種火箭炮。英國國防大臣華萊士此前表示,儘管俄羅斯發出警告,倫敦不會放棄向烏克蘭供應M270多管火箭炮的計劃,此事也與美國協商好了。他還宣佈,英國打算爲這些火箭炮提供射程70公里的制導彈藥。

“M270是履帶式火箭炮,而‘海馬斯’可以看作是‘減肥’後的M270,使用輪式底盤,發射管數量也減少了一半。”軍事專家韓東向澎湃新聞表示,“兩者彈藥基本相同,既可以發射射程70千米的制導火箭彈,也可以發射射程300千米的‘陸軍戰術導彈’。”

張學峯介紹說,由於西方國家沒有向烏克蘭提供“陸軍戰術導彈”,使用火箭彈的M270和“海馬斯”目前都無法打到克里米亞大橋,敖德薩距離克里米亞大橋超過500千米,靠近赫爾松州的烏控地區距離克里米亞大橋也有200多千米,理論上最新型“魚叉”反艦導彈可以打到該大橋。

“目前不清楚丹麥向烏克蘭提供的‘魚叉’導彈是早期型號還是最新型號,如果是早期型號,射程只有130多千米,射程不夠。”張學峯表示,“像克里米亞大橋這樣的橋樑並不好打,只有打擊多個橋墩才能造成比較嚴重的損壞,主動雷達制導的‘魚叉’導彈精確度沒有那麼高,最合適的是電視制導或激光制導彈藥。”

除了遠程導彈,航空兵也具備攻擊克里米亞大橋的潛力,目前,烏空軍還有部分米格-29戰鬥機、蘇-25攻擊機和米-24武裝直升機能夠升空作戰。

爲了應對可能遭到的襲擊,俄烏衝突爆發後,俄軍也進行了針對性部署。根據途經大橋人員拍攝的視頻來看,俄軍在橋附近的海上部署了裝備角反射器的船舶,可釋放煙幕的車輛也多次在大橋上進行訓練。而角反射器就是爲了對付主動雷達制導彈藥的干擾設備,煙幕則可以進行遮蔽,干擾光學制導的彈藥。

“考慮到克里米亞大橋的重要性,除了干擾設備,俄軍應該會在附近部署多層防空反導系統,對大橋進行嚴密的保護。”張學峯認爲。

對於烏軍可能襲擊克里米亞的言論,梅德韋傑夫17日表示,如果克里米亞遭到攻擊,“審判日將非常迅速且猛烈地到來”。路透社稱,關於“審判日”具體指什麼,梅德韋傑夫並未詳細說明,但梅德韋傑夫此前曾警告美國,試圖懲罰像俄羅斯這樣的核大國在烏克蘭的行動是危險的,稱這可能危及人類。

“‘審判日’式回應大概率不是使用核武器進行回應,即使是設計用於戰場的戰術核武器也是基本不可能,因爲俄境內城市已經遭到多次攻擊俄軍都沒有用核武器進行回應。”韓東分析認爲,“‘審判日’式回應有可能是對澤連斯基等烏軍政高官發動打擊。”

2014年3月,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舉行全民公投,超過九成投票者同意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隨後,俄總統普京與兩地代表簽署條約,允許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以聯邦主體身份加入俄聯邦。烏克蘭不承認上述公投,反對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併入俄羅斯,西方國家之後開始對俄實施經濟制裁。

據烏克蘭國家通訊社7月18日報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17日作出回應,稱沒有人會接受俄政客對烏所謂“審判日”的“恐嚇”,並聲稱,將迎來“審判日”的是俄羅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