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21日報道 據美國《國會山》日報網站7月19日報道,在南美鋰競爭中,美國正在輸給中俄。

在美洲鋰礦開採競爭中,隨着中國和俄羅斯政府爲爭取此類協議發揮作用,美國企業逐漸處於下風。

雖然目前已知最易於開採的鋰礦分佈在智利、阿根廷和玻利維亞,但美國迄今未能利用其在西半球的影響力來支持本國企業。

鋰的工業用途廣泛,但作爲現代可充電電池的關鍵組成部分,其重要性正迅速提升。

美國能源探索技術公司總裁蒂格·伊根說:“我們看到,美國正在落後。中國和亞洲國家對南美的投資佔大部分,我們真的落後了。中國、韓國和俄羅斯投資的數目都高達數十億美元。”

南美地區的鋰資源之所以受到高度關注,原因之一是這些地區鋰礦的開發和生產難度更低,它們主要是以液體形式存在的滷水型鋰礦,經過過濾程序就可得到這種珍貴的金屬。

澳大利亞和墨西哥等國也擁有大量鋰礦,但它們屬於硬巖鋰礦,需要用傳統的破壞性開採方式來提煉。

美國正在把地緣政治注意力從拉丁美洲轉向中東和亞洲。

曾任拜登政府海地問題特使的美國外交官丹·富特說:“我認爲,學者們多年前提出的一個詞可以恰當地描述這個問題,那就是‘善意的忽視’。我們並不是故意背棄,而是沒有注意到。”

委內瑞拉的烏戈·查韋斯、厄瓜多爾的拉斐爾·科雷亞、古巴的菲德爾·卡斯特羅和玻利維亞的埃沃·莫拉萊斯領導的民族主義政府,也助長了這種善意的忽視。

富特說,在上世紀90年代,美國被視爲該地區的積極力量,與地區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議和1994年美國世界盃的舉辦,都增加了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在玻利維亞,自莫拉萊斯2008年驅逐美國大使羅布·戈德伯格以來,美國就沒有再向該國正式派出過大使。

富特說:“你還能期望什麼?自2008年戈德伯格被驅逐之後,我們就沒有過駐玻利維亞大使。兩國也沒有再互派大使。我不知道中俄在這裏的使館怎麼樣,但至少有大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