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左茂軒 宜賓報道  “動力電池的成本已經佔到電動車成本近60%,那我們現在不是給寧德時代打工嗎?”

7月20日,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在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直言不諱。他表示,由於上游材料價格持續高漲,導致電池企業向一體化加速,目前,除特斯拉的新能源整車廠都是虧損的,都沒有錢賺。

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帶動了我國動力電池產業快速發展,但與此同時,原材料價格高企,也讓全行業經受着巨大的挑戰。

在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除了曾慶洪之外,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吉利控股董事長李書福等車企大佬們,也紛紛發出呼籲,希望有關部門能夠推動動力電池價格的回調,從而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成長。

中科院院士歐陽明高表示,去年我國電池產業產值總量接近300億元,動力電池的投資超過萬億。到2025年,中國動力電池產業的規模會進入TWh時代,產值將達到萬億。這是一個巨大的產業,也是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

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行業發展勢頭良好。但進入TWh時代,機遇與挑戰同在。

主機廠深度佈局電池領域

“近年來,我們牢牢把握汽車產業變革趨勢,牢牢把握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汽車電動化轉型主要引擎的核心要義和實踐要求,推動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走在世界前列,技術水平迅速提升。”7月21日,工信部副部長張雲明在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表示。

具體而言,三元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超過200Wh/Kg,磷酸鐵鋰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超過100Wh/Kg,處於量產產品的國際領先水平,新型程度技術包括高鎳無鈷電池、固態半固態電池等實現初步運用。

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154.5GWh,同比增長143%,佔全球總裝車量的52%,今年上半年,累計裝車量110.1GWh,同比增長109.8%,在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的前十中我國企業佔據六席。

隨着動力電池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相關企業的營業收入也隨着提升。但是,今年上半年,由於原材料價格上漲,大多數電池企業的利潤下滑。原材料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於需求增長過快帶來的供需失衡。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理事長董揚認爲,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傳導到車價上漲,有可能影響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熱情。同時,主機廠爲了應對原材料上漲,深度進入電池產業鏈上下游,有的開始自己造電池,投資礦廠,也會對動力電池企業帶來影響。

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帶來的持續性影響,正在改變行業的結構,儘管多數電池企業已經通過攤薄自己的利潤空間來維持車企訂單量的穩定,但越來越多的主機廠爲了維持供應鏈的穩定和安全,正在加大在電池領域上下游的投資。

據李書福介紹,吉利控股集團通過入股合資、自研自產等方式,圍繞電池技術創新、電池材料、充換電運營、光伏綠電、回收利用等領域,與電池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形成生態化佈局。

在動力電池智能化管理系統方面,吉利通過智能電池管理平臺,收集電芯及電池系統數據,通過雲端傳輸,構建全過程數據中心。

爲應對“里程焦慮”和“充電焦慮”兩大問題,吉利正在開發可以支撐用戶更長里程需求的電池包,快充時間可以縮短到15分鐘,大幅減緩用戶焦慮。此外,吉利深度進入換電賽道,提供另一種補能形式的選擇。

動力電池回收方面,吉利科技集團攜手合作夥伴佈局電池回收、前驅體制造領域,已經形成了退役電池再生利用核心技術,建成了拆解破碎生產線和資源化再生利用生產線。其中,鎳鈷錳回收率超過99%,鋰回收率超過85%。

到西部去

儘管上游原材料的炒作帶來了產業鏈短期的困擾。但在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羣看來,礦產資源並不是產業發展的瓶頸。

“首先,目前已探明的鋰資源儲量可以生產160TWh的鋰電池,完全足夠生產全球需要的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其次,我們將通過陶瓷土提鋰等一系列技術,提升我國優勢礦產開發利用水平。最後,電池不同於石油,使用後就沒有了,電池裏面絕大部分材料都是可以重複進行利用的,目前我們鎳鈷錳的回收率已經達到了99.3%,鋰達到了90%以上。到2035年後,我們循環利用退役電池中的材料就可以滿足很大一部分市場需求。”曾毓羣表示。

他認爲產業鏈以及企業面臨的真正的挑戰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第一是消費者對研發力提出更高要求,第二是大規模交付對製造力提出更高要求,第三是產業縱深發展對服務力提出更高要求。

歐陽明高指出,展望我國動力電池高質量發展,關鍵在於低碳化、高端化和智能化。

他表示,當前電池行業面臨的可持續性發展問題是能耗大、成本高、二氧化碳的排放比較嚴重。爲了改善這一問題之外,除了材料回收之外,還有使用綠電。

“全球電池碳足跡法規將會實施,我們最終的目標是通過綠電實現電池生產全生命週期的零排放,因此,中國電池的產業趨勢一定是向西部轉移,尤其是向四川轉移,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歐陽明高說。

我國電池企業性能的提升,主要得益於電池結構的改進,但下一步的技術創新焦點將是材料體系的創新。

“中國動力電池的創新要從電池結構創新逐步發展到材料體系的創新,這是一個更加複雜、更需要時間積累、但是也是全球動力電池創新的制高點。在此之前,材料創新都是由國外主導。今後十年,電池行業會經過三次技術變革,其中最值得重視的就是全固態電池。現在日本、韓國、美國在全固態電池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技術創新速度不斷加快,我們中國電池產業也要加大力度。”歐陽明高表示。

工信部副部長張雲明表示,當前全球汽車產業綠色低碳轉型進一步加速,我國動力電池產業發展正處於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工信部將從加強關鍵技術創新、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強化關鍵資源保障、健全回收利用體系,優化產業發展環境等方面,持續推動我國動力電池產業發展。

(作者:左茂軒 編輯:林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