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廣受熱議的“新基金緊急停售”事件又有新進展。

7月21日,華安品質甄選宣告成立,與基金成立公告同日發佈的,還有一份基金經理變更公告,增聘劉暢暢擔任基金經理,和張亮共同管理華安品質甄選,任職日期爲7月21日。

此前的7月15日,一則關於華安品質甄選被各大渠道緊急停止銷售,擬任基金經理張亮因個人原因無法繼續任職的消息引起廣泛熱議。同日晚間,華安基金也緊急發佈了提前結束募集的公告,但並未公告基金經理張亮職位變動相關信息。

增聘劉暢暢共同管理

7月21日,華安基金同步發佈了華安品質甄選的兩份公告。

一份是基金合同生效公告。該基金雖然在募集期間被爆出基金經理有變的傳聞,且匆匆提前結束募集,但仍然取得了12.36億元的首募成績,在當下尚未完全回暖的基金髮行市場上,這一首募結果還算可以。

另一份則是基金經理變更公告。公司宣佈,增聘劉暢暢擔任基金經理,和張亮共同管理華安品質甄選,任職日期爲7月21日。這和此前市場傳言,華安將會尋找一位口碑較好的基金經理來管理的傳言較爲吻合。

但對於後續是否還會有進一步變動,以及本次事件的真實原由,華安基金仍表示“一切以公告爲準”。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張亮旗下基金的二季報也正在披露。從季報來看,張亮的管理規模從一季度末的57.74億元增長至二季度末的75.18億元,如果再加上新基金的12.36億元,張亮的管理規模已經增長至87.54億元。

持倉方面,以其代表作華安國企改革爲例,該基金在二季度加倉了中國中免、中國國航、南方航空等多隻航空股、旅遊股。他在季報中寫道,自己在市場相對底部加倉了部分服務業和可選消費,以及能源相關價值標的,獲取了一定的收益,綜合來看取得了相對好的結果。

他還在季報中表示自己看好四大方向,一是社會服務業,包括消費、醫療服務業,平臺經濟,養殖;二是風電,電力設備,汽車相關細分子行業;三是能源、電力等高股息率的價值股;四是家電,家居等。

二季度高倉位運作,增持新能源和醫藥

與張亮共同管理華安品質甄選的劉暢暢,是2021年以來炙手可熱的“畫線派”基金經理之一,公開履歷顯示,她在2010年7月應屆畢業加入華安基金,曾任投資研究部研究員,基金投資部基金經理助理, 2020年1月起擔任華安文體健康主題靈活配置混合的基金經理,後陸續接管了華安安華、華安產業精選等基金。

所謂“畫線派”,是指在震盪行情中管理能力突出、回撤控制的比較好、產品淨值持續走高的管理風格。以華安文體健康爲例,該基金在2021年獲得了69.78%的收益,最大回撤僅有8.78%。

但隨着名氣逐漸增大,劉暢暢的管理規模也迅速增多,在此次管理華安品質甄選後,劉暢暢一共管理了4只基金,合計管理規模約145.87億元,相比一年前的41.89億元增長了約2.5倍。這也對其管理能力的邊界形成一定挑戰,華安文體健康在今年一度發生了超30%回撤。

面對市場調整和基金的大幅回撤,近日,劉暢暢在旗下基金的最新二季報中表示,“我們在下跌中持續加倉,並在期末維持較高倉位。板塊方面,本基金在新能源、醫藥等調整較大的成長板塊有所增配。”

以華安文體健康爲例,該基金在二季度加倉了格林美、星源材質、富瀚微,此外,三星醫療藥明康德、國際醫學、三七互娛等四隻個股新進前十大重倉股,蔚藍鋰芯、浙江醫藥、華電國際、中兵紅箭則退出前十大。

“我們認爲市場壓力最大的階段已經過去,在過去一個季度快速反彈後,儘管未來收益率有可能降低,但我們仍然能夠分享部分行業的業績成長。”劉暢暢表示,她會繼續選擇突出成長性的股票,尋找市場在這方面的預期差。

展望2022年下半年,劉暢暢認爲,大宗商品漲價趨勢有可能趨緩,部分緩解通脹壓力。國內經濟上,一方面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地產鏈條將從底部緩慢回升;另一方面,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助力消費、出行的回暖。

其中,新能源發展帶來的從能源產生到使用的巨大變革,使得這一產業鏈將繼續成爲未來拉動經濟增長的主線。並且在過去半年高通脹的環境下,在國內供應鏈競爭優勢的倚仗下,這一趨勢變得愈發明顯。她表示自己會在這一領域始終保持比較高的配置水平。同時,製造業中仍然誕生出了不少新的成長性機會,不停的有公司在打開另一個細分市場或者獲得更多市場份額。

另外,除了成長性機會外,在2022年下半年,穩增長政策將持續發力,地產行業將從底部逐步修復,電力行業的盈利將在政策保供和煤價見頂的環境下逐步改善,出行、消費、線下服務在疫情後不斷修復,劉暢暢表示,這些也將成爲她投資選股的一個重要方向。

“整體上,我們的配置有可能因爲板塊機會的增多而均衡化。”她表示,個股選擇上,將恪守估值紀律,控制相關風險,繼續尋找具備較好性價比的個股進行投資;風險偏好方面,現階段風險偏好較上季度末得到顯著修復,未來隨着全球政治局勢穩定,通脹預期緩解,國內疫情改善,風險偏好有望維持在對市場比較有利的水平上。

綜上所述,她表示將繼續關注內需消費、現代服務、高科技、寡頭製造等方向,選擇風險收益比高的投資標的構建投資組合,努力爲持有人達成“承擔較低風險獲取中長期合意回報”的投資目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