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會同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研究提出的《關於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的若干措施》已經國務院同意,將於近期發佈。

22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透露,商務部會同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研究提出的《關於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的若干措施》已經國務院同意,將於近期發佈。

上述《若干措施》提出,開展全國家電以舊換新活動,推進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優化綠色智能家電供給,推行綠色家電、智能家電認證,加強廢舊家電回收利用,開展回收目標責任制行動。

家電消費是居民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消費的四大金剛之一。2021年,全國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達到9340億元,佔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的6.1%,帶動家電流通和生產服務等行業就業480多萬人,在穩增長、促消費、擴就業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

2021年,中國的家用電器行業實現營業收入1.74萬億元,出口突破了1000億美元,中國的家電產品暢銷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世界有20多億家庭在使用中國的產品。

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今年3月份以來,家電消費面臨較大壓力,特別是4、5月份,受到較大的影響。各地聯動平臺、商家多措並舉,促進家電消費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比如,北京市連續6年實施節能減排促消費政策,累計帶動家電消費達到420億元。

《若干措施》提出,實施家電以舊換新和綠色智能家電下鄉活動,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但不得設置不合理和歧視性的准入退出條件,有效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充分調動各方面的力量,讓政策的紅利惠及更多的企業和羣衆。

目前,家電消費領域還存在一些短板,家電超期使用的安全隱患大、回收利用不暢等問題仍然突出,既影響了消費的體驗,也抑制了消費的意願。《若干措施》提出,實施家電售後服務提升行動,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全面提升家電從生產到銷售、從安裝到維修、從更新到回收的全鏈條服務水平,讓人民羣衆買得稱心、用得舒心、修得放心、換得安心。

“當前老百姓家電更新消費需求非常旺盛,但是家中的廢舊家電怎麼處理,其實還真是一個比較頭疼的事。”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司長劉德成在吹風會上回答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表示,家電回收網點總體來說現在還不是很健全,回收場所條件也還比較落後,從業人員技術水平可以說也良莠不齊,生產、回收、拆解、利用的全鏈條目前還不是十分暢通。老百姓某種意義上飽受家電想用不好用、想賣沒處賣,廢舊家電想扔扔不掉的困擾。《若干措施》提出加強廢舊家電回收利用,將爲激發家電的更新消費提供強大的支撐。

盛秋平表示,近年來,隨着家電消費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形成了以海爾美的、格力、TCL、海信、長虹等爲代表的一批千億級家電生產企業,國產品牌在家電領域的優勢越來越明顯,但與不斷升級的綠色智能家電消費需求仍有差距。

對此,《若干措施》提出,優化綠色智能家電供給,一方面,推動家電生產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推出更多滿足不同需求的綠色智能家電產品,吸引更多優質家電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持續以高質量供給滿足家電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推動智能家電標準開放融合,互聯互通,推廣互聯網智能家電全場景應用,加快發展數字家庭,切實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質。

推廣智能家電產品離不開完善的基礎設施,智能家電產品數量的增加對網絡的順暢性和農村地區的網絡質量要求都會有所提高。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介紹,千兆光網和5G爲代表的“雙千兆”是我們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支撐,也是智能家電應用發展的關鍵環節。將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對一些城市的5G和千兆網繼續實施覆蓋,同時向鄉鎮和農村地區延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