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茹陽陽 吳可仲 北京報道

2022年上半年,鋰行業上市公司業績繼續高歌猛進。

繼2021年業績大漲後,A股主營鋰資源相關業務的贛鋒鋰業(002460.SZ)、天齊鋰業(002466.SZ)、盛新鋰能(002240.SZ)、融捷股份(002192.SZ)和西藏礦業(000762.SZ)近期陸續披露2022年上半年業績預告,5家上市公司歸母淨利潤同比均實現大幅增長。其中,有着“鋰王”之稱的天齊鋰業預計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逾110倍。

上述公司均表示,上半年相關鋰產品量價齊升是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此外,投資收益等非經常性損益亦對部分鋰資源企業業績帶來影響。

對於未來鋰價走勢,贛鋒鋰業方面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其實,上半年50萬元/噸的鋰價高點還是挺高的,不過因爲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部分鋰產品產能停產或減產,所以二季度鋰價出現一定的回落。當然,不排除下半年仍有突破50萬元/噸的可能,具體則要看市場的供需情況。”

預計盈利大增

受益於下游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需求爆發,鋰產品價格大幅上漲,並帶動相關企業業績大增。

職業投資人程宇向記者表示:“中歐都補貼電動汽車,電動汽車需求增長帶動鋰電池的需求大漲。而上游鋰資源儲量有限、價格大漲,並體現在相關企業的業績上。”

上述5家上市公司近期發佈的業績預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贛鋒鋰業預計盈利爲72億元~90億元,同比增長408%~535%;天齊鋰業爲96億元~116億元,同比增長11089%~13420%;盛新鋰能爲26億元~29億元,同比增長794%~897%;融捷股份爲5.3億元~6.3億元,同比增長4081%~4869%;西藏礦業爲4億元~5.3億元,同比增長841%~1147%。

贛鋒鋰業方面表示:“報告期內,隨着新能源行業的快速發展,市場對鋰鹽產品的需求持續增長,鋰鹽產品的價格維持在較高水平,公司產品銷量和銷售均價同比增長,故公司的經營性業績同比大幅增長。”

預計盈利暴漲110倍~134倍的天齊鋰業方面亦表示,公司業績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主要系受益於全球新能源汽車景氣度提升,鋰離子電池廠商加速產能擴張,下游正極材料訂單回暖等多個積極因素的影響。本報告期,公司主要鋰產品的銷量和銷售均價較上年同期均明顯增長。

東亞前海證券近期研報指出,天齊鋰業產能優勢巨大。該公司主營鋰精礦及鋰化工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業務運營呈現全球化佈局。其是全球最大的鋰礦生產商,是世界第四、亞洲第二的鋰化合物製造商,龍頭地位顯著。目前,天齊鋰業憑藉澳洲格林布什鋰礦(Greenbushes)實現鋰原料100%自給。

盛新鋰能、融捷股份和西藏礦業方面表示,其業績增長系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下游客戶對鋰鹽的需求強勁增長,鋰鹽的售價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所致。其中,近年來業務重心不斷從鉻轉向鋰的西藏礦業還表示,公司緊緊抓住鋰鹽市場上漲趨勢,積極培育新的戰略客戶,如寧德時代、盛新鋰能等,並加大簽署長期協議的穩定供貨客戶的銷售量,這些也是公司業績增長的重要支撐。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贛鋒鋰業今年上半年業績預計增長4~6倍,在上述5家公司中,增幅最低。

“鋰價上漲帶來的利潤,大頭還是被更上游的鋰礦企業賺走了。”上述贛鋒鋰業方面人士向記者表示。

該人士表示,贛鋒鋰業業績增幅低於行業內一些公司,主要因爲去年以來更上游的鋰礦價格漲幅很大,因此鋰礦企業業績鋰礦價格。更緊密公司則主要以鋰鹽產品爲主,目前部分鋰礦仍需外購,所以公司業績同鋰鹽價格關係更緊密。

“近年公司正在世界各地進行鋰資源佈局,不過目前產能還未完全起來。公司(鋰礦)的自給率尚未過半,鋰資源的主要來源是澳洲的鋰輝石。”贛鋒鋰業人士進一步向記者表示,與他們公司不同的是,行業內有些企業的(鋰礦)自給率則達到甚至超過100%,部分(鋰礦)還需要外部企業進行代加工。此外,部分行業企業今年上半年的產能釋放也助推了其業績高增長,而公司的產能較去年同期未有顯著增長。

波動的非經常性損益

除鋰資源主業外,非經常性損益也對上述鋰企的業績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2022年上半年,盛新鋰能、融捷股份和西藏礦業的非經常性損益預計在0~0.1億元之間,而贛鋒鋰業和天齊鋰業的非經常性損益則預計分別爲-8億元和12億元左右。

贛鋒鋰業在業績預報中表示,公司非經常性損益的變動主要是持有的部分金融資產股價下跌所致。

“公司上半年非經常損益部分確實有8億元的虧損,主要是持有的境內外股票帶來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所持澳大利亞皮爾巴拉公司(Pilbara Minerals Limited,ASX:PLS)股票,期初與期末相較,其股價有較大幅度下跌。”上述贛鋒鋰業方面人士向記者表示。

贛鋒鋰業2021年年報顯示,公司持有皮爾巴拉公司6.16%的股權,該部分股權在2021年曾爲其帶來逾20億元的收益,佔當期利潤總額的39%。此外,皮爾巴拉公司全資持有位於西澳黑德藍港外120公里的“Pilgangoora鉭鋰礦項目”,該項目的鋰資源總量約合871萬噸碳酸鋰當量,爲世界最大的鋰輝石礦山之一。

對於12億元左右的非經常性損益,天齊鋰業方面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參股公司SES Holdings Pte. Ltd(SES)在紐交所上市,公司確認相關投資收益。此外,根據相關預測,公司重要的聯營公司智利礦業化工(SQM)2022年半年度業績同比大幅增長,因此公司確認的對其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長。

天齊鋰業往期年報顯示,2019年~2021年,公司非經常性損益金額分別爲2.4億元、-5.4億元和7.5億元,分別主要系“領式期權業務公允價值變動”“領式期權業務與套期保值業務公允價值變動”和“銀團併購貸款展期相關的債務重組收益”所致。

下半年鋰價走勢如何?

繼2021年後,鋰價繼續保持上漲態勢。

上海有色金屬網(以下簡稱“SMM”)歷史價格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以電池級碳酸鋰爲首的一衆鋰鹽價格持續處於高位。年初至6月末,國產電池級碳酸鋰現貨均價從最初的27.8萬元/噸漲至46.9萬元/噸,半年漲價19.1萬元/噸,漲幅達68.7%。

SMM表示,從2022年上半年碳酸鋰的價格走勢可以看出,一季度,受青海等地鹽湖因氣溫影響供應減少等原因推動,年初碳酸鋰處於去庫狀態,而進口減量也導致碳酸鋰去庫程度加深;進入二季度,隨着青海等地區鹽湖供應量恢復,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游消費需求,在供增需減的供需面下,國內碳酸鋰市場短暫逆轉爲累庫。因此,自二季度以來,碳酸鋰價格進入下行通道,從上半年高點的50.3萬元/噸的價位開始墜落。

“其實,上半年50萬元/噸的鋰價高點還是挺高的。”上述贛鋒鋰業人士向記者表示,不過因爲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部分鋰產品產能停產或減產,所以二季度鋰價出現一定的回調。當然,不排除下半年仍有突破50萬元/噸的可能,具體則要看市場的供需情況。

融捷股份董事長、比亞迪副董事長呂向陽近期在投資者關係活動中表示,鋰資源產品市場價格受行業情況、供需關係、成本品質等多種因素影響。新能源行業保持高景氣度,下游需求增長超過上游資源供應的增長,導致鋰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從而使鋰資源對於新能源行業的重要性更加凸顯,並有可能成爲產業鏈發展的制約因素。

“鋰原料漲價推動終端新能源汽車漲價,市場中定價能力低的企業已經受到影響,出現收入下降的情況。”程宇向記者表示。

在談到鋰價高漲可能對下游需求的反噬時,贛鋒鋰業方面人士表示:“公司也並不希望鋰價上演如此過快的上漲,並長期保持在這樣的高位。相較往年,現在的鋰價已經非常高了,公司還是希望行業能夠良性健康地發展。”

“從公司角度看,下游需求並未受到明顯影響。在鋰價一路上漲的過程中,下游的需求仍在增加。”盛新鋰能方面人士向記者表示,下半年的鋰價由供求關係來決定,很難進行預測。

對於未來碳酸鋰市場的供需情況,SMM預計,2022年下半年,碳酸鋰市場將多維持小幅去庫的節奏,年底供需缺口將逐步拉大,2022年四季度碳酸鋰現貨報價或將進一步上行。

“鋰價在今後一段時間高位運行和小幅震盪的概率較大。”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向記者表示,隨着近兩年鋰礦資源的開發和鋰鹽加工產能的擴產,以及供應鏈的逐漸理順,鋰產品供需會進入一個相對平衡狀態。鋰電池競爭格局基本上已經形成,一些頭部企業會更多地享受未來動力電池和新型儲能系統帶來的確定性機遇。鋰資源有一定的稀缺性,下游需求旺盛且剛性,下游高位拿貨意願較大,坐等鋰礦、鋰鹽價格大跌的希望不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