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黃河客戶端

日前,邵陽學院斥巨資引進菲律賓博士一事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7月24日晚,湖南省教育廳針對此事發出通告,已責成邵陽學院糾正不當做法,並對相關責任人給予免職處理。

無獨有偶,繼邵陽學院之後,邢臺學院也被曝出疑似存在批量引進“速成博士”的情況。據瞭解,今年2月邢臺學院公佈了一份2021年公開選聘擬聘人員名單,共13人,均爲韓國高校博士,有網友根據名單發現,這批博士此前或爲邢臺學院在職教師。

質疑聲讓“高校引進速成博士”成爲熱議話題。“速成博士”的背後是否隱藏着巨大的產業鏈?新黃河記者瞭解到,在不少有申博需求的高校以及羣體周圍,充斥着大量的申博留學中介廣告,而這類廣告往往主打“學制短”“門檻低”“通過率高”,以“速成”爲噱頭招生。

令網友不解的是,“速成博士”爭議較大,且含金量低,爲何部分高校仍在批量引進?對此新黃河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博士研究生學位專任教師的佔比是決定高校更名、申碩以及申博的硬性指標。專家分析,對於地方高校而言,鼓勵在職教師攻讀“速成博士”比招聘其他高校博士更加可行,但“速成博士”本身並不可取,高校教師隊伍的建設,必須擺脫唯學歷論。

網友爆料:

邢臺學院選聘韓國博士引爭議

近日,有網友爆料,邢臺學院公開選聘了13名畢業於韓國高校的女博士,並曝出選聘人員名單。“這則面向社會的公開招聘,最終入選的人員均畢業於韓國高校,而且中國留學生赴韓攻讀博士,學的竟是中國學和教育學等專業,未免有些荒唐。”網友質疑:邢臺學院此次選聘。是否與此前邵陽學院選派本校教師出國深造後返校任教情況類似?隨後有網友從邢臺學院公佈的此次選聘人員名單中發現,這批博士此前或爲邢臺學院的在職教師。

針對爆料,新黃河記者檢索邢臺學院官網以及邢臺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證實了該校引進13名韓國博士這一消息,但關於13位博士的詳細資料,該校官網並沒有公佈。記者對比邢臺學院2021年選聘博士名單發現,一篇發表於2020年名爲《學前兒童美術類課程教育教學研究》的論文中,作者欄顯示爲戴某某,作者單位爲韓國又石大學和邢臺學院,這兩項信息與邢臺學院選聘博士名單中戴某某的信息高度吻合。此外,在邢臺學院官網一篇發佈於2018年的主題報道中,也出現了戴某某的部分信息,顯示戴某某爲邢臺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教師。記者通過檢索論文作者以及該校新聞報道所關聯的人物名稱發現,的確存在與多位選聘博士同名的現象,但無法確認爲同一人。針對網友的質疑,記者多次致電邢臺學院各科室,工作人員均稱並不瞭解相關情況。隨後記者根據邢臺學院選聘名單公示中的監督電話,聯繫到邢臺市教育局,工作人員稱,此事需要覈實由哪個科室負責,隨後再作回覆。截至記者發稿,暫未得到相關回復。

有業內人士認爲,無論是邵陽學院公開選拔本校教師,前往國外攻讀博士再引進回來任教,還是邢臺學院面向社會公開選聘卻被質疑入圍者是本校教師,這類引進模式已經成爲公開的祕密,其實選送本校教師赴外讀博本身沒什麼爭議,高校也有培養教師的義務,但是結合近幾年部分高校批量引進博士的情況來看,這種模式存在一定的“注水”,有“速成博士”之嫌。

記者調查:

“速成博士”背後的產業鏈

邵陽學院斥巨資引進菲律賓博士引發爭議的同時,也將菲律賓亞當森大學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亞當森博士兩年速成”,引發網友質疑,因此,有人調侃亞當森大學是“學歷加工廠”。

而邢臺學院也遭到了和邵陽學院同樣的質疑,該校選聘的韓國博士中有超半數的人畢業於韓國又石大學,緊接着這所韓國高校也引發熱議。一份瀋陽建築大學官網發佈的關於韓國又石大學博士研究生的招生項目簡章在網絡上流傳開來。簡章介紹,該項目學制爲2.5年,每次學習2個月均在寒暑假,且採取中韓雙語授課,無入學考試和韓語語言水平要求,學生修完專業課並通過論文答辯即可獲得該校博士研究生學位證書。這份招生簡章被網友稱作“韓國速成博士班”招生資料,而記者檢索發現,這樣的資料在各大網站上都以廣告的形式存在着,“速成博士”儼然已經成爲一條產業鏈。

7月23日,記者以諮詢赴韓讀博的名義聯繫到一家留學中介公司,並獲悉,申請韓國又石大學部分博士研究生學位最快可兩年畢業,彈性學制,入學無需語言成績且通關率高。記者諮詢多家赴韓留學中介公司瞭解到,即使是申請同一家韓國高校,各中介公司的報價也都不同。據一位工作人員透露,“我們和韓國高校有協議,達到他們的招生人數要求後,我們會跟學校方面協商,因此不會再單獨收取服務費。”但有業內人士表示,這些中介公司收取的費用通常是官方學費的好幾倍。

在完成所申請學校專業課程的前提下,能否保證順利畢業呢?面對記者的疑惑,一位諮詢顧問介紹,“不少高校之所以會收取教務管理費、翻譯費和項目管理費,就是因爲這些高校採取小班雙語授課,而雙語博士在畢業答辯時,學校會提前找好教授,對論文的要求也不會太嚴格。”該諮詢顧問告訴記者,“對語言要求較低的高校一般都比較容易申請,而這類學校在當地排名相對一般,但通過率很高。”該諮詢顧問表示,越好的學校,要求越高,學制也會更長,因爲他們不缺生源,也不會爲了掙錢降低學校的入學和結業要求,畢竟到了博士階段,是需要出學術研究成果的。

考覈要求:

博士研究生學位專任教師的佔比是重要指標

記者瞭解到,關於“速成博士”的爭議並非從邵陽學院事件開始。據媒體報道,2019年,我國不少地方本科院校與韓國高校合作,組織教師赴韓讀博,12天便可讀完博士一學期課程。一時間“速成博士”“韓國大學淪爲學歷加工廠”等話題引發關注。隨後韓方要求高校嚴格管理大學學位制度,相關涉事大學也停止了有關項目。如今“速成博士”項目依舊在源源不斷地招生。

面對公衆的質疑,爲何國內高校還要批量引進“速成博士”?邵陽學院一名二級學院院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給出答案:“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但確實有利於提高教師隊伍中博士學歷的比例,對以後升級爲大學、申請碩士點都有幫助。”

新黃河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在邵陽學院的發展規劃中明確了其未來十幾年的發展目標,“2023年升格爲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30年前升格爲大學,2035年前升格爲博士研究生學位授予權單位。”而要完成邵陽學院這些目標,博士研究生學位專任教師的佔比是一項極爲硬性的指標。

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發布的《學位授權審覈申請基本條件(2020年)》規定,除藝術體育類院校外,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申請的基本條件中,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學位教師的比例不低於25%。而根據教育部2006年頒佈的《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稱爲大學的專任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位的人員比例一般應達到5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學位的專任教師佔專任教師總數的比例一般應達到20%以上。因此邵陽學院想要在2023年升格爲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並在2030年前由學院更名爲大學,其具有博士研究生學位的專任教師佔比則是最爲重要的指標。

專家分析:

高校教師隊伍建設必須擺脫唯學歷論

既然具有博士研究生學位的專任教師是申碩以及升級爲大學的硬性指標,那麼這些院校爲何不從國內高校引進博士,卻要從國外引進“水博士”?針對此疑問,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在接受新黃河記者採訪時分析,“地方高校要靠自己的辦學實力,吸引優秀博士畢業生應聘是有難度的,而原有專任教師又佔有大量編制。因此鼓勵有碩士學位的在職教師攻讀博士是一個可行的方法。但是不論讀國內博士還是國外博士,都需要較長的週期,沒有四五年時間,很難拿到學位。有的教師拿到學位之後,還會跳槽。權衡下來,由高校組織在職教師,去國外一些不知名大學統一攻讀博士研究生學位,是較好的辦法。”熊丙奇稱,這些在職教師拿到的博士研究生學位雖然含金量低,甚至被質疑是“水博”,但也是博士研究生學位,而且在職教師拿到博士研究生學位後,大多不會跳槽。

“但回到這件事的本質上,要加強我國高校的教師隊伍建設,這樣的‘速成博士’並不可取,高校必須擺脫唯學歷論。這並不是說不看教師的學歷,而是要在學歷之外,關注教師的真實教育能力和學術能力。客觀上說,高校批量引進‘速成博士’,不是看重教師的學歷,而是看重這背後的學歷指標,是讓具有博士研究生學位的教師比例大幅提升,以此展示學校師資隊伍建設成績、學科建設成績,並進而獲得更多辦學資源。”熊丙奇認爲,我國必須要推進高等教育管理與評價改革,以引導高校安於自身定位,聚焦提升辦學質量。尤其在管理改革方面,要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推進高校建立現代大學制度,實行現代治理,比如應提高對高校的生均經費撥款,減少按學校身份撥款。在評價改革方面,也要淡化對高校的行政評價,推進專業評價,破除高校存在的唯學歷、唯論文、唯職稱評價問題。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