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不得對文旅企業盲目限貸、抽貸、斷貸

每經記者 肖世清    每經編輯 廖丹    

7月25日,據央行網站消息,人民銀行、文化和旅遊部聯合印發《關於金融支持文化和旅遊行業恢復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以發揮多方力量,促進文化和旅遊行業恢復發展。《通知》提出了六項具體工作措施,包括進一步拓寬文化和旅遊企業的融資渠道、着力降低文化和旅遊企業的融資成本等。

《通知》指出,要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運用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改善和加強對文化和旅遊企業的信貸服務。要結合文化和旅遊行業特點,切實改善對文化和旅遊行業的金融服務,穩定從業人員隊伍,促進文化和旅遊行業儘快恢復發展。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文旅屬於消費升級範疇,文旅行業恢復有助於滿足人民羣衆消費需求。同時,文旅行業作爲重要服務行業,能通過上下游產業鏈帶動就業復甦。

拓寬文旅企業融資渠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通知》圍繞金融支持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提出六項具體工作措施,包括繼續加大對文化和旅遊行業的金融支持力度、進一步拓寬文化和旅遊企業的融資渠道、着力降低文化和旅遊企業的融資成本、改善對文化和旅遊行業從業人員的就業和徵信服務等。

在爲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文化和旅遊企業提供差異化的金融服務方面,《通知》要求各級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要發揮行業主管部門的優勢,制定受疫情影響暫遇困難企業名單。各地文化和旅遊金融服務中心要積極發揮作用,主動了解並收集文化和旅遊企業的融資需求信息,爲落實各項金融支持政策提供保障服務,鼓勵有條件的文化和旅遊金融服務中心發起成立行業紓困基金。

《通知》指出:“人民銀行及其分支機構會同各級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根據當地實際組織銀行業金融機構瞭解文化和旅遊企業融資需求,與名單中的企業通過線上或線下方式進行對接。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結合自身功能定位,按照市場化原則,通過新發放貸款、展期或續貸等方式,積極支持文化和旅遊企業抵禦疫情影響,不得盲目限貸、抽貸、斷貸。”

在進一步拓寬文化和旅遊企業的融資渠道方面,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等要利用好已建立的“綠色通道”,簡化業務流程,適度放寬信息披露制式要求,加大對符合條件的文化和旅遊企業的支持力度。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建立適合本地文化和旅遊企業的資產評估體系,鼓勵文化和旅遊各子行業探索建立本行業文化和旅遊產品的價值評估體系,以利於進一步拓寬文化和旅遊企業的融資渠道。支持各地根據當地文化和旅遊企業特點、資產特性等盤活企業資產,增強企業自身的“造血功能”,金融機構要做好相應金融服務工作。

加大文旅金融支持力度

《通知》還指出,繼續加大對文化和旅遊行業的金融支持力度。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導作用,推動文化和旅遊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運用再貸款、再貼現、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等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改善和加強對文化和旅遊企業的信貸服務。

針對因疫情受困企業,《通知》要求,人民銀行及其分支機構會同各級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組織銀行業金融機構瞭解企業融資需求,與名單中的企業對接。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積極支持文化和旅遊企業抵禦疫情影響,通過創新產品等多種方式,完善對文化和旅遊企業的信貸供給體系。

周茂華對記者表示:“交通、餐飲及文旅等行業受疫情衝擊相對嚴重,目前我國疫情基本受控,防疫形勢整體向好,國內有關部門有序出臺相關紓困政策,加大文旅等受疫情衝擊嚴重行業幫扶支持力度,幫助行業渡過難關;文旅屬於消費升級範疇,文旅行業恢復有助於滿足人民羣衆消費需求。同時,文旅行業作爲重要服務行業,能通過上下游產業鏈帶動就業復甦。”

“從相關措施看,主要是金融、產業、地方政府等多部門協同,緩解文旅行業現金流壓力,降低文旅行業融資成本,同時,地方政府、產業部門配合,降低金融與企業信息不對稱,鼓勵銀行金融機構創新服務方式,切實落實好相關幫扶政策。”周茂華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