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7月26日(編輯 史正丞)據當地媒體週二報道,由於高額通脹持續磨損外匯儲備,南亞孟加拉國已經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式致信提出貸款需求。

知情人士透露,謝赫·哈西娜政府已經向IMF提出45億美元的貸款需求。具體來說,孟加拉國希望用這筆錢平衡國際收支並支持預算,以及減輕氣候變化對該國的影響。

今年6月,孟加拉國的通脹率上升至7.56%,也是該國近9年來高點。孟加拉國自1972年加入IMF以來,總共申請過12次貸款,上一次是在2012年的9.87億美元。

加入發展中國家求援名單

最新的發展意味着,孟加拉國將成爲最新一個謀求IMF支持的國家。在全球高通脹以及俄烏衝突影響下,進口糧食、能源等生活必需品的成本激增,令這些家底原本就不殷實的國家雪上加霜。

根據孟加拉國央行的數據,從去年7月到今年5月期間,進口貨物的價格飆漲39%至815億美元。由於出口端缺乏增收的手段,貿易逆差激增自然對外匯儲備造成壓力。截至7月20日,孟加拉國央行的外儲已經從一年前的近450億美元跌至397億美元。媒體估算,在極端情況下這筆錢大概夠4-5個月的進口開支。

在全球通脹螺旋式上升的背景下,雖然孟加拉國目前的外儲安全墊仍能維持數月時間,但也能難說有多麼安全。IMF曾經建議,在經濟動盪時期,國家最好準備8-9個月的進口資金準備。

據不完全統計,近期向IMF求援的國家包括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加納、坦桑尼亞、贊比亞、埃塞俄比亞等。本月早些時候,IMF同意向巴基斯坦提供40億美元,坦桑尼亞也能夠拿到10.5億美元。

根據孟加拉國財政部的知情人士透露,該國希望潛在45億美元貸款中能有15億美元爲無息貸款,其餘款項的利息也會低於2%。

根據現在的預期,IMF將在9月正式派出代表團與孟加拉國政府展開談判,並在12月敲定所有條款,明年1月提交給IMF理事會審批。

付出的代價是?

衆所周知,IMF的援助並不是白拿的,在談判過程中往往會提出一系列改革要求,有些目標也會令受援助國家感到棘手。

對於孟加拉國而言,上週剛剛結束9天訪問的IMF代表團已經給出了一系列建議,其中部分核心要求顯然是作爲貸款的條件提出的。

根據當地媒體拿到的未公開文件,IMF代表團“建議”孟加拉國政府取消能源補貼、取消存貸利率上限、重設外匯儲備的報告機制、增加收入來源,以及改善銀行業的公司治理等。

目前來看,孟加拉國對於這些條件並沒有太大的牴觸。據該國能源部官員表示,燃料補貼肯定會取消,政府正在與交通運輸行業進行協商,要求他們不把能源價格上漲的壓力轉嫁給消費者,政府將會通過其他方式補償他們。

此外孟加拉國央行官員也表示,打斷貨幣傳導機制的利率限制也會被取消,目前央行正在研究取消“全部或部分行業”的利率限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