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7日電 (左雨晴)被罵上熱搜、遭網友抵制的南京“夏日祭”被緊急叫停,但關於“夏日祭”(日本祭典)的爭議遠未停歇。多地展館、酒店紛紛發佈聲明,否認舉辦“夏日祭”傳聞,也將“漫展”這個二次元小衆文化活動再次推上了風口浪尖。

“夏日祭”活動紛紛取消

南京“夏日祭”被緊急叫停後,不少網友發現,國內其他地方仍有舉辦“夏日祭”的現象。對此,多地展館、酒店紛紛發佈聲明,否認將舉辦“夏日祭”。

7月23日,楚雄一主題樂園發佈聲明稱:我園在8月2日租賃場地給舉辦方是由於舉辦方當時說的是舉辦一個普通的動漫展活動,且我園不清楚其宣傳的渠道,後因廣大網友朋友在我園官方抖音諸多留言反映活動與“夏日祭”有關,我方已取消場地租用,禁止舉辦方入場。

楚雄一主題樂園發佈聲明稱此前不知情,已取消“夏日祭”主辦方場地租用。

7月23日,雲南大理一酒店發佈情況說明:7月2號有兩個人說要在7月30在大禹酒店辦個正常的動漫展,酒店也以爲是正常的動漫展,酒店知道後才知道是“夏日祭”主題,第一時間就立刻取消了。

7月24日,山東棗莊一大酒店舉辦的“夏日祭”活動取消。酒店表示此前不知活動內容,也不瞭解“夏日祭”含義,得知含義後和動漫社溝通取消。

此外,7月24日,針對“網傳某賓館將承辦日本夏日祭活動”一事,江西新餘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遊局發佈通報稱,未收到舉辦類似活動的申請,該賓館也發佈了未承辦相關活動的情況說明。

漫展爲何會與日本祭典關聯了?

在這些取消的“夏日祭”背後,“漫展”(動漫展會)成爲與其息息相關的另一個詞彙。那麼,漫展爲何會與日本祭典產生關聯?

所謂“夏日祭”,就是夏天舉辦的一些活動或節日祭典,也是日本傳統節日。除夏日祭外,日本也有春日祭、秋日祭、冬日祭等祭典形式。

動漫是日本的重要產業鏈,不少日本動漫成爲80後、90後、00後的童年記憶。而在這些動漫中,日本祭典也成爲了經典場景。受此影響,國內一些漫展會借用“夏日祭”等日本祭典的名頭,吸引二次元愛好者前來逛展。

“本質上還是漫展,有的漫展可能會有撈金魚、套圈圈等活動,也會賣風鈴一類日本特色的小商品。”常逛漫展的小安告訴中新財經,“和風”要素是漫展的賣點之一。“日本動漫IP本身是動漫圈中的重要部分。”

不過,即使在小安看來,這次引起輿論震動的南京“夏日祭”也與普通漫展不一樣。“以往的漫展爲了成本一般不會設置大型和風佈景,像這種搭建了鳥居這樣具體的和風場景,還跳日本舞蹈,想要還原日本祭典元素的活動,還是第一次見,地點還選擇在了南京。”

他表示,即使身爲二次元愛好者,自己在民族情感上也無法接受這一活動。

漫展應該就是漫展

“日本動漫並非漫展的全部,漫展也不等同於夏日祭。”有二次元愛好者對此表示。

隨着國產動漫IP、國產遊戲IP、漢服文化的崛起,漫展的內容正呈現多元化發展。《大聖歸來》、《哪吒之降世神童》《一人之下》、《原神》等多個國產IP的衍生作品均在漫展受到歡迎。

“與之前相比,現在穿漢服逛漫展的人變多了。”另一名二次元愛好者曉曉表示,除專門的漢服會展外,不少漫展也增加了漢服展位。

“漫展就是漫展,可以叫動漫節,可以叫盛典,但絕不可成爲帶有日本色彩的祭典。”有網友對此評論。

中新財經注意到,某二次元綜合平臺已於2021年將新年慶祝活動“拜年祭”改爲了“拜年紀”。

喜憂參半的漫展商業化

近年來,隨着二次元文化的發展,我國二次元產業也進入爆發期。根據艾瑞網《2021年中國二次元產業研究報告》預測,2023年中國泛二次元用戶規模將達到5億,用戶付費、廣告營銷和IP授權收入均趨於成熟。

而基於共同的愛好,二次元羣體也需要線下場所進行交流,漫展作爲線下娛樂形式之一,成爲二次元重要的社交方式。

資料圖:長沙湖湘動漫月暨長沙(國際)動漫遊戲嘉年華活動。 鄧霞 攝

資本的投入也推動了漫展的商業化,除二次元愛好者自發舉辦的非商業性質的集會外,一些大型商業二次元會展也逐漸成熟,例如中國國際動漫遊戲博覽會CCG EXPO、COMICUPT同人展、廣州螢火蟲漫展等。

對於不少二次元愛好者來說,漫展的商業化發展或許喜憂參半。一方面,大型動漫IP在漫展的宣傳下影響力更加廣泛,IP官方親自參與漫展互動,衆多知名cv、coser加盟,漫展的場景和形式都更加多樣化。另一方面,同人二次創作遭到擠壓,小衆變得更加“小衆”。同時,爲了爭搶流量,原本因喜愛作品角色才進行的cosplay(角色扮演),如今也擦邊球爭議不斷。

“也許十年前的漫展才是更好的。”曉曉向中新財經如此表示。(中新財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