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百年美妝大牌突然關閉全國線下門店!接下來怎麼辦?官方有了新計劃

7月26日,有消息稱,有着上百年曆史的美妝品牌美寶蓮將陸續關閉中國所有線下門店。

據中新網報道,美寶蓮客服表示,的確收到通知,品牌的線下專櫃將陸續關閉。消費者暫時可以去屈臣氏購買美寶蓮產品,不過種類沒那麼齊全,線上的種類要比線下齊全。美寶蓮客服未透露關閉線下櫃檯的原因。

另據澎湃新聞,這家已有105年曆史、入華二十餘年的美妝品牌,線下將僅保留屈臣氏專櫃,其餘銷售渠道均轉移到線上。其官方客服表示,根據線下市場表現及銷售統計情況,線上可能更適合美寶蓮品牌銷售。

網友紛紛留言表示,“美寶蓮眼線筆和卸妝油還挺好用的”“十幾年前買他家的睫毛膏七十九”“時代的眼淚了~”。

線下商超賣場走向低迷

資料顯示,美寶蓮是美國老牌美妝品牌,誕生至今已有百餘年曆史。該品牌在1917年成立之時,生產出世界上第一支現代眼部化妝品——美寶蓮紐約塊狀睫毛膏;1996年被歐萊雅集團收購,正式成爲歐萊雅旗下品牌;2004年正式更名“美寶蓮紐約”,總部由曼斐斯遷往紐約。

1997年就進入中國市場,美寶蓮定位大衆化妝品,是無數中國消費者對化妝的啓蒙,“美來自內心,美來自美寶蓮紐約”的口號更是傳遍大街小巷,更是被美妝博主稱爲“學生黨人生第一份化妝品首選”。

市場分析機構央視市場研究的報告顯示,從2015年到2019年,美寶蓮一直是中國彩妝市場的佔有率排名第一的品牌。但隨着大衆彩妝市場競爭不斷加劇,日韓與中國本土彩妝品牌一波波出現,美寶蓮的市場份額從30.9%逐年下降至23.3%。

早在2020年就有“美寶蓮退出中國百貨市場”的相關媒體報道。當年,美寶蓮商標還曾入選上海重點商標保護名錄。

當時美寶蓮中國表示,此次美寶蓮品牌的撤櫃舉措是線下渠道戰略轉型,這是基於滿足消費者需求,進一步完善美寶蓮高街潮流品牌獨特形象的塑造等方面的考量。

據北京商報,美寶蓮從2016年起就開始針對線下渠道進行調整,試圖優化零售網點,包括將單產不夠標準的櫃檯撤掉、縮減低產出櫃檯的形象升級費用等。

在業內人士看來,美妝品牌線上電商渠道發展起來,線下的弊端會逐步暴露。作爲傳統渠道,線下櫃檯升級慢、試用裝配比不到位、新品上貨速度慢、品牌培訓不到位、服務跟不上等問題開始慢慢顯現,容易流失掉一批消費者。再加上隨着線上電商、海外代購等新興渠道的崛起,化妝品在商超渠道的份額被逐漸壓縮,受到影響的不止美寶蓮一家。

此外,國產彩妝品牌的快速成長髮展,也導致了美寶蓮目前的尷尬處境。

線上生意好做嗎?

美寶蓮曾擁有亮眼的線上成績。在2017年天貓雙十一預售人氣榜上,美寶蓮排名第一。但從近兩年各大銷售榜單來看,美寶蓮在中國的線上業績也乏善可陳。

天貓2020年“雙11”彩妝銷售前十,美寶蓮位居第九,第一第二分別爲國貨品牌完美日記與花西子。2021年。美寶蓮已跌出“雙11”彩妝銷售銷售前十,第一、第二分別爲高端品牌YSL和雅詩蘭黛。據瞭解,這是美寶蓮首次跌出前十席位。

2022年的“618”大促中,天貓美妝前十不見美寶蓮蹤跡。京東香水彩妝類目成交額中,美寶蓮成交額約547萬元,排在二十名以後。第一名迪奧成交額爲4564萬元,第二名花西子成交額爲2244萬元。

從數據上反映,美寶蓮母公司歐萊雅集團近年的重心也已經逐步向高端類產品轉移。

歐萊雅集團2021年財報顯示,美寶蓮所在的大衆消費品部門收入增長4.5%至122.3億歐元,而擁有蘭蔻赫蓮娜等品牌的奢華產品部門則增長增長21.3%,錄得收入123.5億歐元。就在美寶蓮逐步關閉線下獨立門店之時,歐萊雅集團旗下奢侈美容品牌Carita在同期官宣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將在南京德基廣場和北京SKP開設精品店和專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