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000萬開發者,中國內地佔近1/4,葛越揭祕蘋果創新‍‍

蘋果的信條是,做最好的,而不是最多的。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劉哲銘

編輯|李薇

頭圖來源|受訪者

《史蒂夫·喬布斯》書中有這麼一個細節:在斯坦福校園的小徑上,蘋果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經常和時任英特爾總裁保羅·歐德寧一同散步,一路走到山丘上。他們的交談往往以喬布斯講述電腦發展的故事開頭,最終以雙方合作的具體金額結束。

那是2005年。彼時,正值蘋果決定從摩托羅拉轉向英特爾架構,喬布斯和董事會討論了整整18個月。敲定決策後,蘋果比期限早6個月完成了芯片轉換。

對於這次無縫銜接、又極爲準時的“祕密”更替,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曾表達了欽佩之情:“如果你說,好,我們現在要換掉微處理器芯片,但是一拍都不能落下,這聽起來是不可能的,不過他們做到了。”

15年之後,一次悄無聲息的芯片更替再次出現在蘋果。

2020年11月,蘋果發佈了基於ARM架構的自研芯片M1 ,以及首批配備M1的多款Mac系列電腦。蘋果表示,這是向專爲Mac設計的全新系列芯片過渡的開始,過渡將在約兩年內完成。至此,蘋果長達15年的英特爾芯片時代就此成爲歷史。

“我們不是專門的芯片供應商,所以我們可以用自研處理器來滿足我們產品的特別需求。”蘋果芯片架構師、副總裁蒂姆·米勒特(Tim Millet)在接受《中國企業家》的採訪時談到了蘋果自研芯片的初衷。

他還談到了整個蘋果內部對這個全新系列芯片的決心:“從着手M1芯片設計開始,我們硬件技術、硬件工程、軟件工程、ID等多個方面的團隊之間密切合作,爲Mac、macOS、Mac軟件量身設計 M1 芯片,並做到了滿足消費者的使用方式。”

雖然沒有透露過多的細節,但蒂姆·米勒特表明了蘋果管理層對M1自研芯片的肯定:“人們一直以來都認爲性能與電池續航是一對矛盾體,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蘋果自研芯片已推翻這一認識。”

不到兩年時間,2022年6月,蘋果發佈M2芯片。M2芯片比 M1芯片多了50%的內存帶寬、更一體化的內存,以及神經引擎、ISP(圖像信號處理)、無損視頻錄製ProRes加速等下一代定製技術。

翻閱蘋果45年曆史,自研芯片只是其創新力的一瞥。2007年1月,喬布斯帶着iPhone在舊金山Macworld亮相,從那以後,蘋果一直持續不斷地給外界帶來驚喜。庫克時代,蘋果也帶來了AirPods、自研芯片等多個創新產品。

“15年前我們向全世界展示iPhone時,已經意識到某些根本性的變革已經發生了。”蘋果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葛越在接受《中國企業家》專訪時表示。她於2008年加入蘋果,2017年起擔任蘋果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

根據7月26日發佈的《蘋果中國企業責任報告2021-2022》(以下簡稱《報告》),截至 2021 年底,蘋果大中華區員工爲1.5萬名,但在這1.5萬員工背後,蘋果大中華區的註冊開發者數量現已超過500萬,其中,來自中國內地的開發者佔整個App Store開發者的23%。

除此之外,蘋果龐大的供應鏈體系帶來了大量就業崗位。根據《報告》,蘋果的供應鏈分佈在52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300萬名員工,業務涵蓋設計與工程、總裝工廠、物流、售後支持等,其中大量工作崗位在中國。

以下是《中國企業家》對葛越的獨家專訪,內容要點如下:

1.蘋果最大的創新是拓寬技術的可及性,產品不僅要美觀,還要非常實用。

2.蘋果做得最好的一點是,去選擇,不是什麼都做。蘋果一直的信條是,做最好的,而不是最多的。

3.蘋果特別相信辯論,在做一件事之前,我們希望大家不停地辯論,各抒己見,發出不同的聲音。

4.蘋果的文化既有創造的文化,也有協作的文化,兩者碰撞會帶來非常強的創新力。

做最好的,而不是最多的

《中國企業家》:兩年前,蘋果發佈了自研芯片M1,今年6月初,蘋果又發佈了M2芯片。就職於蘋果14年時間裏,你覺得蘋果最大的創新是什麼?

葛越:在我看來,蘋果最大的創新是拓寬技術的可及性,用技術來真正地豐富人的生活。

15年前,我們向全世界展示iPhone時,已經意識到某些根本性的變革已經發生了,但無法預料到它會爲人們生活帶來這麼多不可思議的變化。

後來,我們陸續帶來了更多提升用戶體驗的產品,例如AirPods、Apple Watch等。我在美國擔任蘋果無線技術軟件副總裁時,曾經也參與而且主導AirPods的研發工作。我們希望成爲池塘中的漣漪,爲世界帶來更多的創新。

《中國企業家》:蘋果延續不變的原則是什麼?

葛越: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從用戶體驗出發。我們的願景是通過技術開闢新途徑,帶來新的機會。我們願意幫助所有人與人和世界建立更深的聯繫。產品不光美觀,還要非常實用,能效比更高。我們的AirPods,爲什麼可以做得這麼小巧?爲什麼我們的Macbook Air有這麼高的性能,但耗電量卻比較低?都是從這個理念出發。

蘋果公司一直以來推出的產品都是希望能帶來更好的體驗。就算我們之前沒有自己的芯片,跟其他芯片廠商合作的時候,也一直強調降低能耗,這是我們追求的一個方向。

《中國企業家》:怎樣把一件事做到極致?

葛越:其實員工們有很多不同的想法,但蘋果做得最好的一點,是去選擇,而不是什麼都做,極其專注於某幾件事情,選定了幾件事情,我們就傾盡全力創造出能夠改善人們生活的東西。我們一直的信條是要做最好的,而不是最多的。

葛越和移動應用創新賽獲獎女同學代表討論編程。來源:受訪者

《中國企業家》:迴歸到更具操作性的層面來講,在組織或文化上,蘋果有沒有一些心得和經驗可以分享,例如亞馬遜有著名的“兩個披薩團隊”(注:創新項目最好採用小團隊方式,人數不要太多,以每頓飯點兩個披薩餅夠喫爲標準)。

葛越:第一,我們專攻和選擇擅長的事並保持專注。第二點,我們的文化既有創造的文化,也有協作的文化,兩者碰撞會帶來非常強的創新力。當大家把不同的觀點融合在一起時,創造力和創新力就被激發出來了。

蘋果特別主張各個團隊合作把一件事情做成。在蘋果,基本上都知道能協作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中國企業家》:有沒有什麼獨特的方法論,能夠把文化或者新的任務目標迅速展開,使得全公司形成共識?

葛越:我們特別相信辯論,然後大家盡心盡力地去做。在做一件事之前,我們希望大家各抒己見,發出不同的聲音。綜合意見後,我們會得出一個結論,然後全力以赴,大家一起來做這件事情,這是讓我非常自豪的文化之一。

1.5萬員工和500萬開發者

《中國企業家》:平時你有什麼愛好嗎?

葛越:我挺喜歡運動。每到一個城市,我都喜歡晨跑。最近,我也開始跟着劉畊宏跳操。

《中國企業家》:2017 年,你開始擔任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對於這個新崗位,你的關注點和最重要的任務是什麼?

葛越:我在蘋果的第一份工作,其實是無線技術副總裁。當時,我把一支只有25個人的工程師的隊伍擴展到了1200人,後期幾乎涉及蘋果所有的產品。雖然現在我的職位發生了變化,但是我的想法和關注重點沒有變,依舊是如何用技術改善人們的生活。我的首要任務之一,還是用戶體驗,確保蘋果爲中國客戶帶來最佳的用戶體驗。

《中國企業家》:五年來,中國區的同事在提升用戶體驗上有哪些貢獻?

葛越:非常多。我最喜歡的例子就是夜間模式。我們的相機團隊到中國實地調研,理解了爲什麼在夜間拍攝精美照片對中國用戶如此重要,該功能現在也受到了世界各地客戶的喜愛。把它變成一個新的功能,你會發現,其實全球的客戶都很喜歡這個功能。

中國市場發展非常迅速,大中華區做得最好的地方,就是我們一直在關注我們的用戶。

《中國企業家》:現在蘋果有10萬員工,大中華區大概有多少?

葛越:蘋果有超過1.5萬名員工在大中華區。

《中國企業家》:超過十分之一。你怎麼看中國團隊對整個蘋果的意義?

葛越:蘋果的靈魂就是我們的團隊,中國團隊是整個蘋果團隊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研發中心建立在整個深厚的供應鏈基礎之上,吸收了中國一流大學的優秀畢業生以及海歸人才。拿我們的上海應用研究實驗室來說,它是蘋果在美國之外最大的實驗室之一,主要負責新材料研發,在新產品的開發、技術創新方面都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葛越考察蘋果資助的一村一園項目。來源:受訪者

《中國企業家》:除了產品、技術方面的創新外,碳中和正在成爲全世界的共同話題和任務目標,蘋果在碳中和方面有哪些計劃和創新?

葛越:五年前,蘋果就承諾,有朝一日只使用循環利用和可再生材料生產產品,我們的產品是基於一條複雜的全球供應鏈,所以這個目標很有挑戰性,但我們決心實現。

如今,蘋果的產品設備中使用的再生材料已經創下了20%的歷史新高。在最新的iPhone13系列中,所有的磁鐵都採用了100%再生的稀土元素,並且已經不再使用任何塑料的包裝部件了。除此之外,我們還向供應商提供知識、技術、工藝、財務支持,幫助他們實現可再生能源的轉型。

《中國企業家》:你覺得蘋果給你帶來的最大收穫是什麼?

葛越:自豪感。

我是工程師出身,14年前,史蒂夫·喬布斯親自面試了我。和他聊了兩個小時後,我就決定了:如果想在某個地方對世界產生更大的影響,那麼就應該來蘋果。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