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美航天局:俄羅斯至少2028年前不會退出國際空間站

(觀察者網訊)當地時間7月27日,在俄羅斯表示2024年將退出國際空間站項目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載人航天計劃的負責人凱西·魯德斯(Kathy Lueders)表示,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Roscosmos)的官員告訴美國航天局,俄羅斯希望繼續保持國際空間站項目合作,至少留在該計劃到2028年。

據路透社7月27日報道,魯德斯表示,俄羅斯航天官員26日晚告訴美國航天局,在名爲ROSS的俄羅斯國家空間站項目啓動和運行前,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將繼續參與美國航天局合作。

俄羅斯參與國際空間站的協議將在2024年到期;目前,延長俄羅斯參與國際空間站的正式協議還沒有達成。魯德斯稱,美國宇航局、俄羅斯和國際空間站的其他合作伙伴將在週五舉行的空間站管理定期董事會,計劃在會議上討論將延長合作至2030年的前景。

26日,俄羅斯航天集團總裁鮑裏索夫在向普京彙報工作時表示,俄羅斯將在2024年後退出國際空間站,同時開始部署俄羅斯國家空間站。

鮑裏索夫在會面中強調,“我們將根據既定計劃開展試點項目,優先建造俄羅斯空間站。儘管2024年退出國際空間站的決定已經作出,目前,我們仍然是國際空間站國際合作的一份子,因此我們還是將繼續遵守對合作夥伴的所有承諾。”

俄航天集團公司披露了將完全由俄方運營的軌道站草圖,由三到七個模塊,以及一個航天器維護平臺組成,將不早於2028年開建,或於2030年投入運營。新軌道站可用作登月基地,可能將駐紮一艘月球飛船,並可監測包括北極在內的整個地球表面。此外,站內還可能安裝一個可容納四名遊客的模塊,實現商業太空遊。

普京對此評價稱,這些計劃和決定“很好”。

26日當天,俄羅斯航天局網站發佈對國際空間站俄羅斯部分的航天主管弗拉基米爾·索洛維約夫(Vladimir Solovyov)的採訪,採訪中索洛維約夫表示:“我們當然需要繼續使用國際空間站,直到我們爲ROSS收集到足夠的實用經驗”,“我們必須認識到,如果我們停止載人航天幾年,那麼已經取得的成就將很難恢復”。

自今年2月俄烏衝突發生後,美國對俄實施一系列經濟制裁,其中包括高科技領域出口限制,美國總統拜登稱,這些限制將“削弱”俄羅斯的航空航天業,包括太空項目。爲此,俄航天集團3月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歐洲航天局發送瞭解除對該集團制裁的書面要求。

此後,俄羅斯航天集團時任總裁羅戈津多次譴責西方對俄製裁。今年3月12日,羅戈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警告稱,爲國際空間站服務的俄羅斯飛船的行動可能會受到制裁的干擾,其結果可能是,重達500噸的國際空間站“墜入大海或陸地”。

4月30日,羅戈津在俄羅斯24套節目中表示,俄羅斯已經確定終止參與國際空間站項目的日期。當時,NASA曾試圖維持與俄羅斯航天集團的合作關係。5月3日,NASA局長納爾遜在參議院小組委員會聽證會上澄清道,近期有誤導性的新聞稱俄羅斯將退出國際空間站,引發了公衆擔憂,但俄羅斯沒有退出。

7月4日,俄羅斯航天集團在社交媒體上發佈了俄羅斯宇航員在國際空間站手持“盧甘斯克共和國國旗”和“頓涅茨克共和國國旗”的照片,再次引發爭議。7月7日,《華盛頓郵報》報道稱,NASA“罕見地”發佈聲明譴責了俄羅斯,“強烈譴責出於政治目的利用國際空間站。”

一天後,羅戈津反駁道,是美國人首先踐踏了“太空遠離政治”的原則,是西方對俄羅斯航天集團的相關企業和行業要員實施了非法制裁,“剝奪了俄方進入國際微電子市場的機會,試圖扼殺俄羅斯航天業”。

據悉,國際空間站是目前在近地軌道上最大的模塊化空間站,分爲俄羅斯軌道段和美國軌道段兩個部分,由5個航天機構共同運行,分別爲,NASA(美國)、Roscosmos(俄羅斯)、JAXA(日本)、ESA(歐洲)和CSA(加拿大)。

英國《每日郵報》指出,國際空間站由俄、美兩國共同管理,俄羅斯完全撤出將對空間站構成重大挑戰。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歐空局和其他航天機構是否能夠在沒有俄羅斯支持的情況下在國際空間站上維持運營仍存在疑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