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北京,迎來一位老朋友

7月25日至26日,應習近平主席邀請,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維多多訪問中國。會談後,雙方發佈了兩國元首會晤聯合新聞聲明。其中,有這樣一句話:

兩國元首認爲,中印尼關係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和深遠全球影響,同意確立共建中印尼命運共同體的大方向。

這是佐科總統此訪達成的最重要的政治成果。這既是兩國元首層面的共識,也是世界範圍內發展中大國互動的樣板。

命運與共的關係如何成就,又有怎樣的深刻內涵,就貫穿於這份聯合新聞聲明的字裏行間。

聯合新聞聲明提到:

印尼預祝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圓滿成功,引領中國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中國預祝印尼順利實現2045年建國百年成爲發達國家的目標。

兩國元首,默契地預祝彼此實現中長期國家戰略目標。這種默契,源於兩國元首的頻密互動。

2014年11月,就任印尼總統還不到一個月的佐科就動身前往北京參加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會議前,習近平主席會見佐科總統。

當時,習近平主席提到,“佐科總統提出的建設海洋強國理念和我提出的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高度契合,我們雙方可以對接發展戰略。”

理念相通,中國人一般會用一個詞形容這樣的關係——知己。

事實上,早在2013年,習近平當選國家主席後首次訪問東南亞國家,首站,就選在印尼。在印尼國會發表演講時,習近平主席就用一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作爲中印尼兩國交往的註腳。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許利平告訴譚主,佐科總統在參加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時,習近平主席同佐科總統進行了交流,其中就提到了推動基礎設施的建設。而在佐科總統任上,印尼基礎設施建設有了大幅度的發展。

志合,足以跨越山海。

4個多月後,2015年3月,佐科總統來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在與習近平主席的會談中,佐科總統表示,期待習近平主席出席萬隆會議60週年紀念活動。

習近平主席於1個月後前往印尼赴約。在佐科總統的邀請下,習近平主席第一個走上講臺,在亞非領導人會議全會上發表講話。

兩國元首互訪如此頻繁,實屬罕見。佐科總統上任以來,5次訪華或來華參會,習近平主席同他8次會晤。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習近平主席又6次同佐科總統通電話。

此次應習近平主席邀請,訪問中國,更是讓佐科總統成爲北京冬奧會後中方接待的首位外國元首。這份邀約的分量,不一般。

而此次佐科總統訪華,更是達成了沉甸甸的政治成果——同意確立共建中印尼命運共同體的大方向。

早在2013年,習近平主席就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中國周邊,尤其是東盟國家中,已經有一些先行先試的案例——中國同柬埔寨、老撾都簽署了構建命運共同體的行動計劃。

而印尼此次與中國達成共識,則成爲東盟國家中首個同中國構建命運共同體的海上國家。從陸地到海洋的跨越,讓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在亞太區域走向縱深。

而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正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精髓,對彼此思想的理解和認可是互動的高層境界,這足以體現元首外交在國家交往中,把舵引向的作用。

有了航向,中印尼命運與共的大船,才能劈波斬浪。

會談中,習近平主席用四句話,對中印尼兩國命運休慼相關作了總結:

發展階段相似

共同利益相連

理念道路相通

前途命運攸關

中國和印尼,作爲全球第一大與第三大發展中國家,從歷史上看,中印尼兩國有着反抗殖民主義、反侵略的共同經歷;從現實來說,也有着通過工業化、現代化來實現強國的夢想。

相似的經歷和同頻的發展進程,在眼下,也讓兩國擁有相近的治國理政方略

減貧,就是其中一項。

聯合新聞聲明中提到:

雙方將擴大發展融資合作,加強農業、減貧、糧食安全等領域合作。

作爲世界上第四人口大國,印尼目前仍有2000多萬的貧困人口。

佐科總統曾在發表國情諮文時承諾,政府努力使所有印尼人都能享受到國家的發展成果和社會正義,以及感受到作爲印尼人的自豪感,包括居住在偏遠地區的民衆。

發展爲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正是中國始終堅持的理念與方針。

2013年以來, 脫貧攻堅被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中國開展的脫貧攻堅戰,使得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021年2月,習近平主席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

就在1個多月後,習近平主席同佐科總統通話,佐科特別祝賀中國在脫貧攻堅和經濟發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爲包括印尼在內的地區國家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並表示,印尼希望學習借鑑中國有關經驗。

對待貧困問題,只是中國和印尼志同道合的一個縮影。

就如同“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一樣,在全面脫貧的前提下,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有了更堅實的基礎,串點成線,連線成面,中國和印尼間的發展契合點會越來越多。

今年1月,在同佐科總統通電話時,習近平主席就提到,在爲國家謀發展、爲人民謀幸福的道路上,中國和印尼志同道合

志同道合的起點,可以追溯到大半個世紀之前。

1955年,爲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29個亞非國家和地區的政府代表團在印尼萬隆召開亞非會議。這場會議揭開了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爭取國家獨立、謀求經濟發展的新篇章。

會上提出的倡導以和平共處、求同存異爲核心的萬隆精神,更是成爲發展中國家合作與發展的準則,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聯合新聞聲明中提到:

雙方將深化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和“全球海洋支點”合作,如期建成雅萬高鐵這一首要旗艦項目,打造“區域綜合經濟走廊”和“兩國雙園”等新旗艦項目

2014年,佐科上任後,提出了“全球海洋支點”構想,印尼,要以海洋文明強國的姿態復興。

這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不謀而合。2013年,習近平主席正是在印尼首次提出了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謀劃了一條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串聯起亞、非、歐各大經濟板塊的恢宏路徑。

從亞太域內來看,印尼有着明顯的區位優勢——印尼地處太平洋和印度洋、亞洲與大洋洲的交匯處。但是從印尼國內來看,作爲一個海洋國家,由於地形過於分散,長期以來國內的連通面臨着基礎設施薄弱、運輸不暢的問題,也是印尼經濟發展的掣肘。

2014年,根據世界銀行報告,印尼的物流表現指數只能排到全球50名開外,落後於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等本地區的許多國家。

印尼所要彌補的劣勢,恰好是中國所長。基礎設施成爲中國和印尼開展合作的先導領域,雅萬高鐵,成了兩國合作的首要旗艦項目。

雅萬高鐵連接印尼首都雅加達和第四大城市萬隆,全長142公里,最高設計時速350公里。建成後,可以將出行時間從現在的3個多小時縮減至40分鐘。

▲作爲我國高鐵整體出口第一單,雅萬高鐵項目所需的3.81萬噸鋼軌全部由中國生產,通過鐵海聯運轉運到印尼

印尼中國高速鐵路公司(KCIC)工程董事肖頌新告訴譚主,雅萬高鐵項目的三大板塊動車組的製造已經完成,土建工程已經完成了90%以上,房建、鋪軌、電力電氣化等後續工程正在緊張施工。項目的整體進展,已經達到84%左右。

於印尼來說,高鐵不僅是交通工具,還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雅萬高鐵建成後,不僅將提高交通的便利性,更會讓兩個城市物流運輸、人員往來的效率變高,促進兩座城市的聯繫。更重要的是,雅萬高鐵,還途經許多工業園,高鐵的開通,還會帶動沿線產業帶的升級。

這條高鐵線路對於印尼經濟的推動作用,不止於此——雅萬高鐵建成,將使得印尼成爲第一個擁有高鐵系統的東南亞國家,這無疑會是外資眼裏的吸引力。

在印尼看來,雅萬高鐵,就是印尼快速發展的象徵

雅萬高鐵建造的同時,“兩國雙園”等新旗艦項目,也在同步推進。“兩國雙園”,是中印尼兩國間經貿創新發展新模式。中方的“一園”,選在了福建省福州市元洪投資區。

福州新區福清功能區經發處方仁浩告訴譚主,印尼的海上資源非常豐富,園區的食品行業比較發達,印尼的魚“走進來”,經過深加工後,既滿足了國內市場的需求,也幫助福建的食品企業“走出去”。

目前,園區已在印尼建設漁業中心,已有基地於今年3月投產,年產量將達50萬噸,未來計劃再建9個漁業基地。

在園區的規劃中,並沒有侷限於來料加工,計劃通過打造亞洲最大的多溫區冷鏈倉儲基地、公共服務平臺和數字化交易平臺等一系列配套設施,逐步構建以食品工業、海洋漁業、數字經濟爲主的國際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形成產業共同體的聚合效應,這無疑是新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典型項目。

▲元洪投資區公共服務平臺智能可視化系統

在世紀疫情和局部衝突疊加影響下,產業鏈和供應鏈體系的安全穩定備受關注,在此背景下,“兩國雙園”的規劃極具前瞻性,運作模式也更具示範效應。

值得一提的是,元洪投資區,是習近平主席當年在福州工作時親自洽談引進、參加奠基的項目。

合作的種子早在過去埋下,而合作的方向,也愈發明朗。

佐科總統列舉過印尼實現“2045願景”的三大關鍵手段:

擴大出口

完善基礎設施

經濟數字化

這三大手段,都與中國的優勢,深度鉚合。

就拿出口來說,中國是印尼最大的貿易伙伴。2021年,中印尼雙邊貿易額1244.3億美元,同比增長58.6%。

這個數字,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許利平告訴譚主,當前兩國貿易額與兩國的經濟體量並不匹配。以中國與東盟在2021年的貿易額作爲參照:

2021年,中國與東盟貨物貿易額達8782億美元。印尼的經濟體量佔到東盟經濟體量的40%左右,而中印尼雙邊貿易額僅爲中國和東盟貿易額的14%——兩國之間,具有很大的合作潛力。

這次會談中,習近平主席也表示,中方願繼續擴大進口印尼大宗商品和優質農副產品。

同時,中方願積極參與建設印尼新首都和北加里曼丹工業園,擴大發展融資合作,在數字經濟、綠色發展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

新的增長點,又在給中印命運與共,提供新的動力。

聯合新聞聲明中提到:

雙方將致力於強化多邊主義。印尼重視全球安全倡議,願同中方共同通過對話和外交途徑維護和平與穩定。

全球安全倡議,倡導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

印尼,就是身體力行的樣本

爲了重啓俄烏兩國間的和平談判,就在上個月,佐科總統還連續訪問了俄羅斯和烏克蘭。

俄烏衝突升級後,美西方國家一直在向作爲G20輪值主席國的印尼施壓,要求其將俄羅斯排除在G20峯會之外。但佐科總統表示,會邀請普京出席G20峯會。同樣,他也會邀請澤連斯基參加G20峯會。

印尼在用自己的方式,爲烏克蘭局勢緩和降溫,爲勸和促談創造條件。

印尼的努力,各國都看在眼裏。此次,印尼明確提出重視全球安全倡議,無疑是在傳遞鮮明的信號——作爲G20輪值主席國,印尼要用正確的方式來維護全球的和平與穩定。

聯合新聞聲明中,中方也表示:

中方支持印尼當好二十國集團東道主,期待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峯會圓滿成功

算上即將召開的G20峯會,今年下半年,世界進入了全球治理的“亞洲時刻”

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中國是輪值主席國;

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泰國是輪值主席國;

G20峯會,印尼是輪值主席國。

亞洲國家,大都是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都在努力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堅持開放的區域主義,通過合作,爲全球治理提供東方智慧,貢獻亞洲力量

這在單邊主義抬頭、貿易保護主義回潮的當下,更顯得難能可貴。

奉行這樣外交政策的印尼,才能將G20峯會,變成能真正發出多邊主義聲音的平臺。

在兩國元首戰略引領下,以共建命運共同體爲大方向,中印尼關係將不斷取得新的更大發展:

成爲互利共贏的典範、

成爲共同發展的樣板、

成爲南南合作的先鋒。

這樣的中國和印尼,能爲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中國和印尼,選擇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來源:玉淵譚天

責任編輯:朱學森 SN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