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讓晨 石英婧 上海報道

多地連續高溫天氣之下,空調市場正在迎來一波銷量熱潮。

近期我國南方地區的連續高溫卻爲空調市場帶來了銷量小高潮。據奧維雲網數據,空調品類在今年第30周(7月18日至24日)線上市場行業規模較上年同期增長6.45%,達到27.4億元,銷量達到91.7萬臺,較上年同期增長11.52%。

對此,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爾智家”,600690.SH)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持續高溫的情況下,用戶對“好空調”的需求更加迫切,同時海爾智家空調上半年銷量的提升,既有外部因素刺激的原因,也與空調廠商“修內功”分不開。“海爾智家旗下的卡薩帝憑藉着在智能化、健康化、套系化、場景化方面的優異表現,領跑高端市場,成爲消費者心目中的首選品牌。”

對於當前空調產品的銷量增長,中信建投證券家電首席分析師馬王傑告訴記者,天氣這類的原因只是一個催化劑,並不是空調銷量增長的核心原因,相關企業還是要在節能、健康、靜音、製冷等方面提供更好的產品。

“冷經濟”崛起

高溫盛夏,空調銷量持續上揚。

數據顯示,自6月13日開始,我國就出現了今年以來首次區域性高溫天氣,截至7月中旬,本輪高溫天氣已經影響了我國近一個月,受影響國土面積達到約502萬平方公里,受影響人口達到了9億人。

在此背景下,空調迎來了一波熱銷潮。奧維雲網數據顯示,在“6·18”後的三週時間內,國內線上市場的空調銷售分別達到了81.6%、80.2%、14.9%。線下市場方面,在高溫區的上海、四川、重慶、安徽等地空調銷售量也開始增長。其中在2022年第26周(6月27日至7月3日),上海市和安徽省的空調線下零售額增速較上年同期達到了423.4%和225.9%。

日前,記者走訪上海市多家家電賣場也發現,空調產品銷售火熱。某大型連鎖家電賣場某品牌空調銷售人員告訴記者:“近來空調的銷量很好,尤其價位在3800元左右的新款產品賣得比較好,之前的備貨都已經全部售出,現在的貨都是新到的。”另一品牌空調銷售人員也告訴記者,近來由於天氣炎熱,空調的銷量情況較好,並且大部分產品都能有一定折扣,“6400元左右的產品最低能夠降價到6000元。”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近來空調銷售市場表現良好,但最近兩個月空調排產數據卻出現下滑。據產業在線數據,2022年6月家用空調生產量爲1267.5 萬臺,同比下降17.07%,而7月家用空調生產量約1069萬臺,較去年同期生產實績下滑20.8%。

渤海證券研報指出,今年6月家用空調排產計劃下滑,主要由於5月空調終端銷售不及預期,導致企業6月排產較爲謹慎。

馬王傑告訴記者:“這可能由兩方面原因導致:一是因爲空調零售端和出貨端並不完全一致,會有一部分庫存累積,儘管目前各大空調廠商都在做相關的庫存量精簡,但仍有庫存累積;另一方面,儘管需求增長的情況下會傳導到生產端促進排產,但企業可能認爲後續的需求會有不足,排產計劃包括了外銷的情況,而外銷可能沒有內銷強勁。”

不過排產數據下降並未給企業帶來困擾。記者從海爾智家方面瞭解到,針對目前高溫下空調的銷量增長,海爾智家在全國的一萬多家門店開展的“一槍一幣一霜”實機演示活動,進一步促進了消費者購買。

海爾智家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用戶對空調的需求,將不僅侷限在產品本身,而是追求更加舒適智慧的健康空氣場景體驗。場景化是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而海爾空調也是行業最早的探索者。

綠色智能產品嶄露頭角

隨着空調市場的消費升級,有智能、綠色等功能的空調產品也漸漸火熱起來。

記者線下走訪發現,擁有新風、語音識別等新功能的空調產品已開始嶄露頭角。據某大型連鎖家電賣場銷售人員介紹,對於同系列的空調而言,帶有新風功能的空調,需要安裝一個新風裝置,因此會有兩個獨立的管道,價格較普通款大概高出了500元左右;而帶有語音功能的空調不需要遙控,只需要和空調對話就能夠調整溫度、風速等,但價格較一般的空調貴500至1000元左右。

據瞭解,目前空調行業正在向健康化、品質化、綠色化的方向發展。據奧維雲網數據,2019~2022年上半年新風空調的參與品牌數由2019年的4個增加至2022年13個,機型數量從26個在售變爲149個。從規模看,新風空調2022年上半年線上銷售額12.2億元,規模同比上升249.0%。線下銷售額11.1億元,規模同比上升17.9%。

對此,奧維雲網方面分析認爲,近些年智能、健康、舒適體驗逐步成爲消費者關注的重點,新風空調等產品正是圍繞這些痛點進行改善。“在優質細分賽道里找到解決用戶痛點的方案,消費者也是願意買單。”

馬王傑也告訴記者:“語音等智能功能確實會爲消費者帶來便利,但更重要的是在產品本身的功能層面。目前我國空調的家庭保有量也不算低,現在很大一部分消費需求是更新需求,可能消費者會覺得現在已經購買的產品能耗較高,製冷、靜音等方面有問題,往後更換的時候會成爲考慮的因素,因此產品在更新的時候核心是要讓顧客感覺到比已有的產品要好。”

對此,海爾智家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產品品類方面,海爾智家將圍繞着用戶的高端、健康需求,升級產品和體驗。“我們的產品將會繼續承接國家戰略,滿足用戶需求。在綠色節能方面,海爾智家也將綠色節能的理念融入產品生產的全週期。未來,海爾智家將持續踐行節能減排戰略,爲用戶帶來更節能的空氣解決方案。”

政策暖風頻吹

除了高溫助攻,目前包括空調在內的家電行業也正迎來政策暖風。

事實上,近年來已有多個家電促銷費政策出臺。據瞭解,商務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研究提出的《關於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日前已獲得國務院同意,將於近期發佈。

據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介紹,相比此前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的政策舉措,《措施》具有“以市場化手段激發消費潛力”“以便利化措施提升消費體驗”“以產業升級優化消費供給”三大特點。

具體表現如提出“實施家電以舊換新和綠色智能家電下鄉活動,不得設置不合理和歧視性的准入退出條件”“實施家電售後服務提升行動,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推出更多滿足不同需求的綠色智能家電產品,推廣互聯網智能家電全場景應用”等。

除了宏觀層面,各地政府也已開始發放家電相關的消費補貼。以山東省爲例,今年7月,山東省商務廳會同山東省發改委、工信廳等部門聯合下發了《關於繼續實施促進汽車、家電消費政策的通知》魯商發[2022] 7號,明確山東省發放2億元家電消費券總額不變,覈銷時間延長至7月底。

同時,山東省還擴大了消費補貼的適用範圍,在電視、冰箱、洗衣機、空調4類商品基礎上,增加燃氣竈、抽油煙機2類商品。並且還將支持舉辦多形式促銷活動,推動家電生產和銷售企業參與消費券活動,提高消費券“乘數效應”。

記者也從海爾智家方面獲悉,在6月舉辦的山東消費年活動中,海爾集團共在山東省內首次投放1000萬元消費券。“促消費的紅利很大部分流入了空調市場,促進空調銷量的進一步提升。”海爾智家方面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空調行業的發展正在發生變化,不能僅依靠相關消費政策拉動,還需迴歸到產品、渠道等戰略佈局中來。

華安證券研報認爲,中長期看,國內白電市場已逐步轉變爲更新需求爲主的存量競爭市場,“在此背景下,我們更加看好白電龍頭在品牌、渠道、研發、管理等底層基礎能力方面構築的深厚壁壘。”

在馬王傑看來,刺激產品消費的核心也要依靠企業在產品方面的提升。“有條件的地區已經出臺了刺激政策,給消費者一個更換的契機,有部分需求會被喚醒,但產品有沒有真正吸引到消費者,讓消費者想要更換很重要。”

對此,海爾智家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隨着縣域經濟的發展,下沉市場用戶的購買力不斷提高。用戶對空調的需求,正在從“溫飽型消費”轉變爲“品質型消費”,更加重視產品體驗,對空調的需求已從單純製冷、制熱升級爲自清潔、除菌消毒,健康意識越來越強。

“以除菌艙空調系列產品爲例,海爾的除菌艙空調系列產品已經能夠做到水、火、電三重除菌,達到99.9%的除菌率。海爾智家將在產品端不斷迭代科技,以產品爲依託,帶來全新的健康空氣場景解決方案,提升用戶生活品質。”海爾智家上述負責人表示。

相關文章